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叶波 《传媒》2016,(17):54-56
当前,广播频率日趋专业化。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广播专业频率从类型化广播中脱颖而出。随着音悦台、酷我、多米音乐、一听、九酷、千千静听、爱听网、365音乐等一批网络音乐电台的崛起,呈现出视听渠道正日益多元化。可以说,传统广播电台特有的伴随性特色日益淡化,发展优势逐渐弱化,如何做好精准定位,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音乐广播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广播正在走向“窄播”的时代,尤其各电台的音乐广播更是随着电视的挤压和网络的发展日渐趋于个性化,听众对音乐广播的感知,从一个个单一音乐节目细节式的体验,逐渐变成了对各个音乐频率整体的感觉。听众不再有耐心地去等待某一个特定音乐节目,而希望一个音乐频率播出的音乐内容是相对恒常、稳定、带有陪伴性的,因此办类型化电台成为了如今音乐广播工作者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故事广播的孕育及兴起 近年来,广播电台类型化的春风一路从中央吹到地方,各地方电台纷纷开办类型化新闻台、音乐台等。2004年元月改版推出的上海东广新闻台,被称为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纯新闻类型化电台。2005年10月30日东北第一家类型化音乐广播大连音乐台开播,它以“打造城市背景音乐”为频率定位,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城市电台最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电台。2006年3月28日开始,改版后的南京音乐台定位于江苏地区最专业的流行音乐频率。兼容新闻资讯,节目形态(Format)严格执行AC(当代成人流行音乐电台adults contemporary)节目标准,成为江苏省内第一家完全按照类型化模式操作的电台。  相似文献   

4.
一、音乐类型化电台案例分析在美国广播市场,2008年类型化电台数量最多的前15名当中,音乐类型化电台占了10位(图表1)。对于商业电台来说,数量多,表明了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个数据同时也表明音乐类型化电台是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类型。而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迅速兴起,使媒介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广播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逐步衍生出广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类型化电台。类型化电台的出现是激烈的传媒竞争的结果。近年来,由于广播电台受到挤压,其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但广播节目的伴随功能却越来越凸显。广州市广播电台青少年广播全新改版为类型化音乐广播电台,并迅速在广播市场中取得了可人的成绩,让听众无论在任何时候打开FM 88.0,都可以听到类型一致的音乐节目,大大提高了25-34岁年青的目标听众对整个频率的忠实度和接受度。类型化电台依靠的是特定的运作模式,走的是吸引固定听众的"窄播"之路。因此,青少年广播的前景是要坚定走类型化音乐电台的改革发展之路,打造有岭南地域特色的音乐广播。  相似文献   

6.
陈健声 《视听》2016,(12):18-20
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横空出世,成为内地首家类型化的流行音乐专业频率。自此全国各地类型化电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我国广播电台的类型化水平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现有的类型化电台多分布在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一些中小城市或欠发达地区,类型化电台尚未成气候。尽管类型化电台的数量不多,但其发展潜力却不可小觑。本文仅以贺州交通音乐广播为例,探讨了贺州交通音乐广播在类型化音乐电台定位和节目编排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试图为地市级广播频率的类型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春博 《传媒》2015,(23):40-41
类型化电台是频率不再分拆时段播出各式各样的节目,而是以频率为整体打造统一风格的电台.2002年,国内首家类型化音乐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正式落地,由此开启了国内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发展之路.从那以后,国内各级类型化电台迅速崛起,为传统广播注入了新活力,类型化广播也因其特色鲜明,成为全媒体时代音乐广播发展的一大突破口.对此,本文结合类型化广播发展的现状,探讨其发展的障碍与应对策略,以期为音乐广播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类型化广播是当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广播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近年来中央及部分省级电台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在地方电台却少有涉及。随着广播改革和创新的进一步深入,广播在经历了大而全和频率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后,分众化特点日益明显,借鉴国外以及中央和部分省级台的经验,类型化广播是在传统电台基础上更加符合听众收听习惯而又尊重传播规律的一种播出模式的改革,更是地市电台再次快速发展的契机和必由之路。本文介绍了类型化广播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电台发展类型化广播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彬娜  张楠 《传媒》2016,(22):42-43
2005年,成都电台文化休闲广播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家24小时滚动播出的城市电台,由此开启了中国音乐类型广播的发展之路。类型化广播是指频道不再分时段去打造不同栏目,而是集中频率阐释节目定位、传播节目文化、维护特定受众群。简单来讲,就是受众在任何时段打开该频道,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同一类别的,无需为了接收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固定时间锁定某个固定频率,这就极大地拓宽了受众对整个频道的接受程度。据调查显示,在所有类型化频率中,音乐类广播最受听众喜爱。2015年8月赛立信常规收听市场风云榜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41个城市当中,至少有一个到两个音乐频道入围各地区排行榜前五位。其中,北京音乐广播排在北京收听榜第三位,市场份额为10.4%;上海流行音乐广播动感101和上海流行音乐广播Love Radio分列上海收听榜第一位和第四位,合计市场份额23.3%;天津电台音乐广播排在天津榜单第二位,市场份额高达21.6%。探究音乐广播电台的品牌创建之路,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音乐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可为我国其他类型化广播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2002年12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诞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类型化音乐频率,由此开始,类型化成为全国音乐广播改革的方向,类型化音乐频率在全国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一些省市音乐频率在借鉴音乐之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土乐迷特点与需求,对音乐广播进行本土化的特点打造,加上覆盖等优势,在当地广播频率中的收听率与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近几年,央视-索福瑞(CSM)城市基础研究的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11.
巴晓光 《东南传播》2012,(6):136-137
类型化音乐电台因其风格的统一而满足了分众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内容趋同化的弊端,这一状况势必带来品牌忠诚度的下降。本文以福建音乐广播为例,探讨了对频率包装的语言风格进行定位和设计,以此来提升音乐广播品牌忠诚度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类型化音乐电台主要由音乐与资讯两方面构成,二者的最佳配置是类型化音乐电台成功的关键。现阶段,我国类型化音乐电台仍维持着电脑编排与人为调整相结合的模式,后者的目的在于增强电台的可识别性,使目标受众最大化。本文从与人为调整相关的内容编排与形式编排两方面探讨类型化音乐电台的编排特色,以期从中发现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罗幸  杨康 《传媒》2015,(21):42-44
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奉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苏珊·泰勒·伊斯特曼教授、美国查尔斯顿学院道格拉斯·A.弗格林教授创立的广播类型化理论,首次将"类型化广播模式"引入中国大陆并成功运行,"我要我的音乐"的频率口号深入人心.作为广西广播改革中成功转型为类型化广播的970女主播电台,2011年1月5日开播后,仅试播15周就迅速跻身本地区排名第二位,上升速度第一.从开播至今,连续多次拿下当地收听桂冠.那么970女主播电台又是如何通过对频率气质的打造而提升其品牌价值,稳固高收听率、高市场占有率的呢?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按频率名称及内容分类,截至2013年年底,在所调查的全国33个主要城市中,共有音乐类频率83个,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两个及以上的频率。这一调查足以说明音乐广播在全国各地发展之蓬勃。目前音乐广播已经与新闻广播、交通广播一起,成为我国广播的三大主要频率,是我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宣传的重要组成。人民广播事业建立以来,我国的音乐广播从广播音乐发展而起,经历了综合化文艺广播、系列化音乐广播、类型化音乐广播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广播频率日趋专业化。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广播专业频率从类型化广播中脱颖而出。随着音悦台、酷我、多米音乐、一听、九酷、千千静听、爱听网、365音乐等一批网络音乐电台的崛起,呈现出视听渠道正日益多元化。可以说,传统广播电台特有的伴随性特色日益淡化,发展优势逐渐弱化,如何做好精准定位,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音乐广播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6.
张涛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12):97-I0005
音乐之声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类型化音乐电台,以纯粹的节目内容、独特的运行模式、精准的目标定位,开启了中国广播类型化运营的全新时代。为中国广播史册镌刻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闪光标识,以“品质节目”和“品牌活动”,成为全球华语流行音乐最具领先性的指标电台。  相似文献   

17.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已经成为满足听众听觉的要件。在传统的电台节目中主持人的个性化是这一电台或频率能否在听众中立足的关键,而自从类型化电台的引进,主持人的个性化已被削弱。这一不争的事实难免会让主持人倍感失落。抚顺音乐广播在2010年成为被类型化的Format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的“类型化电台”模式正式运行之后.国内关于类型化电台与专业化电台的研究在定义、模式等方面有些模糊不清。部分研究者认为,类型化电台就是专业化电台。从检索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最早探讨类型化电台的是2001年林晖的《类型化——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研究热潮主要集中于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版后。而专业化电台是从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开播后.国内学者即开始了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借助2003年的广播发展契机,音乐广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类型化广播的发展中脱颖而出,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与壮大.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特别是各类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海量的视听内容与接受形式,传统广播电台特有的伴随性优势被逐渐弱化,传统广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网络"大数据"成为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词汇,人们深切体会到大数据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音乐歌曲作为音乐广播类节目的灵魂主题,其发展随着网络大数据的出现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从网络大数据挖掘分析的角度,在保持传统音乐广播播放形式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对其节目内播放歌曲的内容进行优化分析,使其更贴合当前社会环境下大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20.
广播已经步入了频道专业化时代,目前国内各地电台都已经或正在进行频道专业化改革,由广播向窄播转变。其中发展态势较好的是交通台和音乐台。台湾类型化电台较大陆出现的早,音乐电台的类型化发展特点是小型化、民营。笔者经实地探访台湾四家类型化音乐电台后发现,其在整合营销和节目形态整体设计上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