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宗六 《湖北教育》2004,(19):22-22
我与朱伯石教授相识于1952年秋。他在中原大学结业后,分配来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任教。他早就是知名的高中语文教师。我把他当成自己的学长和老师。但在称呼上,我们很随便。他叫我老肖(他比我年长六岁),我喊他老朱。这种称呼一直到我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望他。  相似文献   

2.
回忆贾植芳     
贾植芳先生人非常好。我跟他认识比较迟,1952年才认识。52年院系调整,他从震旦大学调到复旦大学。我记得有一次他到师大来开会,见过一次面。在一个小饭店里吃饭,不止我们两个,还有  相似文献   

3.
周祖谟先生,字燕孙,数十年来我们已习惯称呼他为周先生。北大中文系有个传统习惯,学生称呼年轻的教师为老师,而对年长的教授则尊称为先生。我认识周先生始于1954年秋,那时我刚随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到北大中文系,我们同在新组成的汉语教研室。周先生是教“现代汉语”的教授,而我是教研室唯一的一名助教,协助王力先  相似文献   

4.
高子阳,长我两岁,同属徐州人。我们从相识到相知,直至成为好友,已有七八个年头了。每次见到他,我总称他为大哥。大哥一词,是徐州人对年长自己最亲密朋友的称呼。每当我喊他一声大哥时,感到的不仅是志同道合的快乐,更多的是蕴含了我对他深深的感激之情。初识高子阳,是在2002年徐州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一届教  相似文献   

5.
<正>肖先生是我刚升入高一时的班主任,陪伴了我们一年。我之所以不称呼他为肖老师,是因为我觉得"肖先生"这个称呼更加适合他。在我们的心目中,"先生"一词更能体现他温文儒雅的气质。第一次见到肖先生的时候,他穿一身深色的西服,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背着一个深色公文包,给人感觉非常的整洁得体。他说话的时候斯斯文文、态度温和,而且举止从容,简直就是教师礼仪的模范。  相似文献   

6.
我经常觉得“继母”或者“继父”是人们加在那些进入一个已经有孩子的男人或者女人的家庭里的女人或者男人身上的身份标签。我们这样称呼他们,是因为我们想用一个称呼去区别他们。毋庸置疑,这个称呼侧重在“继”字上,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在这些人身上经常感受不到“父”或者“母”的真正含义。至少我过去对成为我丈夫的四个孩子的“继母”的感觉就是这样。我和我丈夫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六年,我看着他的孩子们从幼童长成为青少年。虽然他们主要是跟亲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多。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全都学会了适应,学会了…  相似文献   

7.
我们敬爱的好领导、好师长陶军同志逝世已经十一年了,但他的声音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耳边和眼前,他的言传身教的情景,还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 记得1952—1956年在华师中文系学习期间,我和同学们最爱听陶教务长作时事报告。每次听他的报告,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而且还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当然,她并非真是我的姨妈,并且出于对她的恐惧,我从没当面这样称呼过她。我只是在提及她时才用"我的芬妮姨妈"作指代,因为这个称呼总惹得我父亲咯咯笑,还使得我母亲板起脸来直瞪着我和父亲——瞪着我是因为我对长辈不尊重,瞪着父亲是因为他纵容我使坏。两种反应都让我乐在其中,所以我总是伺机尽可能地将那个称呼用到我们平常的对话中。  相似文献   

9.
我和我的同事习惯称呼我们前卫报的老社长邢景文将军为长者,不仅因为老社长慈眉善目,更因为他有长者的风范、长者的仁慈和长者的胸怀。2009年初秋的一天上午,我走进济南军区第一干休所,看望我们的老社长。  相似文献   

10.
1949年,我分工采访青年团、青年和学生工作,常去团中央.去团中央的次数多了,和廖承志同志也熟悉了,大家都称他为"廖公",我也这样称呼他.他生性诙谐,出言幽默,只要他一到场,会议便开得生动活泼,我们都喜欢听他讲话.  相似文献   

11.
我们屯子有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姓杨,排行老三,大家都管他叫杨三瞎子。可是,我爷爷从来都称呼他杨三爷。  相似文献   

12.
嘿,老乔     
老乔是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戴着一副眼镜,印象中,他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都穿着西装。老乔这个名字可有来头啦!话说老乔某堂课看吾等昏昏欲睡,顿时起教育之意,由几何学说到当今社会,言当今社会需要知识,不知起了什么兴又说到了"三国",说到了诸葛亮,思维之跳跃让我们大呼"非人类",接着又说到了大乔、小乔、周瑜什么的。这下好了,我班的那个调皮分子把"老乔"扣到了他头上,因为他姓乔,要说他与大乔小乔有点亲缘什么的也不是没有可能。老乔虽然已快到不惑之年,但保养甚好,皮肤光滑,头发每天都竖着,很是精神。老乔并不反感我们这样称呼他,但班主任有意见,说我们这样不成体统。老乔却  相似文献   

13.
步遥 《课外阅读》2008,(5):36-38
我的"禽兽"教师就是程小刚,这个外号可不是我们给他起的,而是他经常自己这么称呼自己,所以我们才慢慢也这样叫他了。至于他为什么最钟爱这个名称,谁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2月26日上午,来到位于海淀区知春路太月园小区吴怀祺先生的家,在他温馨的书房中,谈起了他求学与治学的经历。■:吴老师,我们从您读书生活开始谈吧!●:好!回忆起过去的读书生活是很有意思的。我是安徽庐江县人。1952-1957年,在安徽滁州中学读书,从初中到高中。1957年,我考入了安徽师范学院历史学系(今称安徽师范大学,在芜湖)。1961年我毕业时,就改称合肥师范学院了。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德县的广德中学工作。■:您在安徽广德搞基础教育十几年,这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我认真地阅读了李镇匹老师的一些著作,也在网上登陆了他的博客。他的一个教育艺术理念就是:尤为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对学生的称呼。最令我难忘的是,李老师称呼学生时的高超“艺术”。 李老师在与学生的书信交流巾,开始的称呼都是亲切地称呼学生的名字,如:在给雷雨龙同学的一封信巾他对雷雨龙同学的称呼是雨龙同学;落款总是你的朋友:李镇西。  相似文献   

16.
1950年9月,我到浙江大学做苏步青教授的研究生.1952年暑期院系调整,我随苏先生到复旦大学.53年来,苏先生的指导和教育,使我终身受益.苏先生的逝世,使我十分悲痛,也十分怀念.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始终忠诚于教育和科研,经受过许多困难挫折,历尽艰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2005年9月 ̄12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进修,其间有幸师从Christer Pearson,我们都称呼他为Chris。Chris认为,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8.
爱在细微处     
刚开学的时候,年轻漂亮的班主任向我们介绍各科任老师。介绍到英语老师的时候,只见一位个子不太高,有着黝黑皮肤和宽阔额头的"老爷爷"箭步走上了讲台。他身板挺立,步伐矫健。一开口,洪亮的声音立刻充满了整个教室:"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英语老师RichardSong!我今年57岁了,教完你们这届学生我就退休了,你们一定要跟我好好学啊!"因为他的"老当益壮",我们都亲呢地称呼他"宋爷爷"。  相似文献   

19.
继父 朋友     
没有虚情和矫饰,全然生活琐事回忆。一个异邦女孩和其继父之间逐渐建立感情的故事……九年前,里奥过世后,邻人及朋友们都这样对我说:“我们可从不知道他是你的继父。”是的,我可从不曾如此称呼他。最初,他并不在我生命中扮演什么特别角色,可后来他成了我的朋友。与此同时,我已视他一如生父。在我11岁的时候,里奥跟我母亲成了亲。两年后,我们迁到城郊的一幢房子里。起初,我们的前院只是一片泥地,上面有几丛杂草。但里奥却认为大有文章可作。“你母亲想要鲜花,她可以在这里种,这边阳光充足得很呢。”他说,“我们还可以在那边种…  相似文献   

20.
心之全力     
谭嘉 《中学生百科》2014,(Z3):29-30
第一天去高中报到的时候,所有人的名字都按班级写在校门口的公告栏上。好不容易在人堆里找到自己的名字后,一回头,差点撞到站在我背后的人。他看着我,笑了笑。让开身子让我走出去。他比我高半个头,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发着光的人。点名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名字在刚才的公告栏上,写在我下面。整个高一,我们几乎没怎么说过话,明明喜欢却害怕接触。到了高二,我终于决定走出第一步——下课的时候在车棚和他碰到后一起骑车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