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如果说文字是诗歌的肉体,那么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幼儿如何天真、自然地表现诗歌的情感美:如何着力于幼儿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如何让幼儿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入惰、入境、入诗,是我多年进行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思考的重点,下面谈谈我在活动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2.
诗歌学习是—种美感体验活动,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审美活动,幼儿能感受、体验诗歌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幼儿的,对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多种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在诗歌教学中有了以下感受。  相似文献   

3.
这首诗歌用儿童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的诗情,用儿童的心灵体味风儿的情感,意境优美而富有情趣。所以我觉得该活动应从理解、体验诗歌的意境入手,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轻松愉悦地感受风、寻找风活动前,教师可带领幼儿到草地上、池塘边等地方找一找哪儿有风,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以丰富生活经验,为诗歌教学作铺垫。●视听相融地理解、体验诗歌意境把音乐融入文学作品的学习,可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轻柔舒缓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将循环播放,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声情并茂地朗…  相似文献   

4.
黄冠珠 《考试周刊》2014,(35):188-188
<正>如何让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新的魅力呢?我在实践和摸索中感悟到:区别于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放在"创意点的来源"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幻想,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和成功感。也就是说幼儿创意美术活动重点关注的是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及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在自我探索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诗歌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是幼儿在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引导幼儿赏析儿童诗歌,充分理解作品内容,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幼儿积极感受和体验儿童诗歌的美,从而发展幼儿的情绪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孟老师,您好!在您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儿歌学习活动“妈妈您别说我小”中,幼儿学说儿歌时出现了在原有儿歌句式基础上添加词的现象。您想知道,在诗歌教学中是让幼儿自由发挥,还是按诗歌原句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幼儿诗歌学习经验与学习过程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幼儿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四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活动由来在我园开展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小、中班的表演内容都是由教师选好文本,然后带领幼儿进行表演。到了大班,我们尝试让幼儿自己生成表演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在学过诗歌《老鼠嫁女》之后,孩子们被诗歌诙谐幽默的情节所吸引,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学习首先是一种美感体验活动,是一个由感受而感动的过程。在情感感受和交流中,幼儿的内在精神向美的高度提升。其次,诗歌的学习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审美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体验诗歌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如果不重视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把学诗、读诗、编诗当作一个机械的任务来完成,幼儿情感上无动于衷,心湖上风平浪静,就无法产生心灵感应,无法培养向善向美的情感。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诗歌“悲伤—焦急—开心”的情绪变化,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不要对幼儿进行过多提问,否则会给幼儿压力,把原本的欣…  相似文献   

9.
幼儿语言能力的习得过程整合了认知能力、社会理解力和语言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语言活动设计应考虑它们的渗透与整合。该方案因活动容量过大,造成幼儿认知探究不深入,情感体验不真切,语言运用不充分。我建议调整如下:一、自主探究,前置经验准备。教师可在活动前开展关于风的主题活动或科学活动,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探究风,经历感知、观察、记录、搜集、交流等过程,使幼儿对风有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这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为理解和创编诗歌打基础,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二、创设情境,体验作品情感。原方案是先呈现作品,通…  相似文献   

10.
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大脑的发育及成熟,阅读中的诗歌学习是一种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在阅读活动中不断进行反思,不断地组织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及积极性,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形成喜欢说、愿意说的景象,爱上诗歌活动、喜欢创编诗歌,从中体验诗歌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冯鑫 《学前教育》2010,(9):22-23
我认为应重在通过活动过程让幼儿感知、了解、体验皮影戏与皮影舞蹈的艺术特点,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12.
经常遇到些青年教师这样问我:“你是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的?”“你带的孩子表现的节奏这么丰富,是用什么方法教会的?”其实,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游戏形式、即兴的动作及奏乐等活动,把语言、表演和音乐有机地结合,让幼儿自然地、带有音乐性地表露自己的感受与情感,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音乐素质。在实践中,我是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当务之急是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让诗歌走进学生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三点:教学方法生活化,为学生再现诗歌情境;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突破,陶冶学生的诗歌情感;组织诗歌实践活动,让诗歌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4.
高佳 《学前教育》2009,(6):47-47
开展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年轻父母多是上班族,工作之余亲子沟通的机会很少。他们带宝宝参加亲子活动的一大目的,就是希望增进亲子情感。那么,如何让父母和幼儿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生情感交流呢?根据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和实际情况,我尝试在活动中融入“身体接触”要素,使亲子肌肤相亲贯穿于活动的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我在一本杂志看到过一篇文章“小鱼好可怜”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教师在给幼儿讲述鱼鳍的功能和作用时想让幼儿更直观些,她却切去了小鱼的胸鳍和腹鳍。当幼儿观察鱼失去了胸鳍和腹鳍会怎样呢?这时一名幼儿却哭地喊到:“小鱼真的好可怜”看到这篇文章我意识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把握好儿年龄特征,没有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与主题相背,在活动中,教师只考虑到知识技能,却忽略了能力情感。在幼儿生活、学习中应渗透幼儿情感。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6.
胡萍 《山东教育》2002,(15):28-29
“大带小”是我园一直坚持的一项特色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发展幼儿间的交往能力,让小班幼儿体会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激发他们热爱幼儿园、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随着现代化教育目标的提出,我国“大带小”活动的形式、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具体做法是:一、入园之初“大带小”新生入园之初,十分依恋父母,他们的情绪也容易受周围环境及同伴的影响,我们在幼儿入园之初实行“大带小”活动,目的就是减轻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此阶段的“大带小”活动,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应多让幼儿获得对经典国学礼仪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国学教育礼仪。  相似文献   

18.
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能表现幼儿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能使幼儿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给幼儿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那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其美术活动能力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情况分析 “六一”是幼儿自己的节日,是他们最喜爱的日子。我园一直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并注意把德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如把“宝宝爱祖国”教育系列活动贯穿于每个教育环节的始终。如何让幼儿既能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又能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呢?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园师生共度“六一”的综合活动。  相似文献   

20.
活动由来在三八妇女节“爱妈妈”主题活动期间,孩子们都为妈妈献上了贺卡、祝福语。如何将爱妈妈的情感更好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呢,结合数学活动“让幼儿感知在同一空间内物体大小与数量的关系”。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