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点分析】考查的范围有:作者、作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的相关情节和同学们对人物和相关内容的评析等。名著阅读常见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识记辨别类的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等,我们必须熟悉名著名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典故。理解概括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作品、人物、故事、成语等。此类题要求我们不仅掌握作品的人物和情节,还要对其进行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述。感悟评析题有对人物、内容、思想的评析等,我们在平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答题技巧】例…  相似文献   

2.
品读鲁迅的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尤其是人物的姓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人物姓名的语言运用上看,他力求用较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从修辞上看.他在给人物命名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通过姓名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人物姓名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独特视角。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出鲁迅小说创作的严肃性和深刻性.是我们走近鲁迅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通过对各色人物的描绘为我们生动地呈现出嘉绒藏区在历史转型期的众生相,尽管自发表以来对作品人物的评论较多,但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作品中的老土司、傻子和翁波意西等主要人物的各具特色只是表象,作品其实重在揭示历史转型的"尘埃"弥漫时人性堕落扭曲的过程,并最终经由人物之口为人性为制度唱起挽歌。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并不能仅仅赞美盛装人物的“盒子”,而应透过语言的层面剖析人物。人物是作品的核心,人物是否具有普遍的本性是评价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某一时代风尚决定的人物性格和情感,是会在时间的冲洗下慢慢淡出人类的视线。相反,愈是表现实体性人类旨趣的作品愈能突破时间概念,穿越时空成为时代和民族的东西。教师不妨将艺术作品这一特征作为文本人物鉴赏的要点,通过感受人物、建立人物与现实的联系和理解人物的普遍本性,实现对文本人物的有效鉴赏。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一部在艺术上有高度造诣的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它注重人物形象主体性格的相对稳定,善于调动丰富多彩的环境、对象和情节来打造出神入化的类型化人物和审美系统,达到了类型化人物塑造的最高峰,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但类型化人物简单整一、缺少变化、半人半神的性格特征、回避人物内心冲突亦使作品有着不可避免的缺憾。其得与失对于我们塑造时代新形象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可以按我们传统方法,但是有的时候剑走偏锋,尝试用些新方法,会更有意思,很多作品因为作品中人物名字绰号而使整部小说更为精彩。我们可以从人名入手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简单地对文本中的反面人物形象进行片面解读,我们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人情、人物情感、作者爱憎等来辩证地分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思想蜕变的过程,更真实感受人物性格扭曲的悲凉,更心酸地品味人物命运的凄楚,更科学地感知人物真实的品行。  相似文献   

8.
试论于连的欲望及其起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司汤达的《红与黑》诞生以来,人们对小说中主要人物——于连的形象众说纷纭。于连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告诉我们,应历史地,具体地,全面地评价文学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作品,评价作品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人物报道是所有新闻报道中最吸引人同时也最具有欣赏价值的一种报道。人物通讯作为人物报道的一种,更能够反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传播文化与价值。从张严平的作品里,我们感受到人物的"真"和"爱",看到她用心去感知采访者的内心,并运用朴素的文字,灵活的叙事结构和独特的叙述视角使人物的形象得到全面的呈现。本文通过对张严平作品的研读,以期能对其作品的通讯特色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教师带着学生,对作品通过整体阅读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往往有些搁浅,如何对作品人物、作品的社会效益进行更深层地认识,运用“质疑阅读”的方法是关键。 文学是人学,所以一定时代、一定环境中的人物与典型性格和心理一定得把握准确。在整体阅读中,我们通过课文形象的基本分析,对作品中某些人有所认识,知道他们各属什么类型的人物,但如若我们对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对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怎样引导学生,我一般运用“寻找语言障碍”的方法,但这时运用的“语言”是不同于韩愈《师说》中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词句问  相似文献   

11.
蔡奋琪 《甘肃教育》2009,(17):61-61
在鲁迅小说的人物画廊里,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的主要人物,使读者终身难忘,然而,读者却容易忽略那些简笔勾勒、在作品中居于次要地位的“配角”。其实,鲁迅对待配角的态度和塑造配角的手法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宝贵经验。当然,配角在作品中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对配角不重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海涅说:“在一切大作家的作品里根本无所谓配角,每一个人物在他的地位上都是主角。”  相似文献   

12.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作家展现其文学作品的魅力之所在.我们除了要关注作品对于人物客观描绘和人物所处场景的具体客观描绘外,也要对人物本身的性质作深层次的剖析,这样更有助于理解作品对人精神思想的展示,也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人物设置在整个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众人皆知晓,但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论者多注意到主人公的性格塑造对于整个情节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于作品主旨的标示作用,但实际上,这种认识还只是人物设置的冰山一角。并且,我们丝毫  相似文献   

14.
为了塑造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作文时往往要运用语言描写。我们阅读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形象的作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际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何引出人物语言呢?如果引出人物语言时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素描人物头像写生中出现了很多不成熟的作品,这是由于创作者自身只重视技法而缺乏深入思考的缘故。我们应该走进被画者的历史,把握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各异的人物面部特征,分析性格不同的人物的表情特征,把握不同年龄段的人的面部表情,重视发型、服装及配饰的描绘在头像写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雕塑艺术ABC     
芦甲川 《教育文汇》2006,(10):48-49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如城市雕塑、景观雕塑、人物雕塑、寺庙雕塑等。有的作品很逼真,很吸引人;也有的作品概念性强,不容易看懂。雕  相似文献   

17.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人物分析提出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并强调了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选取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中的人物来详细解析圆形人物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安娜与斯嘉丽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便能从中发现圆形人物所富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鲍传玉 《现代语文》2005,(1):126-126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节描写运用得恰当,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儿时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典型环境……或许已经淡忘了,但有那么一些动人的细节描写,仍以它们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被我们所牢记.一想起这些细节就能勾起我们的回忆,从而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渐渐地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扁平人物是作家"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人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揭示这类人物的显著特征,更有必要全面分析其深刻的人性,并品味作品中多样化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20.
<山峡中>通过"我"、"我们"和"他们"的叙述者位置提示,表明了鲜明的思想意识倾向性.坚持从"我"的立场述说故事,使"我"与作品中其他人物以及作品中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疏离,从而带来了阅读文本时的陌生感."我"从与作品其他人物疏离的外部立场去讲述作品其他人物的内部情事,这一叙事策略与侦探小说同构.<山峡中>的文本价值与"我"的叙述位置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