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金属棒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金属棒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电路闭合,金属棒中就会有感应电流,电流在磁场中又会受到安培力.由于通常情况下金属棒的速度是变化的,金属棒中的电流也是变化的,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是变力,故金属棒作非匀变速运动.用动量定理解决此类问题时,由于安培力是平均力,电流是平均电流,  相似文献   

2.
利用平均力求解变力做的功,其实质是利用公式W=Fscosθ、但此公式中F的物理意义又发生了变化,它不在表示恒力,它表示物体运动S位移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力.  相似文献   

3.
高成军 《物理教师》2010,31(2):58-59
动量定理I=△p在高中物理力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用动量定理解题只要明确全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及始末两个状态的动量即可列方程解题,解题过程比较简洁.动量定理还能与平均力(力对时间的平均值)相结合,处理一些疑难变力问题,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就利用动量定理来对力学中的几个疑难变力问题进行辨析、求解.  相似文献   

4.
与动量相关的题目,通常设置瞬间“碰撞”或变速运动的情境.要求用动量定理求变力的冲量或求平均力;或用动量守恒定律判定碰撞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在计算题中还需要综合运用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从09年高考来看,“重综合,突能力,求创新”是该知识点考题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吴银山 《教育革新》2010,(10):58-59
冲量是中学物理阶段物体问相互作用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其数学表达式为I=Ft.表达式中的F只能是恒力或者力在线性变化条件下的平均力肼算是适宜的。对于非线性变化条件下的力产生的冲量的计算是不能用该关系式计算的。在高考试题中所涉及的问题大部分属于变力产生的冲量。对于该问题的求解是同学们在学习期间的一个难点。下面就该问题的解答给出我的想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测量氯仿水溶液中分子间力的新方法.通过把化学平衡的原理应用到相平衡中来进行讨论,用顶空色谱法测出6个温度点的亨利常数来进行计算,试验平均相对误差2.6%.  相似文献   

7.
杨振久 《考试周刊》2015,(43):142-143
高三物理教师授课时经常要讲到变力问题,如变力的功、变力的冲量等,学生做习题或模拟考试会碰到同样的问题。求恒力的问题相对容易,处理变力则比较困难。如果变力是线性变化的,则一般用平均力处理;对于非线性变化的变力,常用微元法,但中学阶段一般不作要求。由于学生对平均力问题掌握得不透,往往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从学生学习困惑入手,力求说明变力的平均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教材常有涉及平均力的计算问题,但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平均力——平均冲力和平均功力,这是部分教师和不少学生常常疏忽的。将这两种力不加区分地笼统称为平均力本属不妥,而现行教材对此也未加分辨,叙述含混。本文力求说明这一问题,并希望引起同行重视。  相似文献   

9.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何才能把力的分解掌握得更好呢?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力的分解的前提力分解的前提是知道要分解的是怎样的力.(1)分解的是真实的力,即客观存在的力.而像向心力、回复力这些由特定状态决定的按效果命名  相似文献   

10.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力的作用使物体产生形状改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效果一般是不同的.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图示来表示,也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但是初学者在画力的图示时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在哪里?主要没有弄清力的图示的含义.课本上这样写道: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做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和…  相似文献   

11.
解答物体受力平衡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 方法1.力的合成法,2.力的分解法,3.闭合矢量三角形法4.正交分解法,5.拉密定理法.前3种方法都是通过受力分析构建力的三角形再利用几河知识求解;正交分解法适用受3个及以上力的问题;拉密定理是正弦定理变形推导而出,它无需构建力的三角形.只要能正确画出受力示意图,  相似文献   

12.
力的二次分解就是将某个力分解后,将这个力的分力再分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1.关于回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指向平衡位宣的力B.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C.回复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还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D.回复力实质上就是向心力  相似文献   

14.
二力平衡是力学的重要知识之一.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二力平衡知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二力平衡的条件.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湖南省使用新课程全国文综卷I四年来,历史选择题的平均得分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依次为26.07、22.57、22.09、20.69分。下面我们就2013年全国新课程文综卷I选择题之第24、28、30、31题进行选项诱答力分析,并从考生、命题者和教师的视角探究选择题得分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极限方法,给出利息力与死亡力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进而给出用死亡力表示的中心死亡率和平均生存年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柴守刚 《物理教师》2010,31(11):58-58
等效方法是以效果相同为前提,把复杂的物理问题或物理情境进行适当的抽象变换,使其转化为简单的物理模型或物理情境的方法.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就是建立在力的等效基础上的.即用1个力来代替原来的几个力(或用几个力来代替原来的1个力),若其作用效果相同,则这1个力就是原来的几个力的等效力(或这几个力就是原来的1个力的分力).对于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原则上可以依次合成,也可以先两两合成,再把它们的合力分别进行合成.若能采用“先分后合”的等效次序,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定义可从如下几方面理解:(1)力总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只有一个物体就不可能产生力.(2)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对某物体来说,它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物体间接触或不接触都可能产生力(但两物体接触,没有作用就不会产生力).2.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IG.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se‘””(2)改变物体的形状.注意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它一定受外力作用;但物体…  相似文献   

19.
瞬时力做功不同于恒力和均匀变化的变力做功,其分析和计算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原因是瞬时力的大小方向很难确定,同时物体在瞬时力作用下,移动了多少距离也不易确定.所以这类问题的基本解答思路应当是分析物体在瞬时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能量改变了多少,从能的变化求瞬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本文结合例题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在物理中表示力的方法通常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作法是: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有时为了精确表示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