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唐宋历史文献、异志小说、唐诗宋词和考古资料表明,唐宋社会对胡服和妇女服饰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唐代服饰反映了唐社会开放的鲜明特点,也显露出其历史局限性。与唐服的华丽相比,宋代的服饰风格走向了简约,这种看似简约的服饰风格实是宋开放政策较之唐朝更加理性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唐代而言,宋代对胡人衣冠和妇女服饰的接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在接受胡人衣冠态势上,由“推行”走向了“禁止”,引起了民族心理的重大变化;在妇女服饰态度上,由“开放”到“简约”,出现了妇女服饰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基本奠定了两朝服饰文化的格局,折射出社会民族心理和男女地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宋东侠谈及来代妇女改嫁问题,许多人会很自然地联系到理学,认为受此影响,宋代妇女没有自主权,故在婚姻关系上理应从一而终,但事实并非如此。宋代从法津规定到社会观念、实际生活.女子更嫁之事可谓屡见不鲜。亦即改嫁不仅为法律所允许,且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朝时期巴蜀地区的茶业是当时重要的产地之一,并以产区广、品种多且品级高、饮茶之风盛行这三大特点闻明于世,受到当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喜爱和推崇.正是由于茶业的繁盛,使茶税成为唐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础,而茶业的成熟则为宋代以后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04-106,113
服饰一经产生,便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般来说,服饰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观察唐、宋两代的女装,却发现:宋代的社会生产力超过了唐代,人们对世界的了解甚于唐代,丝织业也较唐朝发达,但宋代的服饰文化反而不如唐代丰富多彩。对比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会发现,服饰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更是一个时期人们精神和物质融合的产物,是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因此,唐宋两代迥异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皆可在服饰中找到印记。  相似文献   

7.
服饰一经产生,便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般来说,服饰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观察唐、宋两代的女装,却发现:宋代的社会生产力超过了唐代,人们对世界的了解甚于唐代,丝织业也较唐朝发达,但宋代的服饰文化反而不如唐代丰富多彩。对比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会发现,服饰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更是一个时期人们精神和物质融合的产物,是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因此,唐宋两代迥异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皆可在服饰中找到印记。  相似文献   

8.
末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达成为社会文明的基础。随着契约关系日益在经济领域取得主导地位,社会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均发生变化,妇女亦取得了一定的权利主体资格,法律地位较前有所提高。本文拟从妇女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地位的一些变化,来探讨宋代妇女人身权的扩大,以此来论证宋代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不要所在,诚请赐教。(一)谋杀其夫,从轻处罪在唐朝,谋杀丈夫被列入“十恶”重罪,严惩不贷①。这是号称“用刑持平”的唐代维护夫权的立法,并将其列入“十恶”。《宋刑统》(宋初国家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失婚妇女的命运有其时代的烙印。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上至皇族妇女,下至平民百姓,再嫁者司空见惯。到唐代,守寡或离婚后再嫁者不在少数,公主再嫁者也不乏其人。宋代尤其从宋代晚期开始,寡妇守贞已逐渐成了士大夫阶层的共识,并被社会各阶层普遍实践。汉唐宋时期守寡妇女的生活变迁无不印证着历史的视角:汉代妇女自由改嫁蔚然成风,唐代妇女改嫁之习气依然,足以证明在唐以前社会不以改嫁为非礼,而宋代以后,随着士族礼法门风向皇室和普通民众的传播与普及,儒家礼法文化逐渐确立其正统思想的地位,并逐渐被全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唐宋时期的妇女服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两种不同风貌,唐代妇女服饰欣欣向荣、雍容华美;宋代妇女服饰则是阴柔病态、质朴拘谨。审视这两种不同的服饰风貌,不难发现其背后隐含的审美趋向却是相同的。这种审美并非是唐宋时期妇女自身的爱好和追求,而是男子们更为隐蔽的想象和要求。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探讨。一、唐宋时期妇女服饰的审美趋向唐代妇女服饰是中国古代妇女服饰史上最浓烈的一笔,使一直沿着封建礼教轨道滑行的古代女性服饰呈现出中国历史上所独有的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局面。唐代妇女服饰多姿多彩,总的风格是华丽、开放、创新及…  相似文献   

11.
唐朝初年国立强盛,文化发达,广泛接受外来事物。唐墓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人物形象鲜明,保存完整,特别是壁画人物的着装真实反映了唐朝民族融合,对外交往频繁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胡化倾向明显,胡服盛行,对中原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宋呈现的服饰风格迥异,学界往往以"开放"与"保守"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进行总结,更把宋代服饰一改大唐风尚转而趋向"保守"归责于理学。其实,理学家并没有要求服饰全面复古,复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服饰衣着要符合礼制、等级制度森严是保守的话,那这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宋代理学赋予宋代服饰的特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宋代理学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意义,对宋代服饰风尚给予更为理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唐代妇女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从宫廷侍女到仕流之妻,女着男装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唐朝开放的社会、中外文化的交融碰撞、女权意识的崛起以及佛教道教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基于此才产生了唐代妇女服饰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在服饰方面,唐朝女性服饰文化呈现出了一种我国其他朝代少有的开放程度,特别是唐朝宫廷中女性服饰,形态多样,引领着当时大众的审美。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娱乐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特别是当今我国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都热衷于网络游戏带来的精神享受,其中有关中国风题材的游戏受到了很多人追捧,尤其是游戏中角色服饰造型很受关注,但目前我国游戏领域在不同时代角色服饰设计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知识系统。因此,本文从唐朝宫廷女性服饰角度出发,研究将唐朝宫廷女性服饰运用在游戏角色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服饰,多为宋代的一般服饰,描绘时间以清明时节为主,图中人物的服饰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真实生活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6.
唐朝社会,神仙怪异流行,对诗人的“好奇”产生了巨大影响。宋代以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日益客观,神异之说急速消退,元人宗唐而好奇,就失去了时代的营养,因而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7.
贞节作为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内容,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明清两代贞节之风盛行,与其他地区相比,徽州贞节之风尤甚,无论贞节的人数还是“贞节坊”的数量都位居前列。针对徽州地区这一特殊的现象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明清徽州贞节之风盛行的表现,分析了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从徽州妇女的心理结构和徽商的直接作用等方面对这种现象作了社会心理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宋代卜人数增多,占卜书籍增多,占卜方式增多,占卜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种政治势力还将占卜作为政治 工具,宋代占卜盛行,具体原因虽多,但关键在于当时社会流行的趋势增大。  相似文献   

19.
唐朝服饰审美文化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将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审美文化和海外异族服饰审美文化进行融合形成的。正是由于唐朝服饰审美文化处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历史背景,将儒家、道家、佛家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呈现出对生命的无限反思和回味,并以其独特的款式、别致的图案和精美的质料引领我国服饰审美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国服饰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当时妇女服饰的变化源于该时期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吸收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元素以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许多新的服饰式样,使服装和首饰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