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认定申请主体的规定存在诸多的缺陷,在实践中造成了诸多的问题,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要建立用人单位强制申报制度;对享有申请工伤认定申请权的主体的申请顺序作出界定;直系亲属的范围作出一个界定。  相似文献   

2.
为妥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好地保障职工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2013年4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该意见共包含14条内容,对工伤认定、劳动争议处理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劳动关系存异议,工伤认定应中止。该意见第5条明确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此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当事人。劳动关系依法确认后,当事人应将有关法律文书送交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该部门自收到生效法律文书之日起恢复工  相似文献   

3.
<正>问:小王于2014年9月2日在工作中受伤。9月15日,单位为小王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随后医院又检查出小王的颈椎因之前的轧伤出现了错位。请问小王可以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追加工伤伤害部位吗?答: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依据《关于增加工伤部位认定有关问题的批复》(津人社局函【2014】386号)规定,申请人申请增加工伤伤害部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工伤认定法律条款已渐趋完善,但仍存在视同工伤情形中"48小时"的认定、单位超出工伤认定申请时限的惩罚条款缺乏实践意义、工伤纠纷解决程序复杂等问题,且在实践运用中,有"伤情相对稳定"的标准机械、工伤认定决定结果生效时间影响劳动能力鉴定的进行。在此种现状下,应取消视同工伤中"48小时"的时间界限,惩罚条款要名副其实,简化纠纷程序。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根据实际残情恢复程度来判定伤情是否相对稳定,且工伤认定决定的生效与否不应影响劳动能力鉴定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案情]2008年,煤业公司职工郭某因一期尘肺被认定为工伤。同年9月,郭某与煤业公司解除劳动关系。10月,郭某又回到煤业公司工作。2014年2月,郭某被诊断为煤工尘肺贰期,以此为由递交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某区人社局查阅档案核实材料后,认为郭某患一期尘肺已被认定为工伤,煤工尘肺贰期属伤残情况发生变化,故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郭某不服该决定书,遂提起行政诉讼。[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对工伤认定申请是否受理可采用实质审查标准,因区人社局查阅相关材料后已认定郭某尘肺贰期仅  相似文献   

6.
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职工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由此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这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9,(2):65-68
工伤认定是获得工伤救济的前提条件,是启动工伤赔偿程序的首要环节。201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对工伤认定的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在现实中有关工伤认定问题的关键因素如"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上下班合理路线""因公外出"等还存在一些争议,对工伤认定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之后,我国工伤认定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2005年全国的工伤认定申请是50万件,而到2008年底就达到了90万件.在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其实饱含了一个又一个工伤职工的辛酸和眼泪.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27日晚,佛山某中学老师阿明参加工作单位初一年级组在饭店组织的年终团年饭活动。饭后,阿明驾摩托车返回学校,不料途中因车辆失控而引发车祸死亡。事后交警查明,阿明非醉酒驾车。之后,学校为阿明向佛山市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局作出《工伤认定书》,认定:“阿明是在回校处理个人事务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不认定为工伤。”阿明的妻子阿丽不服该份《工伤认定书》,在提出行政复议又被驳回后,于2005年8月4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佛山某中学则成为本案第三人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中,许多用人单位认为,只要为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因工伤造成的一切损失便与单位无关。而相当一部分的劳动者也认为,自己也不应就工伤所受损失再向单位"找茬"。实际上,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如果出现工伤,单位仍要担责。怠于申请工伤认定要担责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最长起诉期限制度的适用在司法实务中颇有争议。基于起诉期限制度的立法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理论.法官有必要限定最长起诉期限制度的适用范围,其中20或5年期限的适用,应将适用对象限定为第三人,并将期限起算点的“作出’'解释为“生效”。  相似文献   

12.
一般保证是保证合同的一种方式,也是实践中最常见的保证方式,其最重要的法律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文章主要论述了一般保证实现的时效及时效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有限的,它在面对现实时具有揭示和掩饰的双重功能,正是由于这种属性的所在,文学对真实的寻找才是漫长的和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合同自由限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合同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限制表现在合同法上其它原则对它的限制、对合同形式的限制、缔约的限制等。这种限制自其产生之日就有,是对自身的一种修正。现阶段中国在立法、实务中要珍视合同自由,慎重对待合同自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由于法律规定尚不完善,诉讼时效制度中的某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引发了许多争议。为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立法时应在明确诉讼时效客体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时效中断、分期履行合同和无效民事行为的诉讼时效以及法院应否主动援引诉讼时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外国法的内容是否得以查明,是我国大陆地区法院在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中是否能够正确适用外国法的前提。当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如果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引,在排除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等制度阻却的前提下,仍然确定应当适用某一外国法作为处理案件争议的准据法时,法院如何认定外国法的性质,又应采用何种途径查明该外国法,在查明外国法后在具体案件中应当如何正确适用等问题,都是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中的极为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一些法院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实地调研,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分析与探讨,并指出应从有利于司法审判实践的角度对我国的外国法查明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保证期间是债权人向主债务人(一般保证)或者保证人(连带保证)行使请求权的期间,在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有别,但二者又具关联性并在时间上相互衔接.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具有独立性,不因主合同诉讼时效中断而中断.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明了数列极限的保号性与保不等式性的等价性,然后进一步探讨了数列极限的保号性、保不等式性与函数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局部保不等式性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是现有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教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时间或纪年是历史资料的核心属性,对史实认知至关重要。然而,信息技术对时间元素的强势组织能力,却因时间数据标准的局限乏力于历史时期数据的处理。中国的历史纪年与西方迥异且情况复杂多变,更加剧了与通行时间数据标准融通的难度。于是,把中国历史纪年转为公元年数成为人们将其数字化的折衷处理方法,但信息失真度大、排序成本高、兼容及可移植性差等问题制约了产品的应用效果和发展潜力。以儒略日作为贯通中国历史纪年的基础数据形式,可以克服以上弊病,使信息技术有效服务历史认知,相关标准亟待制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法关于诉讼时效效力采胜诉权消灭主义立法模式,但对时效届满后时效效力的启动模式规定不明确,以往司法实践中多采用法院主动适用时效规则的模式。从我国近代以来移植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传统以及目前庭审改革吸纳当事人主义的趋势出发,采用抗辩权发生主义的时效效力启动模式,限定法院不得主动依职权适用诉讼时效规则,法官不得主动对当事人释明诉讼时效规则,是我国民法对诉讼时效效力启动模式在立法上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