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朗读,因为坚持不懈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朗读也可以锻炼学习者的阅读,思维和听说能力,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产生有效地促进作用。所以本文针对学生忽视英语朗读的现象,阐述了英语朗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训练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认知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对48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听力测试和朗读录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朗读能力与听力水平相关度均比较高,朗读可以促进学习者听力水平的发展,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3.
石燕萍 《考试周刊》2012,(66):82-83
朗读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之一。即使是学习母语,我们也离不开朗读。学习英语同样需要朗读。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使用英语,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而因缺少语言环境,除了多听外,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朗读。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口语,培养语感,熟悉英语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英语学习者的基本功和利器,然而在当前的英语学习中朗读却被广大学习者所忽视。本文以音、形、义图式为切入点,探讨朗读在听、说、读、写等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唤起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对英语朗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英语发音和听力分别是语言使用中的输入和输出部分。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英语的发音和听力能力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认为,不标准的英语发音和不符合操本族语者的说话或朗读方式会对英语学习者的听力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而通过训练英语学习者掌握标准的英语单词发音和句子朗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朗读与英语口语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亚 《考试周刊》2008,(50):110-113
本文通过访谈、问卷和实验,调查了部分师生对朗读的看法,并研究了朗读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朗读对学习者口语的语音、语调、流利性、准确性都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永峰 《考试周刊》2011,(2):150-151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朗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朗读学习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在英语学习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朗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从事中学英语教学二十多年,始终坚持朗读教学,因为根据很多成功的英语学习者的反馈,大声地激情朗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就从激情朗读的好处和英语教师怎样开展朗读教学这两个方面来谈一些看法及做法。一、激情朗读的好处1.有助于锻炼英语口语能力。激情朗读可以提高语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节奏感。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初一年级应注重读音标准,能区分重读和弱读以及升降调。到初二要快速朗读,同时注意朗读节奏、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背景 Madsen(1982:153)指出,朗读可以测试学习者的语音语调、对英语发音规则的掌握、流利性和语法能力。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实验对朗读测试对二语习得中词汇习得的反拨作用做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1、对写作的提高。朗读这一举动能够让生理活动不断的趋向于心理活动,也就是内化的产生。英语学习中的朗读可以将英语教学当中的内化体现出来,进行一定数量的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和词汇,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想象力以及语言感知能力,可以对口语与听力的完善性不断促进,从而将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提升。2、对记忆的提升。朗读作为动词,相当于运动型的记忆模式,在进行大声的朗读过程中,会活动口腔中的肌肉,由惯性的方式构成长期的记忆模式,用这样的方式所体现出的学习效果能够维持几年,甚至能够永久记忆。进行朗读的阶段,主要就是对学习者动觉、听觉、视觉的有效调动,能够将效果完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英语教学中朗读被忽视这一现象,本文探讨了朗读与其它语言学习技能的关系,阐述了朗读中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定位偏颇、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朗读指导方法机械等,使得朗读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渐行渐远。教师要想让朗朗书声重新回归到语文教学的行列,必须从改变观念、放远眼光、精选教材、优化形式、激发兴趣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强化朗读指导,让学生透过朗读感悟文章的内蕴,在朗朗书声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相似文献   

13.
朗读学是关于朗读的专门学说,在阅读学、语文教学论的视野下研究朗读非常重要。从语言角度看,朗读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语音的外显、语音的"复活",因此对语音性质的研究,是朗读理论与朗读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语音的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其内涵不仅在于字符词语语音形式的表"义",更在于其表"意",更在于有声语流的语音形式如何"传情达意",对朗读起决定作用。朗读者遵循朗读的科学规律与艺术规律,可以更好地实现语言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朗读和阅读是"读"的两个内容,朗读教学搞好了,又会促进阅读理解,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读"的技能训练全面落实好。本文就影响我们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谈谈朗读的几个基本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只有发出声,才能掌握书面语符号,才能加速书面语的内化,才能“复活”书面语的生气,熟读成诵,能积淀书面语的语感,提高对语文的敏感性,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想象力、概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它与朗读的区别在于指向、适用、要求、结果、对象等方面。诵读是一种出声响亮而稍有节奏感、重在熟读、意在积累内化的读书法。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朗读在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之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努力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对朗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专业将朗读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朗读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朗读课程包括朗读的认识、朗读的训练和朗读的运用三部分,朗读课程设置应以科学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为基本原则。训练、讲解、观摩是语文教育专业朗读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Glossary and reading aloud test items are commonly allowed in many states' accommodation polici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ELL) students for large-scale mathematics assessments.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is available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these accommodations on ELL students' performance. Further, no research exists that examines how students use the accommodations. Using a randomized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hink-aloud procedure,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the two accommodations.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glossary, mixed effects of read aloud, and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students' prior content knowledge and accommodations, which suggests the accommodation was effective for students with content knowledge. Think-aloud data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were not familiar with, and did not actively utilize the glossary.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accommod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石富祥 《成才之路》2021,(13):134-135
英语学习中,学生通过朗读这种方式,能够建立语感,纠正读音,激发学习兴趣,为正确使用英语奠定基础。朗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口语水平、理解能力及综合素养。文章从创设朗读环境、培养朗读技巧、构建高质量的朗读课堂、创设多样化的朗读活动、采用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几个方面,对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When read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may use different methods.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reading conditions on comprehension. Reading aloud involved reading the text aloud for an audience. Silent reading required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silently. Follower reading involved listening to another student read the text aloud while having the text available for individual reading. Thirty-six fif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read texts under the three conditions and then took comprehension tests. The students performed equally well under reading aloud and silent reading. Follower reading resulted in worse comprehension.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follower readers focused on their individual reading, making an effort not to listen to the student reading out loud, which consumed cognitive resources. Since reading aloud in the classroom involves not only one loud reader but also a lot of follower readers, silent reading might be the smartest cho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