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多次读《登幽州台歌》,每次都牵动我的感情,使我一次再次地联想到陈子昂那卓立千古的高大形象和他那些独树一帜、广启后世的诗篇.《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在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从武攸宜讨伐契丹时写下的.武攸宜靠与武则天同姓当上统帅,因不懂军事屡遭惨败.陈子昂进言不纳,又请分兵万人为前锋,以遏敌势.武不但不听,反而给予降职处分.陈子昂的爱国激情遭到如此打击,此时登上幽州台而有此诗.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记述了当时情况说:“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即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氏别传》).  相似文献   

2.
读唐诗小札     
陈子昂中进士年小辨《唐才子传》卷一“陈子昂”条云:“开耀二年(公元六八二)许且榜进士。”《新唐书》本传载:“文明初(公元六八四年)进士,时高宗崩,将迁梓宫长安……”唐赵儋《大唐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梓州刺史鲜于公为故右拾遗陈公建旌德之碑》亦云:“文明元年进士,射策高第,其年高宗崩于洛阳宫,灵驾将西归于乾陵。”《新唐书》说当本于此。子昂挚友卢藏用《陈氏别传》云,子昂“以进士,对策高第,属唐高宗大帝崩于洛阳,灵驾将西归,子昂乃献书阙下。”徐松《登科记考》卷二云:“考碑言射策高第在高宗崩之前,当以《才子传》为是。”从仁按:高宗崩于弘道元年(六八三),如若子昂对策高第于高宗驾崩之前,则“文明元年进士”误。然细玩《别传》、《赵碑》、《新书》词意,子昂高第并上书阙下,当在高宗“灵驾将西归”之时,而“高宗驾崩”,乃插入追叙之词。《通鉴》卷二百三曰:文明元年“五月,丙申,高宗灵驾西还”,可知子昂高第、上书于文明元年五月前夕,非于弘道元年前。《别传》言子昂“以进士,对策,高第”,乃为唐代进士科考试的三个过程。唐代习俗,各地所进之士曰“进士”,中进士后,称“前  相似文献   

3.
陈子昂,四川射洪人,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者,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是对于陈子昂的生卒之年,至今尚有争议,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的辨析,以就正于专家与读者。 关于陈子昂的生卒之年,异说颇多,分歧较大。梁庭灿定陈子昂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六五六年),卒于圣历初,年四十余。郑振铎、赵景深等定陈子昂生于高宗显庆元年,卒子武后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年四十三。以上两说,大体近之,只是年龄的说法稍有差异,一较具体,一较笼统罢了。姜亮夫定陈子昂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卒于武后证圣元年(公元六九五年),年四十。但又云:或作生六六一,年四十二。  相似文献   

4.
唐初诗人陈子昂,字伯玉,是奋力开拓唐诗发展道路的杰出先驱,他的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陈子昂的一生刚正不阿,追求贤明政治,所作的《感遇》诗,指斥时弊,风格清峻,赢得后世的称颂。然而,陈子昂仅活了42岁,便死于非命,人们不禁要问,他到底死于何因? 据陈子昂生前好友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及《新唐书》、《旧唐书》记载,陈子昂是被贪婪残暴的射洪县令段简迫害致死的。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在朝中任右拾遗的陈子昂上表,以父老…  相似文献   

5.
正《升仙太子碑碑阴》,薛稷书。正书,8行,行8至9字不等。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六月书。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君庙。《升仙太子碑》为武则天的御笔,很为壮观。故其碑阴的题名,也得由当时的名书家来书写。此系薛稷所书《升仙太子碑阴》之部分文字。其文字在碑阴上方之一端截。薛稷《涅经》刻石,薛稷书。唐武周长安四年(704年)书。刻石已残成数块。《涅经》为薛稷传世的真迹刻石,现在遗存的薛稷书几种碑版,以《涅经》为第一,是他生平的代表作。此刻经的书法,  相似文献   

6.
过去,研究陈子昂的诗歌,只论其《感遇》诗,而不涉其边塞诗。自卢藏用的“《感遇》之篇存焉”之论始,尔后的杜甫、白居易、朱熹、刘克庄、高棅、胡应麟、王夫之、沈德潜、刘熙载等,概莫如此。近几年来,对陈子昂的研究虽然拓宽了范围,论及到了他的边塞诗,但很少有人将他的边塞诗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多数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郑樵的生卒年代,宋史本传没有指明具体年月,故近人说法很不一致。主要有下列两种: 1.张须认为郑樵生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卒于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他说:“考郑君《投宇文枢密书》,有樵生二十有四年之语。史载宇文虚中以靖康元年二月签(书)枢密院事。三月庚午,即罢知青州。见《钦宗本纪》。既知靖康元年,郑君二十四岁。则上推生年,当为崇宁二年;下推卒年,当为绍兴三十一年”。(张须:《通志总序笺》第77页)白寿彝先生也主此说(详见:  相似文献   

8.
正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官承事郎,监上清太平宫,后任秘阁修撰等职。其工书法,善诗词。宋高宗、虞集、赵孟、王世贞、张丑、刘熙载等对其评价极高,认为他独得"二王"法度,深入"山阴"堂奥。其传世书迹,有《云顶山诗帖》《左绵帖》《昨日帖》《通泉帖》等。《大年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薛绍彭的代表作之  相似文献   

9.
陈子昂诗歌在唐宋时期受到众多诗人、评家的关注。尤其卢藏用的陈子昂文集序一出,更是引起两代人对陈子昂诗歌的批评。除批评外,两代诗人对陈子昂诗歌的摹仿,也是其诗歌接受的重要方面。本文拟从阐释史和影响史的角度切入,探究不同阶段陈子昂诗歌地位受到不同阐释和其《感遇》受两代诗人摹仿创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曾被后人尊为开一代诗风的陈子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他的一生却很短暂,只活了四十二岁,便死于非命。对于陈子昂的死因,历代的诗人墨客以及研究者们都十分关注,如诗人杜甫在《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中说:“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按照杜甫的看法,陈子昂属“遇害”而卒。对于杜说,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仇兆鳌《杜诗详注》为引《旧唐书·陈子昂传》注云:“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旧唐书》此述,实际上是本之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文苑英华》卷九七三)的记载。卢文为:“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  相似文献   

11.
李白之生卒年,自清人王琦之后,今世之李白研究界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说法.本文以对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作年的考辨为基础,确认李白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宝应元年(762),以明它说之不实.  相似文献   

12.
论陈子昂的孤独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陈子昂的孤独意识@赵治中!中文系①《孟子·梁恵王下》,朱嘉《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页。 ②《陈拾遗故宅》,仇兆鳌《杜诗评注》卷十一。 ③《读通鉴论》卷二十一,中华书局排印本,第737页。 ④赵澹《鲜于公为故右拾遗陈公建旌德之碑》。 ⑤《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九引录《独异记》。 ⑥⑧⑨⑩(11)卢藏用《陈氏别传》。 ⑦《新唐书·陈子昂传》。 (12)《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第21页。 (13)(16)(19)(23)金丹元《禅意与化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3、72、69、75页…  相似文献   

13.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 ]:①幽州台 :即蓟北楼 ,又称蓟丘、燕台 ,唐时属幽州 ,所以叫幽州台 ,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②悠悠 :形容天地的旷远无边。③怆 (chu劋n犂)然 :伤感的样子。【新读】这首诗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六九七 )。据卢藏用《陈氏别传》说 ,当时陈子昂在武攸宜军中 ,由于提出不同的作战策略 ,受到降职处分 ,他因此登蓟北楼 ,想起战国时代燕昭王重用乐毅的故事 ,便写了这首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诗。前三句写登上幽州台的所见所感 ,末句直抒内心无限的孤苦寂寞。“念”字提起对往事的无穷追忆 ,…  相似文献   

14.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对唐代诗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唐代的诗国里无疑他应当有着自己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应该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 在历史上首先对陈子昂及其诗文创作作出评价的是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他说: 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君讳子昂,字伯玉,蜀人也。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非夫岷峨之精,巫庐之灵,则何以生此。故有谏诤之辞,则为政之先也;昭夷之碣,则议论之当也;国殇之文,则大雅之怨也;徐君之议,则刑礼之中也;至于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朕,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  相似文献   

15.
陈忱,明末清初湖州籍的小说家,字遐心,一字敬夫,笔名古宋遗民,自号雁宕山樵.据《光绪乌程县志》记载.他的先祖原籍长兴,后迁移到南浔镇,从陈忱开始定居于湖州城.他的生卒年代,由于缺乏资料,已不可洋考了,据他留下的诗歌作品,我们还可以推断他生活的大致时期.他在一首题为《九歌》的诗中曾说“我生万历时”“我今潦倒垂半百”,这首诗后自注为“壬寅初夏作”.有的说他生卒是1590—1670年(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有的则认为他生得可能迟点,约1613年.(《辞海》)我个人意见是大约生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在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以后.  相似文献   

16.
严中丞枉驾见过地分南北任浮萍《集注》引洙曰:“谓长安有南杜北杜也。”又引赵曰:“公自言也。自蜀望长安,则长安为北,而蜀为南也。”傅卿引赵说而以洙解为非。金圣叹亦谓:“长安在北蜀在南”,但以“(严)武奉命镇蜀,自北而南,召还,自南而北;及再镇蜀,又自北而南,一任君命,如浮萍然,略不自主,故曰‘任浮萍’也。前解直言过访之由,由于严公之再镇。于是换笔从自身上作转。”而《详注》引赵曰:“公自注云:‘严自东川除西川,敕令都节制。’则是未合为一道时,故称为中丞。当是宝应元年权令两川都节制时作。若广德二年,武再尹成都时,公已入幕府,不应有张翰、管宁之  相似文献   

17.
潮州西湖有二方元代石碑,皆说原城南韩山书院旧址徙来,立二碑亭安放之。其一为《潮州路韩山书院记》,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潮州路总管王元恭立,吴澄撰文,碑阴刻文天祥《谒双忠庙沁园春词》;其一为《重建韩山书院记略》,元末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次年元亡。)潮州路总管王那木翰(即王用文)立,刘嵩作记,碑阴刻苏东坡《潮州昌黎昌韩文公庙碑》文。此二碑阴的词及文,皆王用文重建书  相似文献   

18.
吴企明先生的《刘辰翁年谱》考证刘辰翁自宋恭帝德祐二年(端宗景炎元年)丙子(1276)暮春,至宋端宗景炎三年(祥兴元年)戊寅(1278)秋,咸飘流在外。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笔者兹根据有关材料,由景炎三年溯至景炎元年,以考辰翁行迹。《须溪集》卷五《建兴庙记》云:  相似文献   

19.
日人小林太市郎在《禅月大师的生平与艺术》一书中,根据齐已《庚午岁九日作》(《白莲集》卷九。以下凡引《白莲集》诗,只标卷数)诗“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两句,推断龙德元年(910)齐已四十四岁,若照此,则齐已生于878年;曹汎在《齐已生卒年考  相似文献   

20.
徐有功,唐河南偃师(今河南偃师东南)人,名弘敏,因避唐高宗之子李弘(追号为孝敬皇帝)之讳,故以字行。曾历蒲州司法参军、司刑丞、司刑少卿、司仆少卿等职。时酷吏周兴、来俊臣等用事、动辄以谋反论罪,其持平不挠,独抗群邪,并屡与武后争曲直,以此得以免死者甚众。在当时有功颇具贤直之名,《旧唐书》、《新唐书》均为列传。然对其生卒年记载不一。《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云:“长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赠司刑卿。”这里未书生年,然据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