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控制萤火虫发光的开关是一氧化氮。分布在其呼吸道上的细胞能够制造一氧化氮,来自大脑的信号则对一氧化氮的释放起着控制作用,释放时会使线粒体的邻近细胞结构短暂关闭。线粒体关闭时会产生一种脉冲,引发另一细胞中的酶打开萤火虫的“灯泡”,闪光过程在千分之一秒内完成。发光是萤火虫交配的信号。雄性萤火虫发出一种特定形状的光,并等待雌性萤火虫的闪光回信,萤火虫的幼虫期长达#年,期间主要靠土壤中的蠕虫为食,其成年期则只有+个星期,也就是说在(,天内要完成飞行、发光和交配,然后结束…  相似文献   

2.
说到诱惑,其实一些动物的诱惑技巧不但精湛,虫为美食的夜光蜘蛛便活跃起来。夜光蜘蛛知道,而且异常歹毒!当夏季夜幕刚刚降临,一种以萤火很多种类的雄-胜萤火虫在求偶的时候,会连续地闪烁一种光,而雌性萤火虫发现这些信号后,如果感兴趣,就会做出回应,也闪烁一种光。于是雌雄双方不断靠近,然后就“结为夫妻”了。掌握这种秘密后,夜光蜘蛛就学会了很多种雄性萤火虫求偶的发光方式,然后靠这种模拟发光技术,来诱惑雌性萤火虫上钩,最后把上当的雌性萤火虫吃掉。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9):48-48
汽车夜视仪系统,能够使黑夜(即使没有任何灯光照明的情况下)也能象白天那样,可以清晰准确地观察到路面情况,它是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在黑暗中辨认物体。它既可以看到前方道路内人眼难以观察到的危险,也可以看到前大灯照射不到的区域。汽车夜视仪系统能够观察到比普通汽车前大灯远3倍至5倍的距离,甚至可以  相似文献   

4.
半点荧光     
因为一场大风吹断电线,很久不曾停过电的城市经历了一次短暂的黑暗.我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了一只打火机,点着了不久前为孩子买的生日蛋糕上剩下的几只小蜡烛,那荧荧的火光像萤火虫一样气若游丝,却令我不再那么慌乱. 忽然,就想起祖母来. 祖母的一生就像一根火柴,不断地为我们储藏着热情和温暖.火柴,小小的木头,把最炽烈的光,藏在最不为人知的暗处.初嫁时,头戴红纱,身材短小,为挥锄的男人烧水煮饭,为灯下的孩子穿针引线.年老时,光焰散尽,头顶的红纱早已变成灰色的头巾,她再也燃不起火来.  相似文献   

5.
记得小时候,喜欢与伙伴们一起到野外抓萤火虫。在山涧草丛,灌木树林间, 它们轻盈地飞来飞去,就像一盏盏亮晶晶的小灯。小伙伴们拿了小网,把这些“小灯”罩住,把它们装在一个用白纸糊的纸盒里,然后,大家围着纸盒看那一闪一闪的光透过白纸流溢出来。大家都在想,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时灭时亮?想累了, 玩累了,这一点朦胧的光便照着回家的路。回到家里,把装着萤火虫的纸盒揣在怀里入睡,或者关了灯,让它们在黑暗中飞舞、闪烁……  相似文献   

6.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萤火虫,这美丽的小精灵在夜幕下一闪一灭,不仅把大自然的夜晚点缀得更富有诗情画意,而且还激发了科学家的无数灵感。 为了爱情的“小灯笼”全世界的萤火虫大约有1500种,他们发出的光一般是黄绿色,也有发出橙黄和橙红色的  相似文献   

7.
正不知你是否还记得电影《阿凡达》里那梦幻一般的发光植物?我们能否拥有这样一座漂亮的城市?如果植物能够照亮城市,它不仅能制造出美轮美奂的夜景,也能为城市节省一大笔电费!现在,我们距离这个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了。2017年5月,我国云南的科学家团队在国内首次培育成功了夜光植物,科学家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海洋发光微生物的基因导入烟草植物细胞中,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和筛选后,获得了该夜光植物。它可以在黑暗条件下持续自主发光,亮度可以达到星光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夜光云     
大約在70年前,莫斯科天文学家B.K.車拉斯基在观察傍晚的天空的时候,偶然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發光的云。太陽已經下山了,可是那些云还在發着柔和的珍珠般的淡藍色的光。車拉斯基系統地观察看这些云。在1885年,他估計这些云离开地面有75公里(現在算出高度是82公里)。繼車拉斯基之后,許多国家的科学家也發現了这些神秘的云,他們称它为“夜光云”。外面的夜光云好像普通的卷云,但是以黃昏为背景的卷云,看起来总是很暗,而夜光云却比天空明亮。有时它甚至形成一大片連续的幕,遮住天空的一边:有时延伸成为一条長長的帶:有时結成一团。常常可以看到夜光云的波紋:成为直的螺旋,以等距离一圈接着一圈推移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只老虎躺在树下打盹.一只老鼠过来问:“大王,您需要我帮忙吗?”老虎斜视着老鼠说:“呵呵。真好笑.快走开!”过了几天.老虎中了猎人的圈套.被绳索吊在树上。正当它痛哭不已时.老鼠跑过来,用牙齿咬断了绳索。让老虎获得了自由。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照明正孕着新一轮照明革命。4月初,记者在陈建伟简陋的“LED(发光二极管)光电实验室”看到,一颗豆大的LED竞将实验室四周均匀地照亮。据称,这是世界上第一颗360度(体发光)高效能白光LED,它改变了白光LED单向发光特性。这是受昆虫复眼启发的一项发明。  相似文献   

11.
庐山有三大谜,即:庐山雨自下而上;山上无蟑螂;天池有佛灯。什么是庐山的佛灯?即庐山的大天池、文殊台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会突然涌出十到数百点闪烁的荧荧之光,这些火光时聚时散,忽明忽灭,变化多端,这就是佛灯。 佛灯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形成的呢?有的说这是山下灯光的折射,有的说是星光在水里的反射,有的说是一群大萤火虫在飞舞,还有的说是山谷中蕴藏着能发出荧光的矿石。其中普遍的看法,认为佛灯是磷火造成的,系山中千百年来死去的动物骨骼中所含的磷质,在空气中自燃所造成的。但也有人反驳此观点,认为磷火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老鼠,同蝙蝠一样,有着一种用来在黑暗中探测道路的“雷达”系统。根据心理学家在一次试验后的报导,被蒙起眼睛的老鼠,似乎能够发射超声波的噪音,利用它从障碍物反射回来,来测定障碍物的位置。这些蒙了眼睛的老鼠,放在一个简单的三岔路口;距离八吋远的地方,有三渠道路,其中有一条直达一只食物箱,而这些老鼠就能够选择出两条道路中的一条来。  相似文献   

13.
魔法之光     
在南极或北极地区那漫长的夜晚,万籁俱寂,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但在晴朗的夜空,会出现一种极其神秘的光芒。这种光芒会施展“魔力”,它像一条飘舞着的长绸带,越舞越急,越舞越宽,渐渐地发射出红色、绿色的闪光,争奇斗艳,整个天空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美丽画面,简直像是从世界上最巨大的彩色电视屏幕上映出的一样,五光十色,光耀夺目,绚丽而壮观。这就是极光。  相似文献   

14.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在夏秋的夜晚,萤火虫闪烁着美丽的萤光在空中翩然飞舞,引人无尽的遐思。萤火虫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飞出来。它能发出带有绿色萤光的奇妙现象,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而百思不得其解。美国戈达德宇航中心制定“萤火虫计划”,投入了大  相似文献   

15.
1991年,上海建成南浦大桥,它的主孔跨径423米,当时是亚洲第一斜拉桥。时隔2年,又一座主孔跨径602米的斜拉桥——杨浦大桥屹立在黄浦江上。2001年3月这一记录再次被南京长江二桥刷新,它的主孔跨径达628米,全国第一、世界第三。为什么斜拉桥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呢?这得从力的合成与分解谈起。如图1所示,横梁AB被两根绳索吊起,若横梁重G,绳索拉力为T,根据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7,(8):22-22
发生火灾时,消防员会去灭火。可如果火着在了狭长、低矮的隧道里,救火车进不去,灭起火来难度就很大。日前,意大利推出了一种新型“消防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钻进隧道里,代替消防员扑灭大火。  相似文献   

17.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春夏之夜闪闪发光,发出浪漫信号的神秘现象赋予人们创作诗歌的灵感。然而对科学家来说,这种现象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谜:萤火虫为什么能够发光?为什么如此精确地控制它们的发光呢?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I0002-I0003
[导读]“黑暗中看手机易失明?”网上的这条消息,无疑让很多习惯在关灯后继续看手机、玩游戏的人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内涵,并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对比,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完成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林长华 《知识窗》2013,(13):39-39
没电的炎夏,屋里热如蒸笼。我晚上做完功课.赶紧冲出“蒸笼”到村野玩耍纳凉。塘畔草丛中.婆娑树影下,点点流萤熠熠闪光.把夜景缀饰得格外迷人.犹如天上星星落九天.令人心情豁然开朗。童年的夏夜总是和这种可爱的昆家姑娘情缘难分.我们一帮小伙伴经常邀约嬉游田野。看着那些忽明忽灭的小精灵漫空飞舞,我们欢呼雀跃,用纸折成喇叭状迎着飞舞的萤火虫挥去。有时一捉两三只.将它们装进瓶子里.开心地欣赏它们在透明玻璃瓶里飞舞闪光.陪伴着我们进入美好的梦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