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身体观是对女性身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女性体育是以身体为作用对象,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身体改造并进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女性体育的发生、发展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影响.由于两者都作用于身体,所以女性体育受女性身体观的直接影响.研究认为女性身体观对女性体育起着导向、规范和动力的作用.女性体育在女性身体观规定的框架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女性身体观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2.
女性身体观与女性体育互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解放角度在历史和逻辑的辨析中展开女性身体观与女性体育互动关系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女性体育与其所处社会文化中的女性身体观之间的互动关系,既具有适应、认同和融合,也具有冲突、排斥和对立关系.2)女性身体观的发展受认知水平、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主导的女性身体观呈现逐渐由生物身体观向社会身体观,进而向审美身体观过渡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女性竞技体育开始出现;女性参加体育人数从少数到多数;从参加少数体育项目到几乎所有项目,还根据女性自身的特点设置了女子项目;领导决策层中从没有女性到女性比例不断增加.3)女性体育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女性身体观对它的影响作用,而且也反映了其与女性身体观不断冲突,从而促进女性身体观朝向女性解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欣 《体育与科学》2012,33(2):67-69,66
整体上来看,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古希腊城邦中,女性是不能或不被鼓励从事身体训练活动的,然而斯巴达却是个例外。在斯巴达,女性不仅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还享有接受身体训练的自由。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在梳理斯巴达女子身体训练发展脉络的同时,指出斯巴达女子从事身体训练的原因是塑造能够生养战士的女人,塑造拥有美丽形体的女人以及塑造"狄奥尼索斯的女儿们"。  相似文献   

4.
图说养生     
《健身科学》2013,(12):66-66
中国男性健康不及女性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男性健康报告》显示,男性健康危险因素比患病要早出现10年,七成人错过健康管理黄金期,仅6%男性选择主动检查或就医。而在中老年群体中,男性比女性身体差。  相似文献   

5.
法国学者丹纳在他的作品<艺术哲学>中大谈古希腊体育,他赋予体育运动更为深刻的含义.体育与艺术的交织,就如同人类身体与灵魂的结合,体育通过艺术得以保存,艺术通过体育变得强大.解读丹纳的体育思想,让我们从艺术哲学中找到属于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高涨,女性在竞技体育中的性别认同建构引起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以福柯、布迪厄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对女性性别认同建构予以关照,深刻影响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男性话语建构下的竞技体育发展视角下,论述竞技体育中女性性别认同建构。主要分析体育运动中女性身体的展现和竞技体育中女性身体建构两个方面,并以个案研究为例论述竞技体育中女性性别认同建构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晶 《收藏》2012,(24):94-97
女性,是文学及各种艺术的血液,只不过,女性身体在两性眼中和画笔下有着不一样的风情。丰乳肥臀:女性缺席风头正劲的莫言,其代表作《丰乳肥臀》就是一部女性的史书。而当我们翻开西方美术史,翻阅浩瀚如烟的绘画作品时,莫言四字特征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从毕加索希腊风情的女郎,费尔南多·波特罗的宁静女郎,到卢西恩·弗洛伊德的丑女人,珍妮·萨维尔肥硕无力的丰满女人……丰乳肥臀,从古至今,都没有被拒绝过。  相似文献   

8.
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资料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女性参与拳击项目历程的身体博弈进行研究。认为:在社会学领域里女性的身体是兼具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身躯;社会文化所营造出的角色期许促使女性身体社会化进程中具备了性别角色差异;由于社会文化和性别角色期许女性从一开始对蕴含着男性气质特征的拳击项目具有排斥心理;但是在家庭、国家体制和教练权力场域的综合作用下女性经历了从误识到职业、由被动到主动的身体博弈过程;家庭和教练权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显性的直接力量进行干预,国家制度权力则通过隐性的文化力量进行引导;认同和反抗是女性拳击运动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身体博弈策略和躯体化表达。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女性健身过程中的身体感,抓住经典民族志在观察和访谈中忽略掉的有关运动“感官”的深层知识,从而探究女性健身的身体感与自我、社会性别文化的关系。对广州市两家健身房进行一年的田野调查并对20名女性健身者进行深度访谈,归纳出女性健身者“痛”的酸爽、“轻”的愉快、“难”的努力、“汗”的舒畅、“热”的流动和“被看”的不适六种主要的身体感。女性健身者在健身时体验到“痛”“轻”“难”“汗”“热”“被看”等多种身体感觉,不仅展现了女性运动身体感官经验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还动态地表征了其中蕴涵的性别文化、健身文化、养生文化的交互影响。因此,女性在健身运动中的“身体感”已经不再是一种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女性的健身感官经验,勾连起了社会文化、运动文化和性别文化对现代身体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对参与瑜伽和拳击2种健身项目的 20位女性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观察。在结构化身体理论的视域下,从女性健身实践者内部经验与视角出发,讨论2种运动健身场域内女性的身体运动与性别规范之间的重合、错位与冲突,揭示运动身体实践对性别化身体秩序的挑战与重塑。认为:运动实践中的身体体验可促使女性健身者从关注"客体的身体"转向关注"主体的身体",并使部分女性受访者不断反思以往的性别经验,重新定义健身活动对自我的意义,使性别二元结构在个体层面产生松动。  相似文献   

11.
空间是女性休闲体育行为的实现载体,为女性休闲体育主体实践和社会建构奠定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制度基础。社会空间视域下的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主要研究女性身体空间社会建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以探求社会空间、身体消费及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从空间的主体实践与社会建构角度探索身体、空间和休闲体育的理论关联与实践路径,诠释当代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中身体、生活与关系等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整合与再生产机制,剖析身体赋权、生活型塑与关系再造对女性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基础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女性对于自我身体的形态发展,有着明确的既定理想模式。影响女性自我身体形体美审美观的因素有许多,而男性对于女性形体审美标准是决定女性自我形体审美观最主要的因素。女性参与身体健身运动的动机是多元化的,而其主要动机是希望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  相似文献   

13.
殷剑侠 《游泳》2007,(3):45-46
一.前言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处在半边天位置的女性同胞们对美丽和健康的追求日渐升温。选择游泳来进行锻炼身体、塑造体形、增强美感的女性越来越多。每当炎热的夏季到来。很多女性朋友们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进行游泳初学。她们的年龄大部分在18至50岁之间,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因为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身体感到不适应,有的因为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开始衰退,体力跟不上,所以成年女性在初学游泳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成年女性在初学蛙泳时常见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对自身身体形象的追求是不同的。本文探讨了体育消费文化语境的内涵;回顾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身体形象的审美规训。在此基础上提出:(1)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身体是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体育消费活动是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重要路径;(2)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进行体育消费应该以"健康"作为根本目标,重新认识"健身房"和进一步解放自己的身体,走出体育消费的误区,对身体形象的价值观认识应该得到突破和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体育运动中女性身体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运动中女性身体文化以一种独特的气质存在于社会现象之中,它既不同于政治、艺术与文学境界下身体文化的复杂,也不同于消费化境界下的现实,它有着自身的特质与表达力。在女性主义的理论支撑下,女性身体文化还受到了服装与媒体的影响,所表达出的文化境界更为人们对女性体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的概念、女性身体审美演变过程的阐述,廓清各个不同时期对女性身体审美的实质:男性,通过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构建社会审美标准,控制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深刻剖析女性的身体在文化里被定义的病态文化,是以女性生命健康为代价的,呼唤女性自身觉醒和女性健身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黑龙江省部分城镇居民女性中青年群体身体自尊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阐述了城镇居民女性中青年群体不同年龄、职业特点人群及体育人口、非体育人口的身体自尊情况现状、规律和特点,并分析了不同人群产生不同调查结果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预测城镇女性中青年群体的体育活动状况及探讨身体自尊与自尊的具体內在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虚拟场域的扩大,“微社群”以及短视频创作成为观察与揭示社会文化走向的重要生发地,体育类短视频也成为通过身体表征透视社会文化的重要视角。沿着身体的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主线,分析基于体育类视觉作品的创作与点赞行为背后的身体隐喻和社会结构新面向,探讨“微社群”中的情理与人伦。认为: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嵌入,以身体为载体的体育类作品在创作与展演中包含身体图像化、符码操持、身体—身份转换等隐喻,蕴含着情感消费、模拟亲缘关系,并在身体奇观化叙事中呈现出丰富的亚文化趋向。由身体视觉景观等构成的体育类作品的点赞与评论彰显了“情感资本”和“账面资本”的积累,表征了“伞状社会结构”“圈层社会结构”“他人导向型社会心态”的逐渐形成,在“人机互构”下“微社群”产生了身体规训和社会交往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对自身身体形象的追求是不同的.本文探讨了体育消费文化语境的内涵;回顾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身体形象的审美规训.在此基础上提出:(1)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身体是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体育消费活动是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重要路径;(2)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进行体育消费应该以“健康”作为根本目标,重新认识“健身房”和进一步解放自己的身体,走出体育消费的误区,对身体形象的价值观认识应该得到突破和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参与式观察与实地访谈等形式,对新时代城镇女性的健身认知及其建构逻辑进行审视。研究认为:在健身实践过程中,城镇女性的健身认知呈现出性别秩序下“他者”形象展现的“阅己”认知,身体雕刻与情感表达的“越己”认知,以及回归身心健康诉求的“悦己”认知等阶段性特征。其中,家庭对女性主体的尊重,女性自身对“力量之美”审美认知的推崇,以及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对身心的“救赎”,共同建构城镇女性的健身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