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蕴涵是贯穿整个现代逻辑发展的一个基本概念。实质蕴涵的提出引起学术界极大争议,“蕴涵怪论”一直是争论焦点之一。由于对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理解和阐释,逻辑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蕴涵概念,并构建了相应的现代逻辑系统。笔者试图从逻辑史的角度去区分、澄清和阐明不同意义的蕴涵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作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蕴涵”     
"蕴涵"是词的上下一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leech《语义学》中"蕴涵"的观点,本文探讨了"蕴涵"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了双向"蕴涵"、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语义"蕴涵"视角下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析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逻辑语义学为视角,通过与语义预设、释义和实质蕴涵等的比较辨析,可重新厘清语义蕴涵的概念并概括它的基本特征,即:整体单向推出性、不可取消性、单一地转化为语用预设性、非保“真”性、传递性和显豁性。语义蕴涵理论脱胎于实质蕴涵理论,本质上是对实质蕴涵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杜诗"高、大、深"艺术境界由语义蕴涵造成,其构建语义蕴涵方式有:利用词语多义性,形成"复义";取配对词语之一,构成相关联想;中断语流,形成语义蕴涵;锤炼语句结构,或使某些词语不定位,或使词语组合超常化;描写反常事象,透露言外之意;运用辞格,蕴涵语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定义、适切条件、与释义及上下义关系之异同三方面阐述语义蕴涵,最后对其进行再分类。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格蕴涵代数的模糊同余关系的定义并研究了其性质,得到了所有模糊滤子集合FF(L)同构于模糊同余关系集合FC(L).  相似文献   

7.
实质蕴涵与自然语言中的相关蕴涵命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实质蕴涵是现代逻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是用实质蕴涵理论来分析和说明自然语言中的假言命题却出现了许多解释不通的问题。这种状况有悖于逻辑规范和引导人们进行正确思维及表达的宗旨。传统逻辑和模态逻辑在分析自然语言假言命题方面都存在缺陷。提出“相关蕴涵,,概念主要是为了对自然语言假言命题进行符合自然语言实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引鉴逻辑的蕴涵理论对汉语的语句语义进行探讨分析。语义蕴涵主要是解释蕴涵,解释蕴涵完全抛开表层形式,只凭对语句语义的理解而进行。运用解释蕴涵可以作语义鉴别和语义比较。语义鉴别是对单个语句的语义性质进行认定,可将语句区分为单义句、歧义句、重复句、矛盾句等;语义比较是对多个语句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认定,可将语义关系区分为同义关系、矛盾关系、对立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实质蕴涵并不违反直观。当P假时,无论P真或假,P~P都为真,这只不过是P假的强调说法;当q真时,无论p真或假,p→q都为真,这只不过是q真的强调说法;实质蕴涵分为退化的和未退化的两类,前者不能无矛盾地成为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推理的前提,因而不能在推理过程中实际起作用;后者可以重新定义为p←→p∧q,即后件含蓄地包含在前件中;实质蕴涵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操作方便性。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格蕴涵代数与正则Fuzzy蕴涵代数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正则Fuzzy蕴涵代数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则构成格蕴涵代数.  相似文献   

11.
蕴涵怪论是指在二值逻辑的蕴涵理论中,对蕴涵关系真的所有可能情况作某种解释而产生的怪异现象。蕴涵怪论的产生并非来自蕴涵关系本身。当人们把实质蕴涵的真用某一语句进行解释,或者由重言蕴涵式的必然性得到某种可能性,或者将某种实际的推论看作蕴涵关系时,怪论就可能会产生。蕴涵怪论的存在是实实在在的,试图消除蕴涵怪论的努力促进了蕴涵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格蕴涵代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拟格蕴涵代数的基本性质.由此得到:拟格蕴涵代数X为格蕴涵代数当且仅当≤L与≤r一致等若干充要条件,这里.X=(X.V.A.′.→.0,1)为拟格蕴涵代数1≤L为格(X,V,A)上的自然偏序关系.≤r为由蕴涵算子→诱导的偏序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唐代诗人笔下,许多物象不仅表现出了高于现实的美,而且也象征了一种人格精神,其咏物诗中比较明显地体现出诗人的人格精神的是竹、松、梅、菊、石等物象,诗人们使这些渊源已久的物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际总是在意图的表达—领会—再表达—再领会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轮回中进行的。交际的价值也正是在言者(作者)/听者(读者)角色不但更替的这一周而复始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得以磋商而最终实现的。在语言交际中蕴涵和预设是话语理解的两种主要推理。作为语义关系,研究它们旨在区别二者之间的异同。作为语用现象,重在区别预设和声言(即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异同。从语言交际的行为来看,句子具有蕴涵,言者具有预设。二者都是未被言者通过话语直接表达的但又在交际过程中得以传递的已知信息。作为语义关系的蕴涵一旦进入语境或与言者相关,便会进入语用范畴,传达一定的语用意义。而作为语义关系的预设,总是把自己和句子的命题联系在一起;作为前提的语用预设总是把自己和言者联系在一起。鉴别蕴涵和预设的方法主要是否定测试法和嵌入测试法。  相似文献   

15.
转折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折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具有对立性,具体表现为:1.蕴涵性对立,这种对立是最基本,最广泛的;2.程度或作用对立;3.性质或特征对立;4.条件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实际中又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蕴涵刍议     
实质蕴涵与否定、合取、析取、等值等其他逻辑联结词一样, 其实质是对自然语言中复句的关联词所进行的合理的逻辑抽象, 所谓的&;#1048577; 实质蕴涵怪论&;#1048577;其实并不怪, 它是人们要求实质蕴涵反映条件联系中除真假联系之外的内容、意义方面的联系, 从而作了错误的解读所造成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条件语句, 在反事实条件句与实质蕴涵的关系问题上, 在反事实条件句与一般性条件句的区分上,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充分条件关系跟刻划真值函数关系的实质蕴涵关系之间是风马牛关系.因此,用数理逻辑"改造"或"取代"传统形式逻辑是一种常识性错误.  相似文献   

18.
蕴涵与一致性原则是逻辑系统不可或缺的,蕴涵是逻辑系统的表述方式,而一致性是逻辑系统成立的基本条件,蕴涵与一致性存在密切联系.无论是罗素实质蕴涵,还是刘易斯的严格蕴涵,都出现了相类似的"蕴涵悖论",其原因是违反语言常识的直观、违反了一致性原则的缘故.所以,正确有效地推理离不开对蕴涵和一致性原则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证明了正则的Heyting-代数如果满足x→y=x'∨y,则可构成格蕴涵代数并且是格H蕴涵代数,条件是充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实质蕴涵刻画推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实质蕴涵刻画推理 ,尽管它不具有内容相关性和独立性 ,造成了反直观的“怪论” ,但它概括了“如果 ,那么”这类联结词各种用法中的共性 ,在日常用法中有其经验根据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相对逻辑学家已提出的各种刻画推理的蕴涵理论 ,用实质蕴涵刻画推理是比较好的推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