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模式转变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特别是新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这就更要求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自主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这是新改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令其全面健康发展,这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观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他们又表现出很多不足,如:学习中自我控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网络化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不受空间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成教学目标。而网络化教学正在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网络化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的是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样的手段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智力技能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技能。它又称为认识技能、心智技能。学生的学习活动除了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外,智力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强调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素质的今天,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高效益,这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学双向方式要变革。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张娟 《考试周刊》2014,(11):133-134
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同时课堂教学应着眼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科、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最终要通过塑造和改变每一个学生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来服务于社会和个人。"这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着力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要通过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性、传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今后的教育活动要以新教材为载体,引领学生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现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周云华 《教学月刊》2007,(12):40-4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所谓自主教育,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为目标,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自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迫切要求为现有的教学制度注入新的活力——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变革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趣味性活动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小班化教育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研究性质的学习活动。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和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信息,最后加以整合形成结论,这是一种主动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亲师关系的存在是以学生为纽带的,所以,亲师之间不同的社会行为对正在成长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影响。本研究以400名家长、40名教师、400名初中学生为对象,运用问卷法试图考察亲师不同互动特征变量与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不同维度的关系。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层协方差结构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发现:(1)家长亲师互动认知和情感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2)认知和情感因素对学习兴趣和学习外归因有影响;(3)教师亲师互动认知、情感和策略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4)认知、情感和策略因素对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情绪、学习外归因和内归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不当、学习道德缺失、学习情绪波动、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注意障碍、学习心理疲劳、考试焦虑过度等学习心理问题。学校教育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学习指导力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助人自助,开展个别学习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日志是指学生以英语日记的方式记录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有关的一种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出方式,对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积极的意义。在英语学习日志促进教学这一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要发挥民主性、充分利用与学生交流情感的机会、利用学习日志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引导、重视英语学习日志,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交互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发展施以重大影响。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情感因素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情感,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祖国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5.
调动情感因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利用好这一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前提条件;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动情晓理是诱发其学习情感的基本途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契机;精心设计案例情境,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有效方法;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是保持学生激情、稳定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师课堂反馈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活动的一种评价,它是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学生日记的方法研究发现有效的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学习及情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通过合理使用鼓励性话语反馈、修正性反馈及态势语言反馈这三个途径获得有效的课堂反馈。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着眼于"积极心理学"来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尝试。积极心理学以其积极的理论体系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它提倡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问题导向转向健康关注,注重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女大学生构建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消极影响,本文特指对学生造成负面效应的教师影响,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把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反面。教师的消极影响主要来自偏误的认知、不良的情绪和态度、不当的言语、不当的行为。这些消极影响除了一些直接伤害学生健康之外,其余往往可能经过若干中间环节如心理暗示、情绪感染、心理惩罚、标签预言、观察学习等对学生发生负面作用。要防范教师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加强教师管理工作,实行教师问责制;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身强化教育学意向,从源头上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探讨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指出其客观存在的生活习俗、语言表达、思维情感、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这些差异的主观感受和归因方式对其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以及进而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生涯发展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从民族教育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采取特殊的方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民族学生更好地融人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和谐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翠红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4):104-106,113
大学生的情绪控制问题事关建设和谐高校和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是成功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情绪状况入手,结合大学生情绪控制与管理的理论,提出在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针对大学生情绪控制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