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概念如何引出,是搞好概念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引出数学概念的几种常用方法:1.通过直观,引出概念。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图示进行演示,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开始,直观地引出概念,或者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及生动形象的比喻,形象地引出概念。例如,在一年级学“6”的认识时,第一步可把学生已有的“数数”基础和现有的具体实  相似文献   

2.
引进小学数学概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引导学生感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都是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实物或教具,进行实验或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或操作。让学生感知有关的对象,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例1 “直线”的教学。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线弹线,用直尺画线。指出:这样的线就是直线; ②教师演示:将放松的线绳拉紧,使之由曲变直,突出直线“直”的特征。演示时,为了暗示直线的  相似文献   

3.
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以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能在脑海中建立起生动直观的物理图景,形成历历在目的鲜明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物理知识就比较容易。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强调“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应用直观形象帮  相似文献   

4.
刘燕英 《考试周刊》2015,(9):153-154
<正>在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领域里,一切对象和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知。直观教学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对于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实际是一种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应该从感性认识开始,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因此,教师不能从概念出发,必须运用直观数学手段,使学生看到研究的对象(包括形象和现象)。在讲授生物学基础知识时,教师可运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很多,如:实验的演示、实物的演示、挂图的演示、模型的演示、黑板的利用、幻灯的放映、录像  相似文献   

5.
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中卫县教研室李佩凤直观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形象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运用这一原则能促使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减少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  相似文献   

6.
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直观到抽象的一个上升过程,其中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直观形象的感知.通过事物的直观形象来考察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掌握,这就是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人们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念和意向.具有普遍的  相似文献   

7.
李芳平 《甘肃教育》2011,(24):68-68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出的。直观教学的巧妙实施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相似文献   

8.
演示实验是演示法教学的一种高级形式。在义务教育新编的二册生物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共计达二十四个。生物教学中,由教师演示实验,既有采用模型、挂图等静态直观教具而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优点,又具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活动的动态教具的特点。在条件有限而不能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课堂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其教学效应,有许多方面是独特的。 一、形象生动的包容效应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其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演示实验突出的特点是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一般传导方式,把由口头讲述的内容变为形象直观的展示,形成一种新的信息传导,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为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生经教师的启发,经过积极思维,便可使感知形成正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立体几何是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来的学科,这种抽象需要在感性认识所取得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立体几何,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然而,由于受年龄、经验和文化基础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空间想象及抽象思维还常常离不开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因此,立体几何的教学就特别需要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可以说,只有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才能顺利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演示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是配合讲授、谈话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手段。教具演示是最常用的演示方法,其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觉活动。教学中,通过教具的直观,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利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演示便成了由直观性到抽象性的向导。教具演示必须具有科学性,富于启发性、实践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所谓演示的科学性是指演示与科学知识本身的一致性。如果演示的材料并非有助于科学知识的理解,甚至于与教材中的内容相抵触,那么,这种演示是不科学的或有害的。  相似文献   

11.
一、通过演示观察引导,变学生的思维定势为发散型思维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首先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举例类比,演示和观察,建立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对感知的思考归纳建立概念,即感性认识阶段.由感觉、知觉和表象来完成,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比如:在学习<熔化和凝固>、<蒸发>两节内容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和阅读,初步感知认识基本概念即:什么是熔化、凝固、熔点、汽化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指出:“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提出来的,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需要以感性认识或经验为基础。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正确地运用板画(黑板上作图),则是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重要手段。下面,就板画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要求及处理方法,谈一些看法。板画的作用(一)板画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黑板上绘制的简单图画。它配合教师的口头讲授,有助于给学生以明确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是进行直观教学的一种有力手段。(二)板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中电影资料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具体事实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再形成历史概念等理性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表象,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还必须借助形象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浅谈体验式学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验是人对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过程的中介 ,只有体验它才能感受它。体验的过程就是再认识的过程 ,它是对材料的感知 ,过程的转化 ,活动的创新。一、材料感知性体验感知是体验的一扇窗口 ,是体验过程的门户。感知的材料越鲜明、越具体、越贴近学习者“经验” ,体验的过程就越快捷、越深刻。其方法是 :(一 )情境与体验。教学情境是多维度、多方面、多角度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如直观情境是教学中最典型、最常见的情境设计 ,它通过各种形真的教具 ,给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 ;通过场景的布置 ,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生动的…  相似文献   

15.
李贵刚 《科学教育》2006,12(3):30-30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提出的古今中外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这样一些教学原则:即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等,而在其中,又需要特别重视直观性原则。因为直观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1使学生正确地感知直观的第一个重要意义是使学生正确地感知,而正确地感知则是获得正确概念和理论的依据。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指出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  相似文献   

16.
一、引导学生感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都是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实物教具进行实验或演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有关对象的基本特征。例1“直线”的教学。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线弹线,用直尺画线,指出。这样的线就是直线。②教师演示:将放松的线绳拉紧,使之由曲变直,突出直线“直”的特征。演示时,为了揭示直线的无限延伸性以及无粗细可言,可选用长而细的线绳,拉紧后两手向外滑动。③让学生用直尺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多少条。再过两点画直线,看看…  相似文献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真实性、重操作性等特点。但有些实验受其条件、可操作性等限制,给实验的演示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1.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感性认识直观教学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把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力学中,动量是一个重要而抽象的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动量概念形成的教学思考。1通过感知活动建立概念形成的基础感知活动就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获取大量的可用来进行思维加工的感性材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武器。感性认识不足是学习物理概念的主要障碍,由于学生认识的局限性,其自发的感知活动往往会获得一些错误观点,形成“隐性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或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提供丰富的感…  相似文献   

19.
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 ,“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具体事实的感知 ,形成历史表象 ,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表象进行思维加工 ,再形成历史概念等理性知识”① 。课堂教学中 ,教师欲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表象 ,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还需借助形象教学手段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能应用的诸多形象材料中 ,历史电影“能直观、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 ,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形象生动 ,能帮助学生记忆 ,提高学习效率”② 。历史电影可将某段动态的历史过程栩栩如生地重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发展的陈迹 ,…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根本性原则》一文里已经谈过,教学过程和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也是由感知具体事物开始,由感性认识逐渐深化达到理性认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克服从抽象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切实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过程和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又是有区别的。有些人重视实际不重视系统的书本知识,有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