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11):165-166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多地区多民族造就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艺术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的历史瑰宝。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传统艺术的相关教育活动,尤其是在幼儿园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能够从小培养幼儿对于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的感情,提升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冰 《成人教育》2018,(5):87-89
在成人教育中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已成为现阶段成人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成人教育应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将其融入教育中,使成人教育与民族文化基因紧密融合,进而促进成人艺术教育的发展.优化民族艺术教育途径,能够有力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民族认同感,使之树立良好的民族观,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推进成人艺术教育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而每一个民族的音乐舞蹈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4.
壮锦艺术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千余年的发展演变赋予壮锦以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民族灿烂的精神文明,更是现代设计创新创造的源泉和根基。本文将以壮锦艺术的特色为出发点,研究在日趋雷同的现代城市景观空间中,有效地融入壮锦艺术元素,实现现代城市景观的地域性、民族性回归,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内涵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域、民族传统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非遗文化传承和现代景观空间设计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中国画的体系中蕴涵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精华,也融合进了优秀的艺术心理、艺术情理和艺术精神.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应引导学生认识美育与图画的共同诉求是其艺术精神与道德要求的统一,认识美学原则与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在求美的思想上是一致的,同时重视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芦珊 《考试周刊》2014,(94):146-146
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民族舞蹈、水墨画、京剧、陶瓷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因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有些传统文化正在淡化,甚至消退。大学作为承担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圣地,应该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尤其是艺术学科教师,应该在各科艺术课程中通过艺术教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这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要充分利用各种课下资源,如学生社团、艺术团体、艺术比赛等形式。相信在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教育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艺术是文化,是文化精神的个性张扬,因此,艺术教育必须以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为底蕴,不断汲取民族文化精神营养,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张扬民族文化个性,反映民族哲学和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两种,即内源性的路径与外源性的路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既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又获益于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引进。展望未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应整合外源性与内源性的路径,充分汲取与利用各种优秀艺术教育思想,既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又面...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有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最本质特征。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沉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艺术。在新的发展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发展艺术教育的有效路径。从文化自信的视角看,当前的艺术教育存在着忽视意识形态、功利性突出等问题。艺术教育应扎根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红色先进文化之中,坚定文化自信,明确立德树人目标,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屹立于世界文艺之林。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教育工作需要加大继承、重建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力度。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容。学校是汇聚、承传、选择和创新文化的高级文化体,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世界物质和文化的传承延续,都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要重视和敬畏国家的传统,为人类的未来保留和延续一种创造性的能力。因此,在教育上我们要注重文化自尊,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我国民族民间文艺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现状,提出高校美术教育融合民族民间美术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新理念,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前瞻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政府通过建立和健全文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大众化理论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了红色设计与包括客家民间艺术等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的融合。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借鉴吸收客家民间艺术元素的优良成分,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众喜爱的设计风格,补充和提高了红色设计自身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王辰晨 《科教导刊》2021,(2):168-169
"传统民间美术"课程是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选修理论课程."传统民间美术"的教学改革重点在"翻转课堂""双师"教学,"动手操作"等方面.中国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民间美术中涉及的作品、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群体性的审美观、价值观、文化观,为当代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源泉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6.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大地的艺术,是在乡土中成长起来的民间艺术。然而,随着农耕社会的瓦解和现代文明的冲击,竞一时走向衰落庶几成为“失落的文明”。所幸有识之士深怀文化信仰,担当起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投入空前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编就这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这是用视觉人类学的方式,将其纳入“大艺术”本体论的美学范畴,既以历史的方法作纵向比较,又以比较关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藉以凸显年画鲜明的吴文化特色和“浅中寓深”、“俗外见雅”的地域个性,从而以民间文化的多重价值,展现出立体化与全息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美学气象和生态景观,其价值已超越了一般的图画“集成”,而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间美术是构成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式的基础和源泉。本文从民间美术的起源与特征入手,探讨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论述了其发展的现状,并指明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美术教育中提倡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本土地方的文化艺术,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获得乡土情怀,认同自己的文化,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感情等作用。美术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传递者,是民间艺术的弘扬者,不仅要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要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这一做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进化论尤其是社会进化论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1900年以来中国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自卑情结"主导下进行现代转换的,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缺乏对艺术自律和自觉的关照。如果想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艺术界首先要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重视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更多隐匿在民间艺术中的精品呈现在大众媒体中,丰富当代国民的精神世界。其次,艺术界要更多地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推陈出新,实现艺术传统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在华侨华人美术研究中,移民意识是解读华侨华人美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漂移性是移民文化的重要内涵,移民意识决定了华侨美术既有"传统性"又有"异域性"的文化特征。华侨美术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民族性、异域性、漂移性相结合的独特的美术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融合是故国文化基因与移民意识相融的结果,是中国传统美术形态和西方美术形式意韵的融合。华侨华人美术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强化国家文化影响,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