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有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前进的最佳动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牛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解决教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1情境设置,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会做数学",而且"喜欢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因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再创造的乐趣,激发其良好的学习情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设疑质疑、合作交流,活跃地参加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中"活"起来、动起来.一、巧设情境,激发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真正的学习不是告诉,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境中蕴含的新知识相互作用,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学习对象的一些特征,获得初步的体验。"何谓"体验式学习"呢?就是强调学习的亲历性与实践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养成习惯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有  相似文献   

5.
<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数学课堂活力。一、数学生活化的途径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在课堂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尝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情感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等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数学不是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主学习的条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恰当的情境就是教学的母体。事实证明:让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创设情境行之有效。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呈现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对教学任务进行展开。数学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客观的情境中感受到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从而真正爱上数学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为学生创设"趣"境、创设"疑"境、创设"动"境、创设"议"境、创设"评"境五个方面,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的体验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给予充足的时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促进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学习活动,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宋兴明 《陕西教育》2006,(11):28-29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评价的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评价,要注重“情境、情感、情商”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反思与提高,促进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刘北荣 《广西教育》2008,(34):19-20
体验性学习是让学生的学习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经历它、感受它、考察它,最终认识它、掌握它。体验性学习重在情感激发、心灵感悟,它能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丰富经验,增强能力。《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学习中体验数学,而且使用了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体验”来阐述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有很多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不但有助丁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教学——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教学的基本核心就是: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向他们提供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探究性学习真正体现出"理念新、实施易、效果好"的良好态势。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才能做到让数学探究性学习有效、实效乃至高效。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教师应该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性、广泛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方法去提出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