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各类学校都已转入了狠抓教育质量的轨道,这是值得庆幸的。然而一些学校由于对体育缺乏全面了解,从思想上把体育和智育对立起来,认为抓了体育就会妨碍智育,因而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特别是一部分重点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必须是按照新时期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科学地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应该是合格的人民教师。如何衡量“合格”,它的客观标准是什么?我们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l、在智育方面:统一的都用考试分数来度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高低是不全面的。因为  相似文献   

3.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是构成全面教育的内容,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德育是解决“红”的问题,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材,使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正确方向。智育是解决“专”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具有从事四化建设的业务本领。美育是解决“美”的问题,培养美的修养,发展审美能力,使我们培养的青少年身心更加完美。体育则是解决“健”的问题,要培养学生有一副健壮的身体,使之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为承担各种艰巨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准备好身体条件。所以红、专、健、美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理论综述和调查实际出发,分析体育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因素、审美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联系,剖析体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从而为体育摆脱增强体质单一功能提供了理论和数据上的支撑,进而使体育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培养大批又红又专、体魄健全的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就必须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人们对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逐步有了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十二大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后,这种认识就更加明确深刻了。但是对体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则往往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目前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育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它不仅是炼骨骼、肌肉、内脏等组织器官的运动,还应包括大脑的运动,这才是人体的整体运动。根据大脑运动的特殊性及规律,分析、论证了体育与智育的统一性、对立性及适度用脑的规律。强调指出,大脑是体育与智育活动的结合部,体育与智育必须协调发展才能达到促使人体的生长发育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7.
8.
试论高校体育对开展社区体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我国对开展社区体育的需要入手 ,探讨了高等院校在促进社区体育发展所具备的各种优势 ,并提出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指出了我国古代战争是体育的源头,并进一步阐述了古代战争对体育内容、手段、规模演变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体育理论化、规范化、制度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艺术教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艺术教育同体育在生理上的统一性、审美标准上的一致性以及在意志和精神方面对体育的促进作用,认为,只有艺术教育参与到体育之中,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全民意义上的身心共建。  相似文献   

11.
体育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从产生的时候起,就与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远在上古时代,原始人为了生存,每天要走或者要跑很长的距离,跳过沟坎等自然障碍,征服江河湖海等水域,去采集果实,追捕动物,猎取鱼类。天长日久,人类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投掷、游泳等各种生活技能,而这些技能同时也是体育的雏型。因此,生产劳动这一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体育产生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智力、意志、个性、情绪、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6个方面,分析了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以期通过加强体育的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析校园体育文化对终身体育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创新 ,将持续促进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 ;选择“文化”的概念 ,探究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有潜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乒乓球教学中的接旋转球教学设计为例,说明怎样运用建构主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挖掘体育知识的智力价值的步骤,为素质教育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体育活动对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体育活动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认为体育活动有助于残疾学生的身体健康及改善其不适应的心态与行为,指出在体育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组授课,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和锻炼目标,使残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人数和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特别是马加爵事件出现后,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到了令全社会忧虑的程度,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目前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提出如何利用体育教学和锻炼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与智育教学是不同“类”的教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关于行为操作的方法体系;体育教学内容的动作技术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要求;体育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体育实践;体育课的教学程式是“四环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学生体育观念淡薄的现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了解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育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体育行为方式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合力效应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进行阐述与分析,目的在于整合高校体育教学各构成要素的功能与作用,形成具有同质性的合力,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实现健康的发展。这对于规范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取向,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青年志愿者行动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1993年12月启动以来,到2000年12月为止,已经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0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其中在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比例在各界青年中最高,达到38.3%[1]。中国志愿者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中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