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幼儿阶段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交往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十分重要。混班作为一种打破常规的特别学习环境,为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过程提供了十分契合、自然的交往机会。幼儿园可以尝试充分利用混班这一教育契机,以绘本为依托,通过深掘绘本对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社会性教育功能,让幼儿在多样、丰富的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学会与同伴分享、互助和谦让,从而将其快乐的交往体验内化为正确的交往行为,并不断得到强化,实现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同伴交往的主要方式,这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虽然起到辅助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仅会使幼儿在交流上得到更好的学习与认识,而且会使幼儿学会礼貌诚信地待人,提高幼儿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3.
钱露 《成才之路》2011,(33):86-86
对于身处幼儿年龄阶段的小朋友们来说,各类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开展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和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和谐交往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幼儿能学会理解、关心他人;有机会表达认识他人的愿望;在争议中接受同伴的建议,最后达成一致,获得合作、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与人交往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的总和.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语言、情节和规则都含有较多的同伴交往成分,是幼儿喜爱的游戏类型.本研究运用自行设计的表演游戏在实验班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表演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同伴交往是幼儿在与同伴生活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游戏类型之一,它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的作用,在游戏中积极创设自主环境、实施科学指导、开展跨班游戏以及重视游戏评价,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为其顺利地适应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混龄走班游戏有助于创设一种无结构小组活动形式,有利于促进不同年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由结伴、协同合作与交往沟通。为探究此种无结构小组对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采取观察法与访谈法,对实施混龄走班游戏的H市B园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B园实施混龄走班游戏之后,由于幼儿在这一游戏模式下能够组成无结构小组,所以他们更偏向于选择积极的同伴交往策略,在交往方式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幼儿的游戏体验以正面和积极的体验为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之间能够形成交往默契与协同合作意识,促使交往多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班级幼儿没有形成以某些幼儿为中心的社交活动模式,相反,每个幼儿都能在同伴交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团聚子群,同时又通过群体共享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园应创设具有无结构小组特征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交往热情,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幼儿的交往水平。  相似文献   

8.
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能力.了解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特点对于幼儿健康和谐的成长及幼儿园同伴交往活动的开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48名3~4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录像观察法考察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结果发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总次数和交往总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在相同时间内,幼儿在室内与同伴的交往次数和交往时间显著多于室外;幼儿与同伴在交往性别、交往主动性、交往方式、交往性质及交往控制性上存在一定年龄和性别差异;同伴交往次数与交往时间基本能比较一致地反映同伴交往的质量,但两者有时会出现不一致,引入交往时间考察幼儿同伴交往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33):189-190
早期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建构游戏中幼儿容易出现争抢玩具和材料、破坏游戏和规则、破坏别人的作品等行为,同时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而且缺少互相帮助的意识。笔者通过对建构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指导幼儿使用协商、询问、建议、请求帮助、帮助别人等交往策略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同伴合作能力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筛选晋中市三所公、私立幼儿园的32名中、大班被忽视幼儿,通过施加表演游戏培养其同伴交往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表演游戏训练被忽视幼儿在同伴交往能力总体和各维度方面都有量的提高;(2)通过个案观察显示表演游戏训练对中、大班被忽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有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游戏始终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中幼儿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始终伴随着游戏的进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对发展幼儿语青交往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109名3~6岁幼儿为被试,用自然观察法采集幼儿同伴交往事件,提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建立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结果表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共包含26种策略,根据交往目标可归纳为主动邀请、合作、联合、攻击、应对攻击、助人、物质交换、言语协商、提供物质、拒绝等十大类。该策略系统能够有效地反映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同伴交往是幼儿在与同伴生活、游戏中建立的人际关系,其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游戏类型,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创设自主环境,实施科学指导,开展跨班游戏,重视游戏评价,从而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为其适应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幼儿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动态,搞好幼儿教育建设,对整体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对幼儿与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有益于准确把握幼儿心理发展动态,对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基于同伴交往,我们就幼儿同伴交往研究的意义,幼儿处理同伴交往关系的方式,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及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户外混龄游戏打破了传统的同龄游戏模式,让全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满足了幼儿好玩、爱游戏的特点,满足了小年龄幼儿喜欢与大孩子交往的特点,给了他们模仿学习的机会,同时大年龄幼儿的责任感与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户外混龄游戏中,老师创造了更加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满足了幼儿自主、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及游戏伙伴的需要,幼儿在交往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同伴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能力之一,不仅有助于幼儿交到知心朋友,在交流互动中还会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智,对以后的长远发展有较大益处。为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教师提出了许多方法,区域游戏法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使幼儿心情舒畅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实现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以利用区域游戏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为目的提出几条建议,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钱雪 《考试周刊》2014,(99):187-187
游戏应有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没有成人的压力,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表现最真的自己,往往这个时候最能看出幼儿的交往状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多于与成人的交往,如能正确对待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将帮助幼儿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施亚芳 《考试周刊》2010,(48):229-229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幼儿有一种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而教育实践却往往由于过于强调年龄差别而使幼儿的这种先天倾向受到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儿童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这是有悖于儿童的天性的。混龄教育就是组织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下一起游戏活动,共同来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20.
汤悦 《黑河教育》2013,(7):83-83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在自由游戏、集体生活、共同学习及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主动发展起来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交往能积累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逐步了解和熟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他们分析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通过组织活动,创造交往机会1.结合主题活动,班级墙面上布置"快乐花园"专栏,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