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德观与德育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树成 《中国德育》2009,(11):20-24
德育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即美德或德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关于美德的基本预设必然决定着德育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具体德育实践形态即德育范式。何谓美德?历史上有三种基本的观点:“知识即美德”“践行即美德”“和谐即美德”,相应地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德育理念、取向与实践形态,即知性德育范式、实践德育范式与和谐德育范式。  相似文献   

2.
德育目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目标是德育实践预先设定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 ,是德育过程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具体规格和要求。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它上涉德育目的 ,实际承担着德育目的分解、落实的具体化工作 ;它下及德育实践活动 ,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方向和要求。所以 ,德育目标决定于德育目的 ,并为其服务 ,直接影响到德育实践的效果。一、德育目标的定位 :理想的目标与现实的目标的统一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追求 ,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  相似文献   

3.
童建军 《教育研究》2021,42(10):62-73
德性享受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构想.德性必须为人们所享受,人们只有享受才能表征他们真正拥有和运用德性.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本质的重要揭示.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德性享受的实现深受德性本身内在性质的约束.德性享受代表着人类德性实践的理想.尽管德性享受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当代世界,都没有成为广泛的德性现实,但是,向往和追求德性享受的境界,依然应该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德性享受要贯穿德育过程,体现在德育评价中.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敏于观察受教育者运用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勇于面对受教育者道德生活中的德性失败.  相似文献   

4.
童建军 《教育研究》2021,42(10):62-73
德性享受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构想.德性必须为人们所享受,人们只有享受才能表征他们真正拥有和运用德性.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本质的重要揭示.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德性享受的实现深受德性本身内在性质的约束.德性享受代表着人类德性实践的理想.尽管德性享受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当代世界,都没有成为广泛的德性现实,但是,向往和追求德性享受的境界,依然应该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德性享受要贯穿德育过程,体现在德育评价中.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敏于观察受教育者运用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勇于面对受教育者道德生活中的德性失败.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工作要体现和贯彻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与时俱进,使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由以“制度规范论”为主导向以“诱导创生论”为主导转变;提升师生的德性水平,建立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和谐关系。与此相适应,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全面提升教师、管理者和大学生的德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交往德育是相对于灌输德育而言的。在对“转化论”与“生成说”德育的主体性比较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建构主体性德育的理路,即德育必须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必须经由主体的自我觉解才得以内化,凝聚成个体的德性,并外化为个体的德行;必须从灌输德育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知道”与“体道”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在儒家教育思想中,伦理道德教育具有绝对的意义和价值,它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和谐发展之人的根本。这对今天的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德育目标立足于“本”,凸现成人之道;德育内容根植于“仁”,成就完美德性;德育方法取向于“活”,注重内化与自律;德育过程寓教于“情”,追求知情意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教与养是德育的一体两面,教价值是德育本质的规定;养则是化价值为德性之必需,养的生成是“上乘”之教的结果。教与养在教育中有各自的价值、功能和限度,“好”的德育应该发挥他们的相互作用,以促进学生德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审视当前学科德育实践可以发现,教师常从“相加”理念出发来理解学科和德育的关系。这种定位给学科德育的开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目标异化、教学内容偏差以及教学方法偏颇等问题。对此,学科教学需要重回育人原点,树立指向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教学目标,挖掘学科知识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关注教学方法的道德性,从而促使学生在多元情境中丰富道德体验,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人本化德育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文关怀为主旋律、以提升人的德性为落脚点的德育,提出了人本化德育模式应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以人本化的德育理论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评价系统和操作系统几要素构成。进而分析了其模式的教育目标生活化,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主体多元化的特征。高校人本化德育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德育。  相似文献   

11.
“德性”是德性伦理的核心概念,但是“德性”这个概念却并非德性伦理学所特有的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概念,是指向人类内心品质的善良属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道德体系当中,德性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就德性的重要地位而言,主要存在着目的论和工具论两种观点.德性至上主义认为德性是人们欲求所指向的唯一最高目标,其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困境.本文就这种困境展开探讨.论证德性至上主义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导学关系的和谐发展关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局部存在的知识与德性疏离、互动情感遮蔽、德育生态失衡,均暴露在导学关系中存在育德与传道相脱节的倾向,共同体意识有所缺位。导师与研究生命运与共,既是知识共同体,也是德育共同体,应在知识探求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德性的共同成长。德育共同体强调德性养成,离不开牢固的知识根基、集体的情感关怀与优良的德育生态。以新的视野来审视研究生导学关系,应引入德育共同体理念,强调德性修养的协同性,构建集价值引领、知识探索、情感关怀与制度保障为一体的新时代导学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育方法“德性”的缺失;走出困境的基本策略在于方法“德性”的增强,在于“反思方法”;只有反思“方法”,才可能尊重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意义,才可能使德育得以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学科德育操作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以研究编制“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为抓手,借鉴世界范围内表现性目标研制经验,通过表现性德育目标明确期望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应具备的德性表现,以促进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关注育人、落实育人。本文论述了表现性德育目标的概念与意义,及其结构要素、表述思路和目标及教学设计思路等,为改变当前纯粹以隐性方式落实学科德育要求的现状,凸显学科育人功能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5.
张琳 《成人教育》2012,32(2):84-85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大学关于德育的培养我国早就有“文以载道”、“德性资于学问”的说法,早已认识到“学问”与“道德”的密切关系.所以,大学的德育教育就需要从学生的习惯和心理养成入手,大学教师应以心理素质激发、培养促进德育工作的进展,去完成大学德育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蒋敏 《江西教育》2023,(15):32-33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观念,引导学生的德育实践,从而追寻“历史之真”“历史之善”“历史之美”;要借助历史长河中相关的事件、人物等,渗透与融入德育。教师要通过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化,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道德生活的现实性角度而言,生活德育应建构一种现实的、反思性的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丑陋,阐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良善;从道德生活的超越性角度而言,生活德育应建构一种超越性的德性生活,陶冶和培育健全的德性品质;从道德生活的公共性角度而言,生活德育应建构一种正义、理性的公民生活,培育学生的公民品德;从道德生活的文化性角度而言,生活德育应建构一种高品质的、优雅的文化生活,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和道德涵养.通过日常生活、德性生活、公民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四重”建构,生活德育可以培育出更为整全的道德生活空间,促进道德教育目标与使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德育目标"引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把“德育目标”作为考察对象 ,从成文的德育目标与不一定成文的隐性的德育目标之别 ,着眼于德育必要性的德育取向与着眼于德育可能性的德育取向之别和古今德育之别等角度 ,揭示中西德育价值取向的差异和中国长期存在“德育目标过高”现象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9.
陈诗吉 《福建教育》2023,(21):15-18+33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是教师在地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培育中,有意识、有目标地开展利于学生德性养成的教育活动,其目标包括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情感滋育、人格养成及其相应的学科要点。基于学段贯通和“五育”融合的教学融通策略,构建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的实施路径为德育元素的挖掘、德育过程的设计和德育评价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校德育从物化到人本化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德育具有明显的"物化"倾向,这种倾向降低了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桎梏了学生德性的发展.为把德育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当代德育必须实现从"物化"到人本化的转向.人本化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人本化德育要求德育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与评价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