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我校创建校办工厂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校办工厂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方向,逐步把它建设成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基地。校办工厂生产逐年发展,厂房和设备都有增添。我们还初步摸索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些做法,这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校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创建校办工厂,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多年来,我们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坚持办厂,并且逐步进行整顿和建设。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在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目前,我校校办工厂已能初步做到有计划地对全校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一个良好基地。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本市第十三中学,自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以来,勤工俭学制度日臻完善,该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他们组织学生定期在校办工厂劳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勤俭朴素、克服困难的好思想好品质,同时使学生学会了初步的劳动技能,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将高中课程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五大类课程。确定了劳技课在教育中的地位。 我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劳技教育作为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将劳技课的开设纳入课程改革的内容。1 基本情况 我校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重点中学之一,有9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初高中共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人。学校从1970年创办校办工厂起,就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下厂参加生产劳动,就近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1984年由校办工厂投资3万元,正式建立了劳动技术教育室,有使用面积180m~2,配置了电工、  相似文献   

5.
办好校办工厂,为学生提供劳动技术教育的场所,为学校积累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待遇的资金,是件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好事。事实上,办好校办工厂并不容易。就经济效益来说,校办工厂以资金短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的劣势,去参加市场竞争,困难重重。这么说,校办工厂是不是无所作为了呢?不是。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校办工厂以开拓进取精神,向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军,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方针,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我校多年来一直认真贯彻这个方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劳动教育管理,建立规章制度 (一)领导重视,明确分工。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在勤工俭学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校级领导明确分工,有一位副校长分管勤工俭学和劳动教育。校办工厂设两名专职教师负责与跟班劳动的班主任教师共同配合组织好学生的劳动与思想教育工作。 (二)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实行课表化。我校校办工厂的生产项目近几年来虽有发展变化,但安排学生参加劳动生产,进行思想教育从未间断,并逐步形成了制度。按照学校规定,四、五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机械厂在学校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校办工厂要贯彻德育为主的教育方针,关键是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组织吸收更多的学生到校办工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二是寓思想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在劳动实习过程中对学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科技产业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云尔 《江苏高教》2000,(4):113-115
一、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发期。这一阶段处于 5 0年代中期至 6 0年代中期。当时 ,在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引下 ,高等院校普遍创办了校办工厂或实验农场 ,学生在校期间定期到校办工厂或实验农场从事教育实习和生产劳动。这些校办工厂和实验农场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的基地。第二阶段是停滞期。这一阶段处于“文革”时期。在“文革”中高等院校受到巨大的冲击 ,教学、科研的基本格局被彻底打乱。许多高校的校办工厂和农场被迫停办。还有…  相似文献   

9.
我校校办工厂1958年建厂初期,只搞些拆线、包糖果、砸核头等简单劳动。现已发展到4个车间,40多台机床,50多万元资金,年产值10多万元,能同时容纳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参加劳动,设有专职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已成为一个较好的劳动基地。我校建厂三十年来,创利润百万元以上,曾先后帮助19所中小学办起了校办工厂,有力地支援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我们校内增添了电教设备和教学仪器,修建了操场,美化了校园,建起了食堂、太阳能浴室等集体福利设施,为学生减免学杂费和书本费。校办厂还每年拨出专款,给学生购买大量图书。在每年春假,还组织中高年级学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河北省教育局转发了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几点意见》。《意见》要求校办工厂、农场发挥劳动基地的作用,把育人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将《意见》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贯彻毛主席关于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我校坚持“五·七”道路,在办学农基地的同时,于一九七一年一月,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建起了一座零点五立方米的小高炉,办了白煤炼铁、铸造实习工厂。六年来,我们坚持把校办工厂办成教学、生产劳动、科学实验三结合的基地。通过校办工厂,让学生参加实践。既转变了思想,学到了冶炼铸造等知识,又支援了农业生产。 坚持把转变学生的 思想放在首位 毛主席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我们利用校办工厂,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转变学生思想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本市河西区坚持育人方向,始终把开展勤工俭学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他们坚持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实行科学管理,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加强基础,着力开发,校办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自1981年以来,全区已建成校办工厂75个,经营产品横跨14个行业,累计产值1.8亿元,创利4723.88万元,连续十年在全市同行业中领先。河西区勤工俭学的发展,为全面育人创造了良好环境。他们利用校办厂的优势,因地制宜,开辟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自编劳动教育大纲和教材,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及劳动技能的训练,并成立了区、校两级劳动技术教研室,加强了劳动教育的领导和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纠正了在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方面的一些“左”的错误作法,并且在党的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以校办工厂为基地,并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公益劳动,改进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铁岭中学从1982年起,针对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养成性差的状况,进行《城市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试验的结果。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每学期安排每个班级集中劳动一周,内容包括校内外公益劳动、校办工厂劳动、食堂劳动和家务劳动等,边劳动边学习基本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参与社会适应能力。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教育效果,形成了学校教育管理的一大特色。一、劳动教育指导思想、目标、途径和管理的探索 1、指导思想和目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一技之长,提高社会服务的适应能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作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育人活动,对学生品格形成和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劳动教育面临着极大挑战,智慧劳动教育已有兴起之势。为了探究智慧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发展,立足于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挑战,研究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切入,探究智慧劳动教育的内涵,从教学环境、立场、功能和形式四个方面对智慧劳动教育进行剖析,揭示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发展:劳动教育环境从传统课堂到探究社区,劳动教育立场从“固本培元”到“融会贯通”,劳动教育功能从“生存工具”到“自我实现”,劳动教育形式从“单一学科”到“教育生态”。研究剖析了智慧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能为智能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许多校办工厂越办越好,不仅增加了办学经费,还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基地。但是,有的学校却把校办工厂摆在了高于教学的位置上,出现了校办工厂和教学争教室、争场地、争领导力量的怪现象,使教学受到影响。我们这里的一所小学,前几年办起了一个木制品加工厂,由于获利不小,规  相似文献   

17.
合作教育已被世界上30多个高等学校采用。我国开展广泛研究并进行积极探索,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增添活力,但我国产学合作教育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有利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是培养生产、工程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产学合作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我校开展产学使用教育并积极进行探索,校办工厂积极参与产学使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探索和完善高工专校办工厂产学使用教育的模式。 一、校办工厂教育功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欣闻贵刊增辟“勤工俭学”栏目,在此发表些个人看法。 勤工俭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后一段时期我国在法国留学的一些青年所采取的一种求学方式,意即“勤以工作,俭以求学”,利用学习以外时间参加劳动(打工),把劳动所得作为学习生活费用。新中国教育制度建立后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普通教育中实行,由学校组织学生上好劳动技术课,参加各种劳动或创办校办工厂,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以劳动所得收入补充办学费用。自70年  相似文献   

19.
我们学校的校办工厂创建于1970年。当时,有的人担心学生参加劳动会影响学习和升学率;还有的人怕办工厂影响抓教学。一句话,怕办工厂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十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些顾虑是不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严雪怡 《职教论坛》2003,(17):53-54
1958年,我国把马克思倡导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明确为教育方针,并在同年掀起轰轰烈烈的勤工俭学运动。学校办起工厂农场,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近年来,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状况大为减少,其原因,有认为学生的技能不熟练,不能保证生产质量;也有认为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所学到的技能不全面,达不到实习大纲的完整要求。于是,目前很多校办工厂主要以创收为目的,学生较多是通过模拟实习学习生产技能,很少参加真实的生产劳动。有些学校有实训项目,其内容有的仍是模拟性实习,但有一部分学校是进行真实的生产劳动。笔者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