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创造了一系列教育思想。他的和谐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与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卓越的颇具创造精神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从事创造教育,认真探索实践并进行科学总结,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遵。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5.
一、教与学关系的和谐 教学过程包括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这两方面只有和谐统一,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过程。对此,陶行知指出,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容器,要看成是一个个的活生生的“人”,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基础、技能状态、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等方面出发,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把教与学统一在“做”上,“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作为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教育的革新。他的教育伦理思想着重凸显求真、求善、向上、公平,并以此作为价值原则。在教学实践方面,陶行知先生强调,要尊重学生并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需德智并举及知行合一。这些教育内容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共同折射出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特有的魅力,能为当前构建教育伦理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和谐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和谐的教育"理论是以哲学、社会学为理论依据,在生活教育和民主教育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他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和谐教育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目标,"推动中国普及教育"的和谐教育制度;主张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教学做合一;建立"民主平等、民主合理"的各种关系,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科学、民主、创造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我们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精髓,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和谐育人目标;从“教学做合一”探求教学新方法,构建和谐的教学模式;立足“生活即教育”,“爱满天下”着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陶行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的形成背景(一)对社会现实、教育偏枯的现实的认识。陶行知在1916年写给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罗素的信中明确表明“我坚信,没有真正的公正教育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共和国。”他目睹了旧中国教育与时势严重脱节、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严重分离的状况,他指出,中国教育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必须寻找一条生路。他认识到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最需要受教育的广大平民缺乏受教育机会。他提出,我们在办教育时,这种教育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生活的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民国时期众多教育改革家的先行者,他对语文教育研究涉及广泛,在语文课程目标、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教科书选文标准、生活课程体系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实践,时至今天仍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为当今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是当代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也是现代农村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起点。作为其中“最中国化”的一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自1927年至1937年十年间,从晓庄到山海,对乡村教育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乡村教育思想体系。深入研究其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与当代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主要包括“知耻近勇”的道德底线、“正己尚仁”的价值追求、“重节养气”的精神动力、“慎独尊行”的心灵守护、“贵和倡中”的实践方法和“博学多思”的知识积累等。个体身心如果经过上述多向修炼,人对自身的把握便具有了现实的本质特性,那么儒家设计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的发展就必然会演奏出社会大和谐、人际大和谐、天人大和谐的美妙乐章。把握这种和谐意蕴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教育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继志 《文教资料》2009,(30):117-118
目前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在积极倡导新课改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生仍固守本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师生关系还没有从“师道尊严”中解脱出来,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改变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虽然受历史诸因素的限制他提出的创造教育理论尚未普遍付诸实践,但他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和亲身的创造实践成果将闪耀着不灭的光辉。从提出创造教育思想、理论和创造教育的实践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对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半工半读教育及其当代意蕴探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半工半读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史上进行过全国范围内成功实践的一种成人教育形式,其办学特色及其短期内在全国迅猛发展的成功实践,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檀庆双 《生活教育》2008,(11):10-14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和谐性就在于,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下述两种机能协调和平衡起来: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自我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和性格  相似文献   

18.
重视实践是陶行知研究的秉性。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以下简称“中陶会”)作为全国性的教育学术研究团体,自1985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二十余年间,一个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就是,坚持“两手抓”: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并重。事实上,陶行知内容丰富的教育实验思想以及独具特色的教育实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教育实验,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世界在20世纪中期以来所面对的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问题,促使教育思想领域呈现出流派林立、多元发展的格局。改造主义、存在主义、新行为主义、分析教育哲学、结构主义、终身教育、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经济化和激进主义等主流教育思想基于各自的理论支点和实践行动,有力地推动当代世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人类教育方法的灵活与多样,有效地延续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和考量。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我国最杰出的乡村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具有很浓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他的乡村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今天的农村教育现代化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