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涤尘 《新闻传播》2010,(4):132-132
网络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传统大众媒体并存的新兴媒体。它突破了大众传统传播的模式框架,对社会舆论的形成产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加强网络媒体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梁晨 《新闻传播》2010,(2):127-127
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舆论的策源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媒体的传播能力。正确认知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着力提升新兴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的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的发展继续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媒体传播及信息分享格局。自媒体正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火,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超常规发展,使得旧有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方式巳无法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媒体经历了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和智媒体三个发展阶段,对传统媒体传播格局带来了颠覆性影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传播格局已然形成,互联网生态系统在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如何通过媒体融合,升维为主流互联网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为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顶层设计。传播新格局已经形成互联网已经成为主导舆论场。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信息海量、方便快捷、用户体验更好,用户开始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5.
胡小川 《传媒》2016,(5):60-62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爆炸性扩张,以大众传播为主导迅速向人际传播为主导的社会舆论格局转变.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05,(11S):14-14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的要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针对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9月25日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我国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互联网的自主性、交互性、实时性也使其扮演社会舆论载体的角色,整个社会的舆论生成格局变得多元开放,但同时也引发了社会舆论失调的危机。本文主要分析当下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生成特点、传播范式以及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同时对完善我国网络监督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市党报作为一个区域性主流媒体,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地方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具有很高的威信,是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信息的海量性、传播的时效性、查找的便捷性等优势,拓展了民意表达空间,激活了民众的精神诉求,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舆论的走向。面对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形态以及受众信息接触理念的变化,地市党报如何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持续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掌握话语权、赢得信息传播主动权,成为现实的待解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对企业来说是个双刃剑,既有利于企业品牌的传播,也为企业带来了某种潜在的危机。企业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陷入危机传播的漩涡之中。于是,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应该承认,我国的不少企业应对危机事件的经验不多,一旦错失良机,由此造成的被动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扭转。以近期备受公众广泛关注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作为事件“主角”的石家庄三鹿集团以及其他乳品企业,在危机传播中因信息控制不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教训颇多。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互联网媒体高速发展.其快速、海量、去中心化等特点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格局,重整着社会舆论规则.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有效甄别网上信息,成为传统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闻网站和微信、微博、客户端、手机报等移动媒体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与此同时,自媒体也蓬勃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增多,舆情把握和社会舆论引导难度增大.在新媒体时代,准确把握社会舆论,适应分众传播的渠道特点,以切中现实热点的议题和贴近用户心理的话语、准确传播新闻信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是主流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而互联网就是当下最重要新媒体。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日渐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组成部分,正在从媒介舆论的边缘走向主流,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成为促进民意表达、增强社会管理、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叶之逍 《大观周刊》2012,(41):85-85,177
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灾难,面临各种公共危机的强烈冲击。进入21世纪,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传播地。而且,新兴媒体传播非常迅速、覆盖面非常广这些特点,在危机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利用好新兴媒体,成为政府应对危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三昧》2008,(9):1-1
当前,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推进着信息传播的速度,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增多,社会舆论中的民意要素日益具有独立化、选择化、多变化和差异化的特征,进而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必须面对的全新课题。高度重视舆论引导中的民意要素,真正做到注重民意、把握民意和引导民意,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的兴起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为党委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推动执政风格的开放带来全新的模式,科学应对网络舆情正在成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上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龚云平 《新闻爱好者》2021,(2):F0002-F0002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令人猝不及防,转眼就已经深入大众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学术、出行购物等的重要渠道.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和内容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都难以控制,再加之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以及直播等自媒体网络的发展,直接对以严格监管的纸媒、广电为代表的传统舆论格局产生了剧烈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大量新的媒体形态、媒介终端及信息传播平台的使用日趋普遍,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迅速扩大、日益凸显。面对汹涌的新兴媒体浪潮,加快传统业务转型步伐,大力发展新兴媒体,提升在新兴媒体舆论场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传统主流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目前网络媒体在中国已发展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不只是网络机构和网络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网民的责任.互联网的应用,要求每个网民都要有自觉的意识:当你在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上享受发布信息、发表言论的自由时,你也同时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和服从网络规范.网络媒体在享受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高度自由和无限分享的同时,更需要坚持媒体操守,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践行一个媒体的社会守护职责.  相似文献   

20.
传馨 《今传媒》2015,(2):13
主持人语: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的重要舆论阵地,不断顺应我国媒体格局、舆论格局的发展变化,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组织传播新格局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如今被政府广泛采用的微博问政为政民互动搭建了沟通的新平台,经由公民新闻的传播、舆论的引导,使虚拟的信息更加趋向于真实,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组织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