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先生是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有许多教学特点值得年青教师学习。本文是根据2008年12月22日朱先生在越南高级汉语班留学生的教学课堂上展示出的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的评析。  相似文献   

2.
《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4期刊发了朱跃生先生的《由果戈理烧剧本想到的》一。朱先生在中对一些教师的批评,对适应语课程改革的步伐而提出的四个方面的举措,是完全正确的,笔深受启发。但是朱先生对果戈理焚稿的肯定,笔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3.
正有教1986年初我接任北京大学教务长。我过去主要管科研,对管教学没有经验,就请教时任副校长的语言学大师朱德熙先生,问他如何抓教学,要不要抓点教学方法?朱先生给我泼了一瓢冷水:"从来没有听说过大学还要抓教学方法的。教师有学问,自然教得好,你要把教师的学问抓上去!"我仔细想了想,朱先生的话还真有道理:  相似文献   

4.
老一辈钢琴教育家为钢琴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朱工一钢琴教学论》一书展现了朱先生独特的教学体系与思想,笔者研读此书后,就朱先生的教学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名师朱正威     
储召生 《山东教育》2005,(29):61-6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朱正威先生从教50周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上说:“朱正威的名气,是朱先生从教50年来一节课、一节课地讲出来的。”还是让我们从一个中学生物教师的角度去认识这位名师吧。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我买了由张圣华主编的"大师背影书系"系列丛书,这里有朱自清、夏丏尊、陶行知、蔡元培、叶圣陶等名家的作品。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人出现之后近一个世纪了,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一批人?翻了一遍之后,我最近重新读了《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一书,朱先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的教学经验一次次引发了我的思考。朱先生认为,"五四"以前的学生,他们真正的底子是古文,这些学生在入学校之先,  相似文献   

7.
结合当代生物学教育名家朱正威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研究探讨了教师学习教学的内容范畴与具体方式。研究发现:生物学教师学习的内容范畴应达成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广博更新、生物学教学知识的深入浅出,以及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统整进阶;而教师学习教学可通过阅读与教学实际关照、互助与理念探寻结合,以及自我与科学世界链接等具体过程完成。朱先生的生物学教师教育思想启示了生物学教师学习教学的未来走向,即注重学习范畴的动态更新与核心构建,实现学习方式的外向联结与内部求索。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这三篇散文,可以称得上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教材。因此,对其文字本身的分析,已经十分精细,很难再多说什么。只能变换一个角度:由朱先生的散文成为语文经典,而联想到朱先生的散文写作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或许还有些话可说。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之于教师,犹如病理学之于医生。’我们语文教师如果不懂心理学,就难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那就是瞎子摸大象,没门儿。”这是杭州市上城区一位执教了二十余年的中年小学语文教师,在参加了由朱作仁副教授主讲的“语文教学心理学”讲习班一年后所获得的深刻体会。这样一种醒悟,来之不易呀。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将会焕发出何等巨大的物质力量。春华秋实。多年来,朱先生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为教学法与心理学的结合,为基层中小学教师普及心理学知识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已初绽蓓蕾。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无疑是一篇经典散文。文章写于1922年3月28日,最早发表于1922年4月1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当年的朱先生应是24岁。如何教学这样的经典散文,许多教师做过各种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努力,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1.
洗头,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件小事了。可是,朱先生的“洗头”却不同一般,“洗”出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教师和家长怎样有效地帮助和引导青少年走出“应试教育的高压区”?其实,在这个案例中需要讨论的是两个问题,而朱先生则恰好通过帮女儿洗头的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朱绍禹先生主编的《美日苏语文教学》(1991年)一书出版时,笔者曾对该书中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作过一些探讨,其中的某些看法曾经得到过朱先生的首肯,朱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曾感慨地说:“知我者,大兰也!”如今,朱绍禹先生主编的《语文学科研究动向》又问世了。结合朱先生其他一些著述,笔者以为,作为著名的语文学家,朱先生的学术思想可以以本文的标题即“‘大语文’思路‘全球化’意识”来概括。  相似文献   

13.
据说朱自清先生做语文老师时批改作文特别仔细。朱先生批改作文从不吝啬心血,有错必改,看到精彩的语句,则用红笔画上圈圈,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有一回,他在学生的作业上改了一个字,过后他又把学生找来说:“还是用你原来的那个字吧!我想还是原来的那个字好。”朱先生的好友俞平伯先生却不赞成多改,理由是学生只注重分数,从不看教师的修改和评语。朱先生批改作文的这段逸事触发了笔者对工作中倍感困惑的一个问题的思考:学生的作文到底如何改?作文批改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事情。两周一次的作文,多则一百多篇文章,既要找出错别字,又要批…  相似文献   

14.
冬日的早晨,我来到了朱先生的办公室。我没有看到喜爱诗歌、创作诗歌的朱先生办公室门上的月亮诗,吸引我的是从窗口挤入的一缕阳光和朱先生亲切的笑容。话题从近年来朱先生每年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幽默、风趣、质朴,完全没有“官味”的致辞开始。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张瑞芳:网上您的学生留言“院长大人每一次都把毕业欢送会TRANSFORM TO多愁善感会,弄得一些人热泪滚滚,弄得你我都如流水般稀里哗啦。但是仍然很期待下一次毕业欢送会,期待院长流水一般真切、朴素的感情。”您的真切与朴素来源于哪里?朱苏力:我当院长以后,连续三年都这…  相似文献   

15.
“听朱先生的课,是一种享受。”“听朱先生讲书,你往往听不见下课的铃声。”这是我们中文系38级同学的共感。的确,朱先生的教诲,使人如沉醉在东风中。  相似文献   

16.
朱正威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亲历和见证了生物学科的课程目标从"双基"走向"三维",对中学生物学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的颁布和修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他作为中学生物学科教科书的主编,在自己的学科教学和对各地教师的指导中始终积极推动"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中学生物学课堂实践。重温朱先生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推动新时期基于4个方面核心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落实。  相似文献   

17.
我最初知道朱先生的名字,是上小学六年级读了他的著名散文《背影》。文章朴实自然,亲切感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直接接触朱先生,是在1946年暑假,我由北京大学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朱先生是中文系的系主任。  相似文献   

18.
我在语文教学中力图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现以朱自清的《绿》为例,谈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朱先生的散文既有清新秀丽的自然美,又有浓郁的人性人情美,还有含蓄隽永的艺术美,《绿》就是这几种美的和谐统一。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领悟这几种美,教师就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由浅入深地感受和潜入作品中美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唯一一个有完整生活原型的人物。朱先生的生活原型是清末举人牛兆濂,也是程朱理学关中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不仅学识渊博,且有铮铮铁骨。但是,《白鹿原》书中的朱先生作为艺术形象超越了生活真人牛才子,朱先生从精神和心理上已经摆脱了生活原型的束缚,不但包涵着作者的人生经验和艺术体验,而且已经成为具有自己独特生命和个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要尽量掌握好语文知识,把民族语文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能读会写,使他们通过读写认识并热爱我们的民族语文,准确使用民族语文,使汉文化的民族传统不至于中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改进教学,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做研究,随时把研究的结果写出来进行交流,经受检验,并运用到教学中去"。所有这些,都表现了朱先生潜心学问、教书育人的真挚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