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纵观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他所接受的外来影响是多元的,既有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主要是法国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影响;又有俄国现实主义,还有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这多元影响在茅盾身上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以我为主”的重新组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论李劼人的文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人创作的出现与成熟依赖于中西文化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融汇。他是将法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当作有历史渊源联系的整体来认识的,他更重视经由自然主义发展而体现的真实客观的叙事风格,冷静科学的理性作风,以及历史生活的整体性观念。他的文学选择的内在机制是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作家、而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成他文学选择的客观依据。真实、客观、全景地再现历史转型期社会生活的追求是他借鉴法国文学创作经验的最根本原因。他对法国文学的借鉴,对他创作的独特性和艺术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作品是在中国文学中出现的中西影响相融合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4.
源于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在当时是与现实主义相提并论的,其实它们两者之间有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延伸与发展关系。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对自然主义有着诸多误解和偏见,有必要予以释谬,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5.
杨扬 《文教资料》2013,(36):25-26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是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在法国的发展独具特色,不但具有各国现实主义的共性,还具有明显的个性.法国的现实主义不但没有和之前的浪漫主义划清界限,而且和之后发展的自然主义纠缠不清,同时带有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但无论如何,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是世界现实主义流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实主义继续向前发展重要的奠基.  相似文献   

6.
自然主义文学在概念上一度和现实主义混同,直到恩格斯对后者做了经典性的界定。自然主义文学直接受惠于丹纳的艺术哲学,丹纳哲学又受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影响,所以实证主义哲学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哲学根源。但自然主义文学在对社会的认识和文学对社会自然的反作用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证主义哲学相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否存在 ,这是近年来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否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存在的新派理论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 ,从 19世纪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精神和人的观念变化的角度 ,粗略地推演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肯定了它作为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西方文学主流的存在 ;并针对自然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 ,简单勾画了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自然主义论战”主要集中于1922年至1923年。1922年第十三卷第2号《小说月报》上,沈雁冰发表致读者信,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文学“不宜拘泥于某种主义”的说法,鲜明地提出“中国文学若要上前,别自然主义这一期是跨不过的。”由此引起许多读者来信,发表各自对自然主义的看法。创造社的作家们也就此问题在自己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现点。这次论战,区分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异同处,认识了自然主义在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学研究会与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研究会同人针对当时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存在的向壁虚构的弊端 ,大力介绍和提倡自然主义。他们认为自然主义的“客观描写”与“实地观察”能够补救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足。他们之所以提倡自然主义 ,是因为自然主义的“求真”原则恰好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观念相契合 ,同时又顺应了“五四”时期科学主义泛化的趋势。在提倡的过程中 ,文学研究会同人清楚地认识到自然主义的缺陷———机械的物质的命定论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文学作为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过渡,既秉承现实主义的实录精神,又敏锐地感受着时代风气的变革,不甘墨守陈规,以先进科学为武器勇于进行文学实验和变革,以科学之真战胜伪善的道德。受自然主义影响的意识流小说,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之一种,从兴起时间上看与自然主义前后继起。都是时代剧变的产物,而且都受到当时先进科学成果的影响,并最终引起世界观的变革。自然主义小说与意识流小说尽管从外在形态上看差异明显,却有相似的先进性,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学思潮对各自所处的世界、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主要的批评话语。现实主义批评话语首先作为一种科学话语产生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中,它表现为从科学话语的自然主义到文学话语的现实主义,从民族国家到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过程。而一旦确立,现实主义批评话语就以一种遗忘的方式在重叙文学史中改写了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进而为获得后来的强势话语地位敞开了自身。  相似文献   

12.
活跃于20世纪的英国作家毛姆一生著述颇丰。文学界与批评界对其所属文学流派及其创作风格的划分和定性则一直有着较大争议。大多数学者将毛姆定性为自然主义作家,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更多地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试从毛姆包含了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多元化的写作风格出发,对他的个性化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复合型的文学流派进行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后期在法国出现的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中介 ,对各国文学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2 0世纪初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中体现了这种自然主义文学特征 ,但又有一定程度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比较性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长时期内自然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难以清晰界定。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者都要求形象的典型性,但典型化的方法不同;都对自然科学有所借鉴,但借鉴的程度和态度不同;都有倾向性,但存在着隐与显的差异;后者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基础,前者则更偏于描写丑恶。在很多方面,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强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想家,茅盾最早,也最鲜明地打出了文学"为人生"的大旗。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欧和俄国等外国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具体分析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等对茅盾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茅盾的文艺思想,更好的理解"为人生"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主流意识始终居其要位。作为主流意识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在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欧州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三大理论的渊源流变与整合中,构筑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自然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虽然它是法国自然主义的传承,但与法国的自然主义相比,美国的自然主义是阴郁、冷漠的杂糅。美国的自然主义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受达尔文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于美国国民精神固有的土壤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国内的文学史著作分别将毛姆列入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两个不同的阵营。毛姆的创作本质上应属于现实主义,但是又不同于19世纪的经典现实主义。他是一个有法国特色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现实主义文学类型在欧洲文学史上的产生过程,介绍了它在中国文坛的引入、演变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提出了从艺术规律本身去把握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被介绍入中国并初步实现“中国化”。其“中国化”的表现在于把显明的“实用”目标暗合于港隐的功利追求中,以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外衣裹挟对实际行动勇气和方法的渴望。因五四特殊的时代情状和已被“中国化”了的实用主义自身的特点,当时一切意识形态的建构均难免其“实用性”色彩.五四文学主潮“为人生”的启蒙文学,从整体观念的确立到具体操作方法、从自然主义至现实主义的选择都和“实用”密不可分。当然,实用主义也表现于从主流作家切入文学创作动机到对读者阅读效应的期待,乃至代表作京、流派、现实主义创作的普遍实用化──在作品中表现为整体的寓言化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