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立波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集中表现在对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深化和开拓方面:紧跟时代的发展,忠诚讴歌人民的新生活;从矛盾和发展中,深化人物性格的描写;强烈的抒情性,具有明丽乐观的审美情调,这是周立波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当然,周立波现实主义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40年代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本文比较了这两部作品在人物描写艺术上的特点,旨在说明文学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文章认为,这两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即体现了两位作家共同追求的时代性、社会性,又体现着他们不同的审美个性和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3.
周立波作为湖南现代乡土小说和当代乡土小说的承上启下者,贡献是巨大的,以他为中心,湖南形成了“茶子花”派,他的乡土小说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之情,追求一种清新俊美的艺术审美风格,展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赢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周立波文学真实观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阶段:30年代的文艺理论活动到延安鲁艺任文学教师并开始小说创作时期,是接受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开始,以知识性的理性认知为主,对文学真实性的理解是与“为人生的艺术”倾向性结合在一起的;40年代初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时代要求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及其真实性本体意义的领悟,是周立波接受《讲话》“教益”的最大收获,并最终以其小说创作之路的成功选择显示出作家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性与倾向性辩证关系的个性理解。  相似文献   

5.
大凡成熟的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有他独特的美学追求,从而使他的作品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周立波是一位驰名中外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作家。他在《山乡巨变》及同一时期的农村生活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其美学追求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这是周立波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问题。笔者认为,真趣之美,就是周立波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以民众接受主体作为创作过程的核心,追求“农民文学家”的路子;而路翎力图表现的是创作主体本身,用接近于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的手段,表现出极端非理性的动荡世界。与周立波相比较,赵树理的小说更加通俗化、自然本真,而周立波的小说创作更趋审美提炼、强调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阶级斗争叙事是周立波土改小说的一个很重要的修辞策略,这不仅表现在作者瓦解了农村中以血缘关系定亲疏的成规,而且巧妙地借助宗法社会所形成的伦理规则为阶级斗争叙事服务;而“革命话语”对“农民语言”的改造和修正这一事实,也恰好说明经过改造的“农民语言”同样能为建构新的社会秩序起到不可替代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小说是一种美妙而丰富的体验.如果像论说文那样使鲜明的主题在小说中直接出现.就会显得无趣。康德说:“形象大于思想。”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两位哲人都认为艺术不必直接说出思想,而应由形象来传达。小说也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乡土小说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小说类型之一,方言是其"土气息、泥滋味"的重要表征。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发展史上,乡土小说家、评论家大都审慎而艺术地运用方言,方言在乡土小说中也具有多重审美内涵。乡土小说发展到十七年(1949—1966)时,方言却只简单地成为作者创作、思想立场的表征。在十七年乡土小说中,方言泛滥与审美质素的消弭成为一个饱含思想史命题的语言症候。作家周立波的创作正是这一问题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0.
周立波的乡土小说采取寓政治风云于民俗风情的艺术表现方法,充分真实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主题、农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风貌和这一历史进程中存在的失误。他的小说是那个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形象历史。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艺术手法极为丰富。而在极为丰富的艺术手法中,当推“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画眼睛”艺术。这种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除了通过眼睛显示人物心灵和性格以外,还有着更加深邃的蕴涵。要娴熟而灵活地运用“画眼睛”艺术,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2.
1 在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丰富的文学主题中,改造农民灵魂的主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引人注目的主题。表达这一主题的艺术实践,是本世纪初年风靡中国思想界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这是先觉的志士仁人为重建民族文化心理、重塑民族文化人格的一次伟大而又艰难的跋涉。正是这一主题,划开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与近代、尤其是古代的乡土文学的层次。现代乡土小说这种理性批判精神,使其远远超出了古典文学或“唯农最苦”或“田园怡乐”一类表层的暴露、歌吟层次,在对农民灵魂的拷问中,跃上了一个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层而。在高张“科学”“民主”大旗的“五四”启蒙运动中,以鲁迅为旗手的“五四”先行者  相似文献   

13.
苏童以卓越才情和丰富想象力在其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独特而富有艺术魅力的“南方世界”,它呈现出一种潮湿而腐朽的美丽,惯于表现逃离、还乡和死亡的主题,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另一种真实”。本文写作的目的,正在于分析和探究苏童小说里的这个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尚简用晦的“春秋笔法”是古代小说家叙事写人的重要手法之一,它是一种蕴涵着丰富阐释能量的叙述手法,这直接导致了文本巨大的审美张力,从而赋予读者以自由的审美创造空间。不同读者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鉴赏水准和接受心境等,而“春秋笔法”又赋予小说文本以很大的开放性,这势必造成小说主题阐释的多元性和人物性格解读的争议性,这也正是某些小说能焕发出持久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路翎创作的特殊性来自其艺术视觉的独特性:他的眼光总是透过人、事的表象和外在状貌,深入到隐秘而丰富的、深奥而复杂的“灵魂”、“根源”处,越过外在存在而进入其心灵世界,这使得他的小说面貌与注重“再现”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有了迥然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其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其丰富的象征手法,因此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拟通过对刑台、红字“A”和四个主人公这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分析,揭示象征主义这一艺术特色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能更好的理解该小说的主旨。另外,本文也探讨了人性的罪恶与上帝的救赎在小说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周立波报告文学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很强的艺术实践意义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方法,并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在现代报告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法国批评家莫洛亚盛赞屠格涅夫是“一位富有诗意(重点是笔者加的)的现实主义作家”。我国文学史家王瑶欣赏沙汀“用优美的诗意的文字写出了地方色彩很浓的乡村故事”。评论家强调的,正是小说作家的诗意描写。确实,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这样一批作家:他们追求诗的意境,采用诗的方法,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从事着小说的创作。周立波正是这样的小说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正象湖南农村漫山遍野的茶子花,朴素中飘散出浓郁的芳香;也象湖南人民嗜好的槟榔片,平淡里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读周立波的短篇小说,挑逗并激动读者心灵的,是一种诗的灼热,诗的情致,诗的韵律,诗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微型形式。在文学领域中,诗歌有绝句、小诗,日本诗歌还有所谓“俳句”,就是由3句17音组成的短诗;戏剧有短剧、小品;格言、语录成为散文中的一种文体。而在艺术领域中,还有微雕、微型盆景。可见在艺术领域中,创造微型形式是一种带普遍性的规律。小说在经历了由短而长的演变之后,也出现自己的微型形式——“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被称为“小小说”、“—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极短篇小说”、“千字小说”、“袖珍小说”,最近还有人认为应该给它定名为“微篇小说”。虽然名称各异,但大家都承认,小说是可以写得比通常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即10000字左右的小说)更短的。当然,篇幅的长短不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作家徐小斌的《羽蛇》《海火》《蓝毗尼城》等小说中的“善恶”书写,因其对幽微人性的深入把握与复杂人生的深刻反思,而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徐小斌的小说中,“善恶”这一复杂沉重的主题同样具有生命的真实质感,它们符合人生苦乐交织、错杂难解的本质,它们所唤醒的小说美感也尤显真实,徐小斌小说中的“善恶”书写也正是以其独特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为当代文坛中的“善恶”书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