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慧琳 《湖南教育》2006,(10):33-33
一、用爱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生命科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采用正确的途径,生命的潜能就会如喷泉汹涌而来。因此,在教学中,我放下老师的架子,传授知识循循善诱,用爱心构筑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课后,我跟学生促膝谈心,跟他们做知心朋友,发现他们的一些毛病和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战胜困难,学生背后都亲切地称呼我“老师姐姐”。  相似文献   

2.
贺涛 《课外阅读》2011,(9):96-96
做一个老师容易,但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很难,而要做一个学生普遍喜欢的政治老师更难。我说的一点不夸张。我已经经历过三所学校,其间熟悉的在政治老师也不少。而他们中很受学生欢迎的寥寥无几。在和其他很多学校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更是了解到政治老师不太受学生欢迎是各个学校的普遍现象。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政治老师们普遍不够爱生敬业吗?显然不是。那么到底原因何在,作为政治老师的我们又当如何改变这一魔咒呢?  相似文献   

3.
"欲求千里马,需爱百里驹。"教师应持一种积极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相信和尊重。学生的潜能如同空气,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斥于天地,就看我们把学生放在多大的自由空间里。所谓的"学习有困难、学习落后的学生"也并非不可救药,他们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只要我们走近他们,便会读到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个住宿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的课堂应该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开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不仅有知识,更具智慧的有用之材。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实现知识的传递与智慧的生成相辅相成呢?基于对上述现象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一、蹲下身子,让学生逐渐摆脱束缚感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叫到"小姚、老刘、大雄、敏敏、凌凌……"同学们都知道,这不是老师给他们起的绰号,而是对他们的爱称。我们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就连成绩最差的"大雄同学"也自愿在放学后留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互动,克服思想障碍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很少主动跟老师交流,是担心自己的观点太平庸,害怕被老师看不起,再者动不动就往老师身边跑,会让同学们认为在跟老师套近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其实,学生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老师没有理由不喜欢一个爱思考、进步快、思想活跃、分析问题能力强的学生,他们应主动接近老师,与老师交流沟通,关键在于教师要鼓起学生主动向老师靠拢的勇气.……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互动,克服思想障碍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很少主动跟老师交流,是担心自己的观点太平庸,害怕被老师看不起,再者动不动就往老师身边跑,会让同学们认为在跟老师套近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其实,学生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老师没有理由不喜欢一个爱思考、进步快、思想活跃、分析问题能力强的学生,他们应主动接近老师,与老师交流沟通,关键在于教师要鼓起学生主动向老师靠拢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刘强是我们班的第一大问题学生,平时不爱学习,上课不听讲,爱睡觉;更有甚者,经常出入KTV或跟社会上的人交往,有时会发生打架现象,迟到旷课更是家常便饭,整体表现就是一个问题学生,所以也让很多带课老师头痛。作为新班主任,我充分地认识到对问题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对问题学生关注不够,可能就会成为管理好班级的最大障碍。可是,怎样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怎样让问题学生走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从来不向别人示弱。在学校没有人敢惹我,说我的不是,他们都知道我不好惹,就算我有什么做得不对,也没有人敢说;在家里我是小公主,我说什么爸妈就得干什么,他们如果批评我,我就会觉得他们不爱我,然后跟他们大闹一场,爸妈心疼我,就不会再说我。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到有的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育, 我为他们操碎了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是他们就是不领情,真让人伤心。”的确,这是做老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不知在伤心之余,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哪个老师不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为了让这露珠永远美丽可爱、晶莹透亮,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让课堂语言充满情感的色彩.用生命去呵护学生。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是啊,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发现,在每个班上,总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让老师非常操心的学生,虽然只占少数,但往往花费了老师许多的精力。对这样一个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2.
善讲,是我们很多老师共有的特点。文科爱讲,理科爱讲,中学爱讲,小学爱讲,据说有的幼儿园老师都有讲瘾。有一位幼儿园阿姨向一位“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家长告状:你的孩子不认真听讲。这个孩子只有三岁。很多教师离开了讲,似乎就不是上课,就不会上课。 课堂本应是学生的学堂,为什么教师总要主讲甚至独讲?有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学习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更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改来改去,教师主讲课堂的局面总没有多大改变,这是为什么?在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听课,让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节初中语文听说训练课。在我听课的同时,正好学校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他们用了一种新方式: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全程录像,而后看录像评课。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就开始了大量的听说活动,课的效果不错。让我疑惑不解的是,摄像机的镜头总是对着教师,而不管教师讲课还是不讲。尽管学生有那么多的学习活动,还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是彳丁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和考试却把思想政治变成死记硬背,使许多学生从小对思想政治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基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求而构建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生活,教给他们有生命的思想政治一下面我就以儿节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政治课为主线,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令学生们兴奋不已的事。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们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令学生们兴奋不已的事。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们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  相似文献   

16.
张孟 《山东教育》2013,(Z2):124
以前在读师范学校时,在教育学课堂上,总感觉很枯燥,老师讲得很没劲,我们听得也很乏味,自己看教材就更觉得抽象空洞,找不到兴奋点。毕业后,我当上了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跟学生们接触多了,学生的年龄从四五岁延续到十三四岁,总体能感觉到他们成长的历程,感觉到他们成长中的喜悦与苦恼、他们的天真活泼、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生命教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互动。克服思想障碍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很少主动跟老师交流,是担心自己的观点太平庸,害怕被老师看不起,再动不动就往老师身边跑,会让同学们认为在跟老师套近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其实,学生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老师没有理由不喜欢一个爱思考、进步快、思想活跃、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可以随口叫出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名字,甚至对那些差生我们也熟记在心,但却往往记不住那些成绩中等、表现中等的同学。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甚至跟他们中的某个人没说过一句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给予了成绩优异较多的关注和指导,对差生也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诫,而那些中等生就像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因为他们是让老师放心的一个群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平时也还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正因为这样。教师往往很少关注他们。而把精力放到成绩优异和表现差的学生身上,忽略了中等生对爱和关注的渴求。我曾无意间听到过一个学生这么说:我有时真的宁愿做一个调皮的差生,这样我就能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是啊,其实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目光,半句暖心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我们写老师,总是把老师写得形象高大,令人尊敬;写爸爸,总是把爸爸写得严厉而充满爱;写奶奶,都是慈祥而和蔼……难道他们就没有缺点吗?他们都是完美的人吗?作文讲究真实,要真情流露,为什么就不能写写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呢?有缺点的爸爸难道就不是好爸爸了?有缺点的老师难道就不值得尊敬了?显然不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物呢?还等什么,跟我一起学习欲扬先抑的绝招吧!  相似文献   

20.
回想过去的教学,回想过去的课堂,回想过去与学生的点点滴滴,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所谓的英语学困生他们基本上在语文、数学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这样的学生,平时连基本的作业都很难完成,更不要说让他们背课文了.所以,他们只要一见到英语老师,就会本能地想起老师苦口婆心地让他们背书的情景,顿时会感到头昏、眼花、手脚发软了.最后就演变成时常跟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候,正好被"逮个"正着,他们也只好"认命"了. 记得有一位前辈老师告诉过我:"对于这部分背诵难的学生,先要搞清楚他们背诵难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不会读而不会背的话,那么,先要想办法使他们愿意开口,也就是我们老师要抽时间,不厌其烦地教会他们读;他们会读了,就有了信心,也才会肯读,进而会背.我们千万不要在对他们学习情况不了解的前提下,就要求他们马上背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