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风  牛艳君 《兰台世界》2016,(21):115-118
社会动员作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社会救济中起了很大作用。陕甘宁边区政府很重视社会救济中的社会动员工作,在总结以往动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颇具特色的社会动员方式:组织动员、宣传动员及利益动员,这不仅有利于边区群众统一思想,认同并接受政府的救济政策,还能极大地号召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同时也为当今的社会救济和社会动员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闻屿  吴涛 《兰台世界》2016,(2):129-130
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一直是救济社会困难群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是近代才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有很多举措和政策值得研读和探讨,本文对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分阶段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政策措施,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3.
鉴于东北解放区在全国解放战争中所具有的全局性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迫切地需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来赢得东北人民的民心、巩固东北解放区政权以及促进东北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救助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的救济措施以及做好军人的优恤救助工作,为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个大区改善民生、城市的恢复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东北解放区社会救助所具有的高覆盖率与低水平相结合、行政立法与思想动员相结合以及正确处理社会救助与革命战争关系的三个特点,为建国后的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济入手,考察自然灾害的概况、社会救济的内容、社会救济的影响三个方面,以期对今天社会工作的展开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济入手,考察自然灾害的概况、社会救济的内容、社会救济的影响三个方面,以期对今天社会工作的展开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超 《大观周刊》2012,(47):27-27
解放战争时期,全国内战不断,国民党河北省统治区内出现了大量的难民,国民党对难民展开了一定的社会救济工作。本文从难民产生原因及国民党社会救济的基本措施出发,介绍当时国民党在河北统治区内的社会救济工作。  相似文献   

7.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期间,一些企业停工,商业贸易减少,导致一些行业的工人和许多小手工业者失业,生活陷于困顿。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时注意到这一问题,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解决。1952年3月市政府召开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和贫民的紧急会议,确定了救济工作的一些基本政策,并决定组织市临时救济办公室统一负责此事。本组史料反映了当时救济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救济失业工人和贫民的紧急会议记录、北京市临时救济办公室工作简报和临时救济工作总结报告等。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96—2—211。[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3,(Z4):149-150
<正>救孤济困、扶老助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环节。中国历代社会对老弱群体的救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历史文献档案的分析,研究历代救济思想,探索其在实践中救济管理方式、动作特点及由此体现的政府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一、古代救济思想1.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中论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古代思想家对弱势群体救济的萌芽。《书·无逸》也说: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礼  相似文献   

9.
董秦 《新闻知识》2001,(10):9-10
从晚报社会新闻演变的历史角度看,晚报社会新闻可分为批评性、歌颂性和生成性三类。历史地看,第一类的社会新闻诞生最早。代表作有40年代重庆新民报晚刊揭露的洋狗事件。此类社会新闻诚如邵飘萍所言,“对于社会中发生之事件加以深刻之观察,而发现其隐秘,以攻破社会之黑暗。……故欲知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观其报纸所载社会新闻之意向,即可洞察其大概。”第二类歌颂性社会新闻大量诞生在建国后,名篇有新民晚报记者吴承惠采写的《他又走上了正路》等。建国后,我们给社会新闻所下的定义无不集中在这第二类。如丁世义:“社会新闻是以…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立法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舜钦 《图书馆论坛》2002,22(2):116-117,125
从现阶段我国国情开发,对我国图书馆立法的社会环境、独立法人地位、法律责任、法律救济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北京档案史料》2007,(4):120-120
北平市社会局:抗战胜利结束,劫后灾黎待救至殷,老弱、妇孺、残疾之收容教养实为当务之急,曾经本部长菱、善后救济总署蒋署长合商,决定此项工作由社会行政机关负责办理。现值冬令天寒,尤不容缓,仰即妥刿办理,并迅与当地善后救济分署密切联系,妥为运用,切实办理,并指定为年内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着冬季的临近,劫后灾黎的救济刻不容缓。为此,国民政府社会部多次致电北平市社会局,要求北平市社会局积极推进当地善后救济事业的开展。北平市社会局据此要求,采取了扩大举办冬令救济、救助失业劳工、对原有的救济机构进行扩充改组等一系列措施。本组史料即反映了这些方面的概况,对研究北平善后救济措施及当时救济机构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关失业劳工的救济,可参见《北京档案史料》2007年第3辑“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救济失业工人史料”。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2—7—592。[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救济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务性,所以,一系列助人服务的档案也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社会救济工作档案的整理首先要对社会救济工作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具体步骤对每一类社会救济服务中的每一具体个案进行整理归档。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北京社会出现了一种兼具慈善和救济意味的小本借贷机构。小本借贷在政府主持下,以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为民众从事生产提供最初的资本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救济贫困、扶助农工商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北京社会出现了一种兼具慈善和救济意味的小本借贷机构。小本借贷在政府主持下,以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为民众从事生产提供最初的资本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救济贫困、扶助农工商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代中国起,社会就流传着救助接济鳏寡孤独废疾者的优良传统,每个朝代的君主帝王亦十分重视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还因此和相关的学者一起建立了较为切实可行的社会救济制度,力求完善现有的制度。这个情况在宋朝时期表现尤为突出。现本文将从宋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切入,对当时的社会救济事业基本形式,相关内容及其主要作用进行分析调查,以求为改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提供若干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由于养老金和退休制度尚未普遍建立、战争及灾害频繁,北平市老年贫民的流离失所、孤苦无依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果说以往对于老年贫民的社会救济带着浓厚的“施惠”“怜民”色彩,那么20世纪30年代的养老救济则开始具备一定的政府责任意识。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与民间力量发起的各种养老院所相辅相成,成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福利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养老救济实践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尽管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这一时期的养老救济事业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其对维持社会秩序、保障战乱时的民生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令救济院 平民教养所 案奉社会部福五字第一二七七一九号指令略开,关于救济院内各项设施应遵社会救济法之规定调整如下:1、妇女儿童部应改称为妇女教养所,该部原有儿童可提前设立育幼所从事收容教养;2、劳工残老部应改为安老所,依法留养年在六十岁以上应受救济之老人;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沈阳市铁西区档案局在《新铁西》报上开辟了《铁西历史上的本周》专栏,逐周刊出。区档案局人员深人挖掘馆藏档案资源,收集、参阅了大事记、地方志、老报纸等各类档案史料30余种,将建国60年来发生在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大事、要事按日汇编成文,再按周进行汇总,全景式地展现了铁西6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权的成本问题思考:以信息费用为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实社会中,读者权利屡屡遭受侵害而得不到救济。造成此种原因有很多。本文从权利成本的角度出发,分析读者权利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济的原因是权利的收益与权利的成本相比不相称造成的。文章最后指出只有降低读者权利成本,读者才能较好的行使读者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