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涎香的报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10日上午,新西兰西部斯图尔特岛奥本镇的青年巴德和妻子琳达,兴致勃勃地来到该岛南端一处人迹罕至的海滨。阳光灿烂,他们在碧海中纵情畅游。突然,前方海面上出现了一条鲸鱼。他们奋力向  相似文献   

2.
虫洞是连接时空中不同区域的细管,利用它我们可以进行时空旅行,如果有一天我们真能开发出理论中所说的虫洞,那将是受益匪浅!试想,50亿年后,太阳将耗尽燃料而死亡,太阳的末日当然意味着地球的末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双才村十二社社员邓坤典是一个回乡知识青年。七九年七月回乡不久,正赶上本镇被列为市、区蚕桑基地,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而且镇党委、政府领导号召全镇人平栽桑500株,力争三、五年人平养蚕3张。邓坤典  相似文献   

4.
1997年初,一批客人参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实验室主人克利斯·皮斯特对前来参观的客人说,“请大家注意,若是看到地上有像小虫子一样的东西爬来爬去的话,千万不要一脚踩上去。因为这些小东西并不是小昆虫,而恰恰是本人的宝贝——机器虫。” 克利斯·皮斯特十年来一直在从事微型机器人的研究。他非常兴奋地告诉参观的客人,制造微型机器人的梦想不久就将成为现实。虽然把所有微型部件装配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2013,(11):64-64
垮裤原来是犯人穿的.因为犯人不能系皮带.所以裤子都会往下掉。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嘻哈歌手开始穿垮裤.没想到从此风行全球。 但还是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垮裤.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说过“‘兄弟’该把裤子往上拉”.表示对垮裤的不认同。最近.在路易斯安那州泰瑞本镇代会上.无异议通过在镇上穿垮裤将被罚款45美元,第二次罚款110美元,第三次不但要罚款.还要义务劳动16小时。  相似文献   

6.
乐至县大佛镇党委、镇政府九八年在贯彻上级政府有关科技兴镇,科技兴牧的指示精神中,结合本镇山林荒坪、草源的自然优势发展山羊,努力为农家增收入。实践证明发展山羊,力补农业灾情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较高的可喜路子。但是,当初一部份牧民由于缺少科技饲养山羊的良法,在饲养期繁殖的幼羊  相似文献   

7.
毛焱超 《今日科苑》2011,(13):92-97
<正> 今年七十七岁的周兆鸿,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农业局退休的农艺师,德安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一批会员。退休十七年来,他从未停下为农民服务的脚步。熟悉周兆鸿的同事都说他是对事业执着的人,接受过他的技术服务的农民们说他是德安县真正的农业专家,德安县老科协的会员们说在服务"三农"方面,周兆鸿是想实招、干实事的,是个难找的典型。72岁那年,周兆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我校在完成国家课程基本需要的同时,立足本镇诚信的优良传统,以诚信教育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方面凸现学校诚信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9.
事件     
《科技创业月刊》2009,(12):74-74
首批蔬菜园艺工诞生80名农民通过“职业”鉴定 目前,在太仓市浮桥镇三市村举办的2009年江苏省农民创业培训太仓市重点班上,80名蔬菜种植能手正式通过鉴定,首批“职业”农民——蔬菜园艺工正式诞生。参加培训的菜农们喜不自禁,一位菜农高兴地说:“种了这么多年的菜,没想到国家还给我们发个证,有了这个证,我们种菜的劲头更足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农业生产助长激素的研究成功,因品种繁多,为找出适合本镇实际情况的农业生长素以及根据区农业局经作站的要求,我们五里镇农技站在今年的油菜生产上搞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也可以说农民就是农药生产厂家的上帝,所以农药生产厂家在研制和生产农药时,一定要多为农民着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从改变农民的政治身份开始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在改变农民经济地位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政治身份:由原来的人民公社社员变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变成了农民。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说:“这是(农村)最本质的变化;农村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此演化出来的。”经过近20  相似文献   

13.
严重的问题是应加快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创新创业者需要学习若干年前,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为什么?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农民缺少文化知识,且不了解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今天,我们可以说,"严重的问题是应加快发展教育创新教育,强化对创新创业后来者的教育"。为什么?因为不少创新创业者缺少必备的知识,若干年后才发现自己走了不少弯路,  相似文献   

14.
吉林的黑土地上冒出个“神州第一屯“,屯子里有三位功业赫赫的农民企业家。他们瞄着“改变家乡面貌、重塑农民形象“的目标,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往前闯,千难万险不回头,如今已经把当年的一个小小生产队,变成了吉林省产值排第五的企业集团。江苏华西村的吴仁宝说他们“代表中国农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雷慕班 《今日科苑》2013,(12):97-101
老农技员熊国栋,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孔埠人,今年66岁,现任武汉市新洲区老科协汪集分会理事。他出生在农民家庭,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热爱农村、农业、农民,与"农"有着不了之情,对棉花更是情有独钟。他从1966年起任农技员,如今,"年龄"退休了,思想却未退,可以说,他在追求农业科技进步的道路上一天也没有停步。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也可以说农民就是农药生产厂家的上帝,所以农药生产厂家在研制和生产农药时,一定要多为农民着想。  相似文献   

17.
陈括 《今日科苑》2007,(15):96-97
老石,河南省开封县的一个普通农民。提到河南的农民,在一些人眼中河南农民愚昧和笨拙。作为河南人的我,对此并不否认,但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会是这样?河南是个农业大省,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收购农副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农民穷,接受教育就相对少,怎么会不愚昧?加之传统的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与外界交流少等原因,当然农民就显得憨憨的。改革开放后,河南农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面貌在变化,特别是近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贯彻,给像老石这样的农民提供了发展空间,他们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这里我说的农民老石,就是这样一个新思维者。  相似文献   

18.
《华夏星火》2008,(4):67-67
"我们国家有9亿农民,却没有一个农民的节日,这无疑是非常遗憾的。"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对来自云南的农村夫妇杨明、肖燕对记者说。他们分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将联合倡议设立"中国农民文化节"。  相似文献   

19.
张欣 《科学中国人》2012,(19):52-53
"在跟他学习的千余农民眼中,是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科学家!"浙江日报这样评论。"一个把中国的农业科技至少提早了10年的人。"中国农科院教授李虎山说。"我也要和师傅一样,做一个不背锄头的农民。"他的学生刘洪宇说。"给我3亩土地,就可以为5万人提供食物。"他自己这样说。他就是浙江省丽水市农科院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主任徐伟忠。他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发明的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光自养)微繁技术的发展,是世界植物育苗技术的一次革命;他不是学科  相似文献   

20.
论题描述:年均收入二、三千元的农民家庭.面对每年近万元的大学费用.在就业难的压力下,你说农民的孩子应该上大学吗? 正方主观点:在现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里,对个人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在工作.也要时时学习,及时充电,所以对于广大农民子女,应该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