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芝是一位不断丰富自身写作内容和技巧的作家,在国内外有众多学者对其一生各方面都进行了研究。他的一生,不仅受到神秘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一些写作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在其晚期作品《驶向拜占庭》中,更是展现了象征主义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执着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坚信,存在着一个靠感官认识的可感世界,它是意见的来源;还存在着一个理智能够认识的可知世界,它是真理的源泉。传统的西方哲学家们在这一思维范式中不断追问世界的根据,由此培育出传统西方哲学崇尚真理的理性主义精神、信仰真、善、美的超越精神、张扬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文精神,以及用理性审察现实的现实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依据善的范畴,认为正义国家的三种美德是智慧、勇敢和节制,与智慧和勇敢对应的是少数的护国者和辅助者,对这些作为统治者的精英要格外保护以防其可能被私有制所腐蚀,因此要让他们享有公有制,实行共产公妻制度。而广大劳动者则被排除在公有制之外,可以拥有私有财产、家庭和货币。这样就形成了少数统治者的国家层面的公有制。马克思则依据劳动范畴,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只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世界。只有能够劳动的人才是人,只依赖别人劳动过活的人,是寄生虫,是剥削者。只有劳动者才有资格成为公有制的主体。这样被柏拉图公有制所排斥在外的、不能作为人而存在的人即广大劳动者,一跃成为了马克思公有制世界的主人。而在柏拉图公有制世界中的主人即护卫者,在马克思公有制世界中却作为剥削者而跌落到而被剥夺的位置。这两个公有制的表面框架似乎是一样的,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作为少数统治者的国家层面的公有制,一个是作为多数的被统治者的劳动者的社会层面的公有制,二者绝不可以同日而语,更不能混同起来,否则会给理论与实践造成极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与叶芝的《驶向拜占庭》这两首诗的创作虽相隔一个多世纪,但在写作技巧与思想意义上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二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性和完美永恒的追求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5.
“洞穴之喻”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最基本的文本之一,它可以有多种解释。这篇文章借助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象学家的术语并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给出一种新的解释。柏拉图的洞喻启发了我们对自身生存的存在论的思考。人们日常的存在方式就是在洞穴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像洞穴中囚犯的认识,将想象或者影像误认为现实。社会习俗、传统价值、伦理道德等都是将我们囚禁于其中的洞穴。一般人的行为都受到这些日常生活习惯性观念的支配,缺乏反思与批判。哲学的怀疑论者断定人们是洞穴中的囚犯,而科学和实际生活则证实人们经常摆脱洞穴。我们如何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三种借以走出日常生活洞穴的方式分别是失去平衡的疾病体验、不在家的焦虑感觉、先行到死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6.
7.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不朽》中精心营造了三重世界:虚幻世界、镜像世界和现实世界,从而呈现了世人对于不朽的各种追求,指明了人类的存在本质。并通过阿涅丝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世人指明了一条走向"自我存在"的道路,唤醒了人类对自身历史发展的反省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2):9-10
柏拉图通过建立理想城邦来诉说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其《理想国》是他思想的产物,他以理念论为核心,提出"善的理念"。柏拉图的教育最终是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培养"哲学王"。他将城邦分为三个等级,而所谓的正义城邦就是三个等级的公民各司其职,从而达到和谐。理想国中的教育实则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属于精英教育。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与柏拉图属于同一时代人物,其思想中体现着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其理论核心为"性善论",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本文通过比较柏拉图和孟子,从他们的生活背景、理论哲学基础为出发点,比较二者对于"善"的不同见解,从"仁、义、礼、智"对比"灵魂四德说",概述了教育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对虚假判断的存在做了大量考察,结论是虚假判断不存在。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一篇目的是讨论“知识是什么”的对话要被影响转换话题,从而使对话的参与者对怎么会存在虚假判断困惑不解?这部分内容是无关紧要的题外话,还是提出了重大的哲学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梳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胡里痕的凯瑟琳》是叶芝最重要的剧作之一,也是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一座里程碑。本文通过对该剧文本和历史语境的分析,集中阐发了在这一政治文化意象中凝聚的爱尔兰民族精神悖论:作为爱尔兰母亲,她召唤民族之子献身于爱尔兰的解放事业;作为大母神,她又不断地煽动狭隘、事仇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暴力的群众政治。正是这一民族精神悖论,培育了叶芝对爱尔兰的矛盾情感,并影响他创造性的生命轨迹和个人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11.
《河湾》记录了深入非洲过程中一段辛酸的心灵和肉体之旅,深入探究了私人流放、堕落和政治腐败。它表达了奈保尔对新独立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可行性的政治体制的怀疑。在这部小说中,奈保尔以冥想和叙述作为两条主线,借助于新领地、面具、蚂蚁、尤其是水葫芦等意象,为我们揭示出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无所归依的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拉封丹寓言》共十二卷,分为三个部分,有二百四十余则寓言故事。作者写寓言的初衷是为了给年幼的(6岁)皇太子(路易十四的儿子)讲故事,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寓言诗集的第一部分(1—6卷)就是献给他的。作者晚年时写的第三部分(第12卷)也是献给一个孩子(12岁,路易十四的孙子)。(第二部分,7—11卷,是献给路易十四的情妇,德·蒙黛丝邦夫人)。为了适应孩子的特点,拉封丹借用了许多伊索寓言和费德尔寓言中的题材,写了大量的动物寓言。构建了一个由狮子、狼、狐狸、羊、驴、狗、猫、老鼠等组成的动物世界。这些动物和人一样都有各自的性格、感情、优点和缺点。正如其序诗中所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东西方政治文化思想的开山鼻祖,柏拉图与孔子都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超现实政治的理想城邦或和谐社会。本文从起点、基础、核心及原则这四个方面对两者的和谐观进行比较,以希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河湾》记录了深入非洲过程中一段辛酸的心灵和肉体之旅,深入探究了私人流放、堕落和政治腐败。它表达了奈保尔对新独立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可行性政治体制的怀疑。在这部小说中,奈保尔以冥想和叙述作为两条主线,借助于新领地、面具、蚂蚁、尤其是水葫芦等意象,为我们揭示出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无所归依的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15.
对柏拉图的读解 ,意味着对一种思想传统的理解。从《智者篇》切入柏拉图思想是重新定位柏拉图哲学内涵的一个策略。我们的新尝试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柏拉图的存在论是其辩证法的基础 ,这反过来改变了其存在论的方向 ;第二 ,“逻各斯”学说构成了柏拉图的思想空间 ,这一方面使得“存在”问题具有语言的尺度 ,另一方面使辩证法成了“自主的”科学 ;第三 ,传统的观点柏认为拉图重巴曼尼德而轻赫拉克利特 ,而我们则认为赫拉克利特思想构成了《智者篇》的基础。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和思考西方传统。  相似文献   

16.
戏剧《骸骨之梦》叙述了男青年从子夜到黎明的思想发展过程,从而对1916年的爱尔兰复活节起义作了隐晦的回应。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迪尔米德和德沃吉拉是斯芬克斯式的人物形象。为了私人性的情感纠葛,他们受到兽性因子中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的驱使,犯下了引狼入室的非理性罪行。他们身上理性意志的萌生,让其灵魂一直得不到安宁,从而悔恨了700多年。在情感和理性的冲突当中,参与了复活节起义的男青年最终做出了绝不原谅两位卖国者的伦理选择。通过描写迪尔米德和德沃吉拉的“灵魂梦回”以及男青年的坚定选择,叶芝为爱尔兰民众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伦理警示和道德教诲的实例,推动人们去思考个人、民族、国家等更深入的政治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似乎从人类产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在远古的神话世界里,也有许多关于人类祖先向往理想世界的描述。从"蓬莱仙岛"到老子"小国寡民",再到"世外桃园",中国古代的先民一次次地描绘着自己所追寻的理想世界。从"伊甸园"到"理想国",再到"乌托邦",西方世界的古代先民也在不断地表达着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老子与柏拉图被后人称为中国与西方古代的大智者,他们也对理想世界作了探索。他们在各自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度。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现代传媒关系研究是近几年鲁迅研究领域悄然兴起的一个课题方向,近期出版的王吉鹏主编的《鲁迅与中国报刊》(中国窗口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是一部系统梳理鲁迅与中国报刊关系的著作,体现了该课题方向的新拓展、新深入。细读此书,感到特色有四: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中国作家曹禺《原野》中"云"的意象和美国作家奥尼尔《琼斯皇》中"月"的意象的解读和比较分析,探讨两部作品的内在意蕴,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位作家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上的异同,探讨在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之间精神自由的主题,激发人们追索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和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从而体现了虚幻与现实的戏中"戏"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中国作家曹禺《原野》中“云”的意象和美国作家奥尼尔《琼斯皇》中“月”的意象的解读和比较分析,探讨两部作品的内在意蕴,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位作家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上的异同,探讨在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之间精神自由的主题,激发人们追索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和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从而体现了虚幻与现实的戏中“戏”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