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缩句”是小学高年级语文“基础训练”中的一种练习形式。“缩句”的要求是六个字:“去枝叶,留主干。”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枝叶”是指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加成分,“主干”是指句子中的主语(或它的中心语)、谓语(或它的中心语)、宾语(或它的中心语)三种基本成分(其中宾语并不是每个句子都具备  相似文献   

2.
《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冀君实或见恕也”一句,一般都译成“希望你或许谅解我。”“或”训“或许”义,是一表猜测估量的副词,而此句全无猜测估量的语气,而是带有希望语气的句子。因此将句中的“或”诠释为表猜测估量的副词“或许”义是欠妥当的。笔者认为“或”字在句中是个助动词,它与“恕”  相似文献   

3.
高中英语课本中多次出现了各种插入语。插入语是英语独立成分中的一种类型,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对句中所陈述内容的态度、语气或附加说明。它在句中的位置灵活,可位于句首或句尾,通常用逗号同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插入语与句子的其他成分关系不十分密切,无语法上的明确关系。因此,它不能离开句子而单独存在。现就它的六种表现形式归纳如下。一、副词作插入语常用的副词有generally(一般地说),personally(就个人来说),briefly(简言之),obviously(显然),frankly(坦率地),surprisingly(令人惊奇的是),howe…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插入语是指捕在句子中的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通常被逗号或其它标点符号与句子的其他部分隔开,与句子的其他部分之间没有语法上的关系。其功能是对一句话作一些附加解释,说明或总结;有时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看法;有时起强调的作用:有时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还可以起转移话题或说明事由的作用或在两句之间起一定的衔接作用。它在句中的位置较为灵活,可置于句首、句中或句末。  相似文献   

5.
正状语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由于它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状语和它所修饰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容易混淆。本文对这些分类举例作了说明。一、位于句首的状语试比较下列两句:1.Silently she went away.她默默无言的走了。2.Sadly,he will not be there.令人伤心的是他将不在那里。两句中的状语silently和sadly都位于句首。第一句中的silently修饰动词wentaway,它也可移在句末,只是在语气上没有位于句首时那样强调;第二句中的sadly则是修饰整句,它就不能放在句末,也不能译为"他将伤心地不在那里",因为"伤  相似文献   

6.
语体句谈片     
语体句是专用或常用于某种语体的句子。它包括了专用句和跨体句。它们是由于色彩的不同而产生为不同的语体句。在语体句中,特定的句法成分起着重要的作用,常常是某个语体的标记和指纹。研究语体句主要是关注日常的语言生活,但是对于某些为特定目的"创造"的句子,也要给以充分的注意,它也是语体句研究的内容。一般说来,每种语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语体句,本文还举例说明了公文语体中的几种特有句式。  相似文献   

7.
英语角     
《同学》2002,(9)
决不放弃 Never say die是以《小气财神》(Christmas Carol)等著名作品而家喻户晓的查尔斯·狄更斯常使用此句,最后此句成为惯用句。鼓励身在困境的中的人,千万别give in(投降)或give up hope(放弃希望)也可用此句。它和Don’t give up或Never give up是同类用语。 We never say die.(我们决不认输)加上主语,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中动结构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它的特殊性使它从普通的句式中脱离出来,一直是国外生成语法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动结构又被称为中间结构,在英语中被称为middle construction或middles。许多学者将其定位于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特殊结构。试比较以下各句:  相似文献   

9.
中动结构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它的特殊性使它从普通的句式中脱离出来,一直是国外生成语法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动结构又被称为中间结构,在英语中被称为middle construction或middles。许多学者将其定位于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特殊结构。试比较以下各句:  相似文献   

10.
used to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短语,用于表示过去存在而今不复存在的习惯行为或状态,意为:“过去常常”。它在应用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used to只有一种形式即过去式,且可用于所有人称(包括存在句或无人称句)。例如:  相似文献   

11.
徐春花 《新高考》2015,(1):34-36
插入语是英语口语中很常见的语法现象,它是中学英语语法的重点,也是高考的考点。它通常与句中其他部分没有语法上的联系,将它删掉之后,句子结构仍然完整。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插入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由于插入语通常与句中其他成分没有语法上的关系,命题者有意在句中插入一个从句或插入语,造成主谓分离,给考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干扰。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12.
仿句题是近年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目。仿句,就是严格模仿原句,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写一句或几句话。它往往涉及语法、修辞、表  相似文献   

13.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14.
英文中的“tag question”(即附加疑问句或疑问尾句),由“助动词 人称代词”构成。它算不得一个真正的疑问句,其意思随语调不同而改变。用降调,没有疑问意味,更象一个陈述句,用升调,往往缘真正疑问句。在理解、运用疑问尾句时,不仅要注意它的语调、助动词和人称代词的使用,还要了解它的表现形式。1.“肯定 否定”或“否定 肯定”形式。这是一般表现形式。即主句是肯定句,附加问句用否定式;主句是否定句,附加问句用肯定式。主要  相似文献   

15.
赖梅 《广东教育》2011,(12):48-48
本文旨在引导考生了解状语的特点,以便在高考写作中写出准确、生动的英语句子。一、状语的位置一般说来状语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它可以处于句首、句中或句末。  相似文献   

16.
存在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式。它的典型结构方式是: 处所词语+动词+着+名词性词语例如: (1)床上躺着一个人。(2)地上堆着许多白菜。(3)天上飞着一只鸟。(4)大街上跑着两辆汽车。根据句中动词是否表示动作行为和这行为是否在持续,存在句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两类。例(1)(2)中的“躺着”和“堆着”只表示人或物存在的方式,不表示动作行为在持续,故这两个句子为静态存在句。例(3)(4)中的“飞着”和“跑着”不但表示动作行为,而且表示动作在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说的词类活用,指的是在古代汉语里实词人句以后,在实际语法结构中的临时性的运用,也就是说它可以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而灵活运用,一旦离开了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就不适用。我们不妨来看看如下两个句中的“军”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 ①为击破沛公军②沛公军霸上不难看出①句中的“军”字是名词,其意义为“军队”,在句中作宾语。而同样是“军”字在②句中却是动词,可译为“驻军”或“驻扎”,在句中作谓语。由此可见,判断一个实词是不是被“活用”,除了根据这个实词在具体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三册《庖丁解牛》中“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 ,课本注释为 :“此句为谓语省略句 ,又是宾语前置句 ,应为‘未尝 (碰 )技经肯綮’。之 ,助词 ,起提宾作用。”把此句看作是用“之”提宾的宾语前置句显然是正确的 ,但若说它亦是谓语省略句 ,笔者认为值得商榷。要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弄清“未尝”在句中的确切含义。“未尝”在古汉语中可以作为一个表示否定的凝固形式而出现 ,可解释为“不曾”或“没有过”。如同一篇课文中的“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句及《战国策·魏策》中的“臣未尝闻也”句 ,其中的“未尝”就都是这种凝固形式。…  相似文献   

19.
胡译丹 《高中生》2013,(9):34-35
独立主格结构是由名词或代词加上分词等构成的一种独立结构,用于修饰整个句子。独立主格结构中的名词或代词与其后的分词等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它的位置相当灵活,可置于句前、句末或句中,常由逗号将其与句子分开。一、独立主格结构的构成形式1.名词/代词+现在分词  相似文献   

20.
趣味阅读法     
抓“眼”法“眼”即句眼,它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全句思想的泉眼,意义的焦点。抓住它,对理解句子与文章深藏的意蕴有重要作用。如《蟋蟀的住宅》有一句“假设我们想到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