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莫言小说中的神秘意象、奇诡想象带有病态化审美趋向,这历来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莫言小说中的病态化审美倾向是民族集体文化心理积淀而成的一种审美范畴,同时也表征了鲁迅沉痛批判国民性的小说精神的遗失。另外,莫言在文人商品化的过程中,对"写什么"、"为谁写"、"给谁看"问题的矛盾之处也成为其病态化审美倾向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张朔 《文教资料》2010,(16):71-73
让资本行为诗意化,把实质性的金钱交易符号化,使经济行为通过某种修辞行为和言语行为而转化为温暖又诗意的伦理行为,是21世纪广告的特色。广告审美客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审美主体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改变了审美主体的审美选择方式,但长期接受物质至上的广告审美对象的耳濡目染,也会钝化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使真正的美对审美主体失去意义,使其放弃了"玩味"和"悟道"的审美心态,完全为表象欲望所奴役。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审美超脱的人生境界、情趣化的人生态度、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理想等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出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形成美好的人生情趣,建构审美超越的价值信仰,发展和谐完美的人性结构。同时,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存在着理论精英化、现实语境错位等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闲适"是周作人美学思想的核心之一,这一思想既来自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潮的个体主义和体验主义精神,又受到中国传统庄禅精神的构型。在"闲适"思想中庄禅精神对审美现代性的体验主义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并由此产生了此岸化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方言再次作为一个极重要的语言资源受到许多作家的关注。以张炜、莫言等为代表的山东作家,采用独特的"地域声音"、别样的方言词汇和古朴的方言语法,不仅创造了个人言说风格、表现了复杂生活体验的审美追求,而且丰富了方言写作的审美传达策略,呈现出别样的原生态叙述魅力及地域特色的陌生化、民间化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伍可娉的小说创作或可看作"海外华人民间写作"一派的典范,其特征和价值与"原生态"审美高度吻合。以《要嫁就嫁金山伯》为例,其"反叙述"叙事品格、"话本式"叙事方式、"华侨体"叙事语言、"原型化"人物形象等,将一种看似无为的民间写作提升为一种范型,在彰显"原生态叙事"特征的同时,也昭示出该类写作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7.
萧红一生寂寞成诗,"生"与"死"是她作品常常探讨的主题。作为她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的《呼兰河传》,其独特的时间书写也寄寓了萧红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时间的审美化、普泛化和风俗化构成其时间书写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的"非主流"现象、审美情趣的"娱乐化"现象和语言表达的"无厘头"现象等,而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本诱因是网络技术的"去人文化"、网络交往的"去身体化"和网络社会的"去中心化"。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应从网络道德心理、网络道德行为和网络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选择能力、自组织能力和自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莫言是一个具有自觉空间意识的作家,他构建的以"高密东北乡"为原型的艺术王国成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故乡神话",在营造这个审美的艺术空间时,历史化与色彩的独特运用是其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而强健的体魄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学校体育存在被"边缘化"、被"工具化"、被"技能化"、被"简单化"的认识偏差与实践错位。文章分别从"健身""、道德"和"审美"三个价值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的美学教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和审美想象力为目标。前者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审美可感的形象;后者强调教师的启发引导,即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为此,语文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人格和教学基本功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实现良好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审美教学中必须明确学生作为文学审美实践主体地位。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如审美情智的培养,审美感知的启发,审美体验的获得。这些教学手段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推进教学的实践效果,促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享受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音乐教学的审美原则,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及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要求等方面,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审美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审美理智主义的视角对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特性进行分析,界定了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特性的概念与内涵,指出其理念性意义。同时,以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为目标,关注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特性,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培养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学概论课程的审美意境化教学改革致力于将抽象概念和抽象原理转化为审美意象,然后通过情境化教学环节的设置,将审美意象展现为审美意境,使理论教学一改过往的抽象、晦涩、枯燥、乏味的情形,使课堂里充满具体、鲜明、生动而富于美感的艺术意象,使学生沉浸在充满想象张力的艺术意境中,很好地化解了文学理论知识的艰深、晦涩和玄奥性,大大提高了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学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语文教育所负担的审美教育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加强审美渗透,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语教学艺术是教师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掌握语教学艺术其实就是探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依循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和课堂教学美的原则,巧妙、灵活、富有创意地运用教学思想,方法、技能,技巧,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因此,创新、务实、立美便构成语教学艺术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8.
美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很丰富,但教学论的理论构建对美育理论的吸纳和融合还很不够,直接影响着美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借鉴美育的理论成果,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取向、社会学取向、教育学取向和实践取向四个维度来全面理解美育的内涵。基于美育研究四个取向的成果,美育对教学论的理论构建有三个方面重要启迪:启发我们反思教学论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启发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个体认知机制”,启发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审美设计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解“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审美”这些概念入手,将它们“集成”起来,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的内涵。审美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固有要求。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课堂教学“成品”的审美设计;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非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课堂教学“整体”的审美设计。  相似文献   

20.
常永红 《成才之路》2020,(3):134-135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结合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通过问题设计强化美育,运用信息技术凸显美育,使学生学会鉴赏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受社会美,体会内在美,学习和完善人格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