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时期”徐州”有多种涵义,不仅为古九州之一,而且指示具体地点还有齐薛县和东平舒.从对(史记)中“徐州”三种涵义的阐释,说明在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州”所指地域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释“感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中,“冒”单用有“冲犯”义,又可与“感”义同,具有“遭受”义。“感”、“冒”可连用并与“风寒”、“暑气”等词语搭配,还可以省略宾语而凝结为复合词。这就从词汇史的角度究明了“感冒”一词的来源。《辞源》修订本失收,宜补,某些注释有误,当正。  相似文献   

3.
释“体性”     
《文心雕龙·体性》之“体”意为作品的体相,“性”意为作家之气。“性”与“体”分别都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独特性与类别性的统一、可分性与整合性的统一。刘勰的“体性”说在人格美学、人格心理学、创作论上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释“瓜子”     
“瓜子”一词,是甘肃、陕西、四川等地常用的方言俗语,其义与通语称白痴为“傻瓜”或“傻子”相同.前人所作的笔记杂著,偶也记述“瓜子”一词,而于词源则语焉不详.如清代黎土宏《仁恕堂笔记》中说.“甘州人谓不慧之子曰瓜子,殊不解所谓.后读唐书:贺知章有子,请名于上.上笑曰:可名之曰孚.知章久乃悟上谑之,以不慧,故破孚字为瓜子也.则知瓜子之呼,自唐以前已有之.”但现在通行的辞书转引记述此词甚为纷乱,或作“瓜子”,或作“爪子”,或“瓜子”、“爪子”并存而不辨其误,所以本文首先辨正各书引述讹误,然后考释其词源本义.  相似文献   

5.
释“啸”     
"啸"是我国古人的一种独特的表情达意方式,在《诗经》和早期的记载中啸者多女性,并与古代的迷信和道教关系密切,于魏晋为盛,是魏晋风度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释“东西”     
俗称物品为“东西”(“西”读轻声),当与方位南北东西的“东西”有关(“西”不轻读).新《辞源》即由此推想而释义为:“物产于四方,约言之日‘东西’,犹记四季而约言‘春秋’.”乍思之似乎近理,细思却很可疑,因为古人确实习以“春秋”指代四季,指代一年;然而却不习惯于以“东西”概括四方,概括四方的常常总是“南北”.,不惯用“东西”概括四方,正如不惯用“冬夏”概括四季——然则这里总该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在其中吧!就以“春秋”可概括四季来看,这是因为“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王力主编  相似文献   

7.
释“趣”     
趣,许慎《说文》曰:“疾也,从走,取声。”由此可知其本义为快跑。 分析字形我们可以看到,小篆走字上部为“夭”,象人曲身之形,下部为止,即脚趾。“走”字会意,意为人曲身而走。《尔雅·释名》:“徐行日步,疾行日趋,疾趋日走。”慢走为步,今尚有散步之说。趋为小跑,比小跑更快便是走,走为快跑,弃甲而走是其例。 “取”为“娶”之古字。左边为耳,右边为手,古人打杖论功以耳朵数目为凭,你消灭多少敌人就看你割得多少耳朵。那么,要夺取别人耳朵(击毙别人)当以死相拼,拼即抢,  相似文献   

8.
朱立虎 《阅读》2011,(1):26-27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词典公公把“流连”、“留恋”兄弟俩叫到身边.对他们说:“庐山旅游风景区的小朋友们想请你们去做客……”话音未落,哥儿俩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相似文献   

9.
“来”辨     
古汉语“来”字,谢质彬先生《释“来”》以为语气词.读而思之,似有可疑者,于读古书不可不察,因举数事,姑妄言之.其一,谢文谓“‘来’字作语气词用,古书中常见”,此说不实.“来”为实词常见,古今通例.或解作虚词,而谢文悉以“语气词”者,所举例证由来迭相沿引,仅见于《庄子》《孟子》二三书,仅上四五例.至谢文为之补证《国语》、《国策》、《庄子》各一例,亦不过七八例.然检索先秦古书,“来”宇用例甚丰,现就几种主要典籍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对“尚左”、“尚右”的解释,历来说法纷纭.中学教材中,《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句中“虚左”的解释是;“左,左边的位子,是上位.”而《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句中“闾n左”的解释是:“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是用来指贫苦人民”《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句中“右”的解释是:“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汉魏以后称世家大族为“右姓”,古时称重要职位为“右职”、称有声望的大族为“右族”.“右望”、也是以右为尊.看来,对“左”、“右”孰为上,解释确乎不一.那么,“尚左”“尚右”究竟如何分辨呢?.  相似文献   

12.
王宝琪 《阅读》2013,(9):19-19
徐悲鸿擅长画马,对马情有独钟,还特别敬重和他一样爱马的人。  相似文献   

13.
多音字的存在是汉字充满魅力的一个原因,多音字的音义大多是紧密结合的。“蛇”字作为一个多音字,在《广韵》中有“託何切”“食遮切”“弋支切”三个不同的音。“蛇”读音为“託何切”,与“它”关系密切,但这个读音已经消失。“蛇”读音为“食遮切”和“弋支切”时,两个音所承担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蛇”字的书写形态丰富多彩,故也对出现在不同古籍中的异体字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恓惶”一词只能训释为“悲伤”、“可怜”,而绝无“恐惧”、“惊慌”之意,《辞源》、《辞海》等辞书析字为训,将该词训释为“悲伤恐惧”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以"华山"代替"花山"不是由"读音的错误"造成的,"读音的错误",应是"以华山代替花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将“百姓”释作“百官”并非确解.“百姓”作为社会学术语,它的词义由专指贵族特权阶级变为群众的泛称,正是当时社会形态变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乐府诗《陌上桑》“为人洁白析,鬑鬑颇有须”句,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释为:“此二句言夫婿白面微须,外貌俊伟”.这似乎已属定论.但我认为,这种解释是失之偏颇的.因为照那样理解,罗敷极言赞美的夫婿,只不过是个才貌出众地位显赫的人.这既不符合罗敷的性格特点,又悖于古代女性择偶以“德、才、貌”为准,尤其重视“德”的习俗,也有碍于作品对“五马太守”评击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软X新词语有着迅猛的发展趋势。本文从软X新词语的特点、X的性质特征、软字的词缀化倾向、软X新词语盛行的原因探析等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同时揭示其产生与发展的人文背景。  相似文献   

20.
《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字精言赅,学界对其断句、注释现无统一认识。经详细考察《论语》章节与其他传世典籍,证明“子不语怪力乱神”已有断句、注释确有不妥之处。从孔子的鬼神观以及崇礼、尊礼的角度入手,将解释“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重点放在“神”与孔子思想核心内容“礼”的关系上,结合典籍中有关孔子言行的相关记载,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予断句,释为孔子不与人论难非礼鬼神之事,希望能打开经典诠释的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