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做编辑工作的,经常收到大批由通讯员为贫农下中农代笔的稿件和信件。其中,有些写得很好,但也有部分代笔稿件写得不好,甚至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意见。第一,要把为贫下中农代笔看作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这件事,关系到正确反映贫农下中农的意见,关  相似文献   

2.
看了《新闻业务》第五期上马青同志提出的《这样代笔行吗?》一文,谈点个人看法:一、是否一切文章都可以由人代笔?我看都可以。许多人会说会讲不一定能写,代笔的人把他们要表达的话记下来,作为文章发表,这是应该的,合理的。工农兵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春节期间,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莫过于发端于麦田,沸腾于方舟子和韩寒之间的方寒大战。方舟子通过互联网"质疑韩寒代笔",两人之间的争论愈演愈烈。多年前的沙利文案,给了我们诸多启示,而现在的方寒大战是否是沙利文案在中国的翻版?笔者借分析这一事件,来探讨在当今时代自媒体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上和广播里,常看到或听到由别人代笔写的文章,多数是替农民代笔,向党报、电台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建议和呼声等,这无疑是桩好事。但其中有些文章的观点、看法和所说的话语,不合农民的身份,也不象农民的口气。有的是“代笔者”把自己的意见掺杂进  相似文献   

5.
对马青同志提出的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前,我在给几个贫农社员代笔时,遇到过这样一个困难问题:他们很希望我给他们代笔,可是他们又说不出更多的想法和见解,对所要写的内容也不能提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例如,今年春季备耕时期,我给一位贫农社员代笔,写他听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七月十七日到十月,《河北农民报》举办了一个《讨论会》,讨论的题目是《是当“李双双式”的干部,还是当“孙喜旺式”的干部?》历时两个多月,共出了十九期。这个《讨论会》,受到了广大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的欢迎。讨论期间共收到来信来稿二千一百多件,其中:县和公社干部给队干部、社员代笔写的文章占百分之十,社员自己写的占百分之三十七,队干部自己写的占百分之五十三。这次讨论,帮助队干部和社员认清了当“李双双”式还是当“孙喜旺”式的干部,这不光是个脾气性格问题,工作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阶级立场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发扬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观。有些生产队干部把这次讨论会比做是一次“思想比赛会”、“革命促进会”;有的把《讨论会》比做是“一杆大秤”,  相似文献   

7.
男:今天,我们跟大家谈谈江苏农村出现的两件新鲜事:一件是实行土地公开招标承包;一件是乡镇企业的工人自动回家务农。这两件事都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完善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问题联系着。从根儿上说,又都关系到振兴农村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待编稿库”,在党的生日那天正式运行了,这是新华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值得新闻界同行关注的有借鉴意义的事情,它标志着继“电脑代笔”之后、新闻采编的第二次技术变革拉开了序幕。 所谓“待编稿库”,说得更明确一点,  相似文献   

9.
8月,山西雁北日报主办的全国地市报研究会1988年年会上,一些小报“老总”谈到了他们当前苦思的两件大事。一是新闻改革如何深化?即党的十三大精神要求报纸着重抓好要更加开放,注重协商对话,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三个问题,其中舆论监督的难点之一,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怎样打开批评难的局面:二是艰难日子如何度过?即面临的纸张、发行费用上涨,印刷原材料提价,财政上入不敷出的严峻局面,怎样做到办报和经营管理工作两不误。上述关于坚持新闻改革的两个问题,在地市县报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由长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经王庆祥、萧文立校注、罗继祖审订的《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一书,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书信974件,其中罗信697件、王信273件,两氏家属代笔4件。罗、王两人通信时间从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1909年6月)起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1926年11月)间,大约十四五年一直未断。这些书信绝大部分没有披  相似文献   

11.
几个月来,首都许多新闻单位纷纷组织记者到基层去采访。人民日报先后组织了三个采访组,分头赴西藏、云南、宁夏采访,并在报纸上开辟《记者在基层》专栏。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党报、晚报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记者到基层去。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最近,我和一些记者议论这件事,大家谈了许多看法,也提出了一些问题。看来,这件事值得引起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进一步把它抓好。 (一) 有的记者说,记者到基层去是件平常事,现在为什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12.
是谁玩死了书评这个行当?谁是罪魁祸首?且让我们来分析中国目前书评诞生面世的各环节吧。好像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媒体呼啦啦登出一堆堆的文章,说中国人的阅读量急剧下降。我真惊异于大家的迟钝。自从所谓的书业大繁荣开始,对于买书和看书这一件事,我就颇感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13.
使用采访工具是新闻记者和通讯员的“人之初”,或者叫做ABC。也许因为这件事太平常了,有些初搞新闻工作的同志便不经意,很少加以认真考虑。其实,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学问的。大家知道,采访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复杂、先进。古代仅有纸和笔,近代有了照相机,现代又出现了录音机、摄像机,等等。这些新采访工具的出现,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无疑正在起着推动作用。那末,一个记者或通讯员,应当怎样选择采访工具呢?亦即哪一种工具最好,最合适?从大的原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印刷业管理中,有一个突出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那就是,印刷企业,尤其是出版物印刷企业必须守法经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搞清楚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印刷企业为什么要守法经营?二是印刷企业如何守法经营?本文仅就这两个重要环节略述浅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重要环节,印刷企业为什么要守法经营?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使档案界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新名词,从件的产生到归档,以至于利用这一整个过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电子件或数字件的叫法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生的,我们可以在近些年来档案界的不少作或章上可以频繁地看到这两种提法。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会把电子件和数字件一并而论,认为电子件和数字件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在提法上就交叉混用,使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混乱不堪。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子件和数字件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搞清楚电子件与数字件是不是同一事物,毕竟明确规范的概念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在新闻界抓作风、改文风这件大事上,同样有一个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要由此及彼、相互关联的问题。 历史地看,抓作风与改文风在新闻界不算一个新的口号;发展地看,只要新闻事业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件大事就要永远地抓下去。而现阶段新闻从业人员比较关心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社会条件下,妨碍开展“抓”与“改”的认识难点在哪里?改进的操作办法如何掌握?  相似文献   

17.
虽然,打比方不可能准确地说明问题,却能让人迅速地理解问题,因此,我还是想打个比方:把新闻对事实的反映比作镜子般的功能。几个新闻单位,几个记者同时报道一件事,就产生一个比较的问题——谁的镜子最明亮?这里,我想和大家作一次这样的对比考察。今年6月17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电影家协会和《大众电影》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1985年度电影三大奖(广播电影电视  相似文献   

18.
对于毛宁被刺,无论如何应该表示关心。静观有点心不在焉的味道,但是“关心”的人太多,恐怕不是毛宁所能承受的。这时候我们能否安静下来,等毛宁自己来处理一下这件事? 毛宁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对毛宁是个考验,对我们所有关心这件事的人也是一个考验。首先我不认为关心这件事是无聊,相反,我觉得很有意义。无论如何,毛宁是一个受害者,一个活跃在我们眼前的人突然被人用刀刺伤了,任何人都不应当无动于衷。且不说毛宁是不是一个受人  相似文献   

19.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出版社的科学管理,谈论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在这个时候,研究一下出版社科学管理的灵魂或者说决定因素是什么?依靠什么来搞好经营管理?是很有意义的。 (一)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和出版社的特点近年来,出版社的改革,议论纷纷。前一阵,忙着建立各种工时、定额和管理制度。近一段时间,又在忙着搞经济承包制。一瞬间,承包满天飞,编辑出版人员,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正在各显神通。这首先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正确处理分配问题,使职工收入与企业的盈亏、个人贡献的大小挂钩。对打破以往死水一潭、共享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计算机磁盘、光盘等材料为载体的电子件。由于电子件修改后难以发现修改痕迹,使得它的法律凭证作用产生了问题。作为新的档案形式,电子件能否具有原始凭证作用,能否作为法律凭证?在些笔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