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运动,主张改革政治,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在变法途中阻碍重重:袁世凯的出卖,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令,宣布由她"训政",戊戌变法就这样失败了,只维持了103天,在我看来,戊戌  相似文献   

2.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变法虽然仅进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扼杀,但它却极大地冲击了封建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众多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的深广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许多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一般论著和现行教材都从变法本身和改良派自身寻找原因,其主要观点:一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依靠了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二是害怕和仇视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三是没有军权;四是对帝国主义缺乏认识等等。最后,归结为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  相似文献   

3.
正1898年(农历戊戌年),清政府当朝皇帝光绪帝在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的推动下进行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史称"戊戌变法"。当时维新派所势单力薄,没有可以放心依靠的对象。从实行变法的目的到变法的具体措施以及变法的收效成果来看,这场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戊戌变法将他的从政生涯推向了巅峰,但同时也为他的后半生埋下了惨痛的伏笔。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从开始到失败仅持续了103天,因此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戊戌变法失败之快,结局之惨,可谓历史仅见。变法者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戊戌变法的前前后后,慈禧太后对变法基本上是持默许和支持态度的。在变法之前,慈禧默许、支持光绪领导下的康、梁维新变法;在变法之中,慈禧提倡渐变,反对急变,强调政局稳定第一;在政变之后,慈禧论人不论事,反维新"乱党",而不反对变法本身。因此,就戊戌变法运动的整个过程来说,简单地说慈禧太后是顽固派有悖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与其说是一次政治变革,不如说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更为确切。 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认真分析变法前的社会舆论导向和戊戌变法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废八股、变科举建立近代新式学堂等是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它们对中国近代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戊戌变法的其它措施所无法比拟的。 1895年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被弹丸之地的日本打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学识渊博。1895年春赴京会试期间,他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向清王朝联名请愿,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他在北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他向光绪帝进呈所著《变法通议》,和康有为等实施变法主张,史称"戊戌变法"。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期间,他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宣传改良主张,同时也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  相似文献   

9.
<正>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由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一次救亡图存运动。在封建顽固派的残酷镇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其所有的变法主张全部被废除,唯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这场变法虽然仅持续了103天,但却是我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并间接影响了后来“清末新政”的实施,“清末新政”几乎照搬戊戌变法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10.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1840年6月,英国资产阶级公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戊戌变法开始。★1900年(光绪二  相似文献   

11.
戊戌变法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主干知识,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戊戌变法”均有涉及,前者侧重维新思想内容,后者侧重戊戌变法经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康、梁变法理论比较系统,为什么变法却如此短命?  相似文献   

12.
刘芹 《语文天地》2009,(10):10-12
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对梁启超来讲.戊戌变法的失败可谓刻骨铭心。从1898年9月26日亡命日本起.他的许多论著都对变法进行了评论.个别论点真是人木三分。到达日本不久.他就写了《戊戌政变记》,就自己的经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光绪皇帝是清末的一位有所作为的开明皇帝。如果没有光绪的锐志更张 ,推行变法 ,就没有戊戌年间的“百日维新”,因而评价光绪必须与戊戌变法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1895年“公车上书”,1898戊戌变法,憧憬无限美好,可又以失败而告终,何哉?“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每逢听到老师这样讲,心中就不禁为“康、梁”忿忿不平:难道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吗?我看不然,我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愚蠢无知的中国人民———是他们的那种奴性和可怕的低觉悟性导致中国屈辱百年!“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这里面没有一丁点提及手拿锄头的中国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半期,东方的两个半殖民地国家日本和中国,先后实行了两次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和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但由于两国实行改革的领导阶级力量、群众基础、改革方式、封建势力强弱等因素的不同,从而引起了不同的结果.前者摆脱了半殖民地状态,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后者却没有走上富强道路,也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那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  相似文献   

16.
张振林 《文教资料》2005,(32):184-185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光绪帝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拯救民族危亡。因1898为戊戌年,因而这次变法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这场变法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那么这场运动的发生有没有历史的必然性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有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和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  相似文献   

17.
陈洁梅 《文教资料》2010,(12):82-84
本文作者以教材中的一句话为引子对慈禧在戊戌变法前后的态度进行了思考,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最终总结得出: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她甚至比任何人都渴望变法,只是当其认定最大利益即将遭到触犯时,才会镇压戊戌变法。她并非真如我们所以为的是一个"老顽固"。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在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条件下进行的。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而维新派过激主义的宣传、作法破坏了初步形成的变法“小气候是戊戌变法失败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维新派是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爱国之志走上历史舞台的,但由于没有报国之术,结果不但未能把变法事业进行到底,反而使其迅速失败了。  相似文献   

19.
1898年,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达到了高潮。在这场变法维新的爱国运动中,高举改革大旗的主将,是一名职小位卑的六品京官。他,就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人。他生当祖国内忧外患危机日重的年代,青年时就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新学说的影响,萌发了改良思想。1888至1898年变法前十年间,他曾七次上书光绪皇帝,疾呼变法。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清帝第二书,也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1898(戊戌)年间,他又上奏或代拟奏折六十余件,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多达二十余件。他力陈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阐述教育与变法图强的密切关系。康有为在上书中曾提出了拒和、迁都、变  相似文献   

20.
戊戌变法是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结束近六十年之后,第一次深刻的、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变革。然而,这场本应是顺乎天意民愿的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文章通过分析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的表现,使我们能全面地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