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的意立     
如果说一篇作文就是一个人,那么主题思想就是它的灵魂。这个“人”是健康活泼还是神志不清?是乐观向上还是悲天怨人?这就关系到“立意”的问题了。作文的主题思想,就是这里要说的意。立意,自然就是确立主题思想了。这篇作文写的是雪花对话的一个故事,词句并不华丽,结构也很  相似文献   

2.
愚人不愚     
4月1日这一天早晨,我正在操场跳皮筋,顾雪翠突然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喂,宁昕,你前几天不是写了一篇稿子吗?投在哪啦?”“我投到《中小学作文教学》去了!”“对,对,你的这篇文章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3.
读完了这篇作文,我感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其他同学也掌握了这个作文材料,并且决定把它写下来,我想,大多数同学都会站在叙述者“我”的角度来感受和表达。当然,如果那样写,肯定也能写出一篇作文来,也许还很感人。但那样写,要冒一个很大的风险!什么风险?你这篇作文很可能与许许多多同类题材的作文没什么区别,很可能会被埋没了(这篇在感受和表达上没什么新意的作文被埋没了,这实在是一种常见的现  相似文献   

4.
如果仅仅从“作文”的角度来看,《哦!烛光》的确是一篇好文章。第一,它写出了真情实感;第二,作者也很懂得一些作文的技巧,文章写得很有感染力。不过,我今天既不想谈这篇作文的思想情感,也不想谈这篇作文的写作技巧,只是想借题发挥一下。总的来讲,这篇作文的基本情绪,是要求家长理解孩子;说得简单点,就是要求别人“懂我”。“懂我”,是  相似文献   

5.
你们见过有人用“一碗”来做亲情的数量词吗?反正我在学生作文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一碗”来做亲情的数量词。可以说,对这篇作文,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为这个“一碗”而兴奋、而激动、而感叹。不过我这里想专门来谈一谈这个“一碗”的真实性与夸张性。“一碗”这个词的真实性源于真实的生活材料。读过这篇作文,你们都能看得很明白。奶奶给“我”盛了一碗饭,“我”亲手做了饭,给奶奶送去一碗,不都是“一碗”吗?这么真实的一个词,为什么又说它是夸张的呢?说到形容亲情时的夸张,一般人会说它“比海  相似文献   

6.
这篇作文很有意思。在读到最后一句之前,你会一直以为作者是在写“我”如何去寻找春天。也许你心中会想:这样的作文太“老土”了吧?可是突然,你读到了最后一句:“今天中午,我就在春姐姐的怀抱里美美地睡了一觉!”这时,你可能糊涂了:它写的到底是梦,还是真事?再回头看文题,你终于  相似文献   

7.
Jokes and Humour     
关掉一个小男孩正在学拉小提琴。“我拉得不错。”他说。“你应该去电台拉。”他哥哥说。“你认为我拉得有那么好吗?”“不,我觉得你拉得很糟糕,但如果你是在电台,我就可以关掉收音机。”那是我爸爸杀死的威尔和比尔在为谁的父亲更强壮而争论不休。威尔说:“你知道太平洋吗?那是我爸爸为它挖的洞。”比尔说:“噢,那没什么。你知道死海吗?作文李老师要求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场足球赛”。两分钟后,西蒙交了作文,作文写道:“下雨,比赛终止。”醉酒一天,父亲和他的小儿子一起回家,这孩子对什么事都感兴趣,老是有问不完的问题。他问父亲:…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忙了好多天,把一棵大树砍倒了,削了枝又去了皮。接着他又天天继续不停地把大树干砍了又砍,削了又削。经过半年的工夫,树干被削得又细又小,又小又细。他要做什么呢?”原来他在做一根牙签。这个人把做成的牙签,到处拿给人家看,并且得意地说:“这是我砍倒一棵大树,花了半年的劳动,才做成的一根树心牙签呀!”大家看了都摇摇头说:“你的劳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浪费了大量有用之材,简直是犯罪!”这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我们认为它最最好之处是短短的作文却能发人深思:为什么大干了一场却是毫无意义的劳动?你认为,这篇作文是不是有点像一篇寓…  相似文献   

9.
这篇作文写得可真好!说它好,是因为它写得很真,写出了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不过我在这里想要告诉同学们的是,痛苦也是一种美。不错。这篇作文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痛苦,一种深深的痛苦,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痛苦。但这篇作文对于读者来说,却是一种美,一种感动。比如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想要对作者说点什么,而且我相信好多同学读着这篇作品都会产生这样一种冲动:想要把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告诉给这位作者,想要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来减轻作者那深深的痛苦。“人之初,性本善”嘛,为善之心,人皆有之。你说,一篇作文能激发读者这样的情感,它不是一种美吗?我还要向同学们指出的是,我们不是说作文要  相似文献   

10.
以往,我较轻作前指导而重作后讲评,题日一出,就坐等学生交卷,还以为这是“让学生写放胆文”。结果,不少学生不是中心偏离就是选材陈旧,或者谋篇布局不当,结构残缺不全。这使我认识到,指导学生作文,功夫必须下在学生作文前。因此,每次作文前,我都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两个问题,这对于学生明确作文方向,少走弯路,是很有好处的。一、从正面说明应该怎样写。有一次,我们以“表彰大会上,校长给优秀学生发奖的情景”为内容作一场面描写,题目是《一个发奖时的热烈场面》。这次习作的要求很明确,重点是写发奖时的“一个热烈场面”,  相似文献   

11.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3,(6)
老师: “你这篇作文怎么前后风格、语调完全不同呢?”学生: “我爸爸写了上半篇,妈妈续写了下半篇,是合写作文。”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如果10个人拆一座房子需要3天,那么,由5个人来拆同一座房子需要多少时间呢?”“这不可能,”一个男孩回答,“因  相似文献   

12.
漫游作文岛     
一天我正在写作文,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写什么。这时,我突然想起写陈果。陈果很丑,又爱打架,又自大,真不知道除了这些我还能写他什么。唉!如果有一个作文岛能制造出一篇作文就好了。这样想着,不知怎么一下就来到了一个奇异的岛上。岛上有许多对大眼睛飞来飞去。正当我惊异自己是怎样来到这儿时?一个大眼睛阿姨走过来对我说:“欢迎你来到作文岛”。作文岛,这不是我梦想中的一个岛吗?阿姨带我走进一幢水晶砌成的房子前,说:  相似文献   

13.
我怎么啦     
前几天,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结果一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今天晚上由于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连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大海画成红色的,可老师称赞说,思维独特。  相似文献   

14.
缓交的作文     
放学前,课代表王娜搬来了当天的作文本。这次的作文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征文。接过作文本,我习惯性地数了数,怎么还差一本?究竟是谁没交呢?两节课竟然写不出一篇作文,那简直不可原谅,更何况征文时间这么紧张!我迅速返回教室,问“谁的作文未交?”举手的是王雪峰。  相似文献   

15.
友谊传呼台     
《下一代》2003,(5)
前几天,我收到两位笔友的来信,这使我非常兴奋。我想我应该感谢编辑叔叔、阿姨把我的友谊金卡登出来。虽然,我的作文没有被采用,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通过“友谊传呼台”结识了两位笔友。同时,再寄去一篇作文。叔叔、阿姨辛苦了,如果太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相似文献   

16.
校园作文     
(一)老师:“我让你们写一篇关于饼干的作文,并且要求在1000字以上。李强,你的作文为什么才写了这么10行呢?”李强:“老师,我写的是压缩饼干。”(二)班主任严厉地说:“你这篇描写校园的作文,简直和你同桌写的一模一样。”“这完全可能,老师,要知道我和同桌在同一个校园上学呀!”(三)老师:“写作文和做菜一样,做菜前要先准备好材料,然后再对材料进行挑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生:“拣菜的事儿我们都会,问题是,拣完后,到底是凉拌还是热炒?”(四)爸爸:“孩子,我替你写的那篇作文,评上优秀没有?”儿子:“没有,老师说写得离题了。”爸爸:“不…  相似文献   

17.
[中考原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题。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张丽钧①距离中考只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②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地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因生”,三年的学费全免。③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将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迭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相似文献   

18.
奇怪吧?这是一篇写自己的文章,我却在写快乐。不必奇怪,因为快乐就是我的全部。“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呢?”这是我的观点。我很丑,淡淡的眉  相似文献   

19.
几天前,老师叫我和十四位同学一起帮助他批改作文。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给你们一枝判官笔,其他同学作文的好坏,你们说了算!”我叹了口气,接下了这份“苦差事”。可是,当我认真阅读起同学们的作文时,才发现这个“芝麻官”还挺有趣的。先看陈小胖的那篇《原谅》,讲他打破了爷爷的杯子,爸爸原谅了他的事。看完,我觉得水平太臭,于是开始在他本子上狂批一通:你的作文很乏味,句子不流畅,应该写得更深刻一些。比如爸爸为什么原谅你呢?难道就一句原谅了事?从原谅中你学到了什么?老师不是教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启发、有道理吗?还有,你文章中怎么老…  相似文献   

20.
蚊子的创新     
作文课,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求要有情节和细节而且必须有创新。我把要求一说,同学们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因为大约一周前,我们刚写过这篇作文。而后,我问他们:“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可你们的生活都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样!”我又问:“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我们是从同一个家门出来的吗?就说上学,有的步行,有的坐车,还有的让爸爸送,是不?”下边只听见笔和纸交织出来的“沙沙”声,我突然叫停,问:“你们都在写什么?”有的说,我在写《假如我是市长》;有的说,我写《假如我是老师》……我摇了摇头,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