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惊愕交响曲     
1791至1795年间,海顿接受德国出身的小提琴家和音乐会赞助人萨罗蒙(1745-1815)的邀请,两次去英国伦敦,创作并演出了他的最后12部交响曲,世称“伦敦交响曲”。 1791年,有一天一位朋友到海顿在伦敦的寓所去访问他,看见他正在写作《G大调交响曲》(第94)的第二乐章:  相似文献   

2.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  相似文献   

3.
教法提示: 作品赏析《惊愕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海顿(1732—1809)第94交响曲的别名,“标题”来自第二乐章的强烈效果。第二乐章1~8小节为主题(见谱例),开始由小提琴用断奏方法轻轻奏出,然后以更轻的力度反覆,但在结束时,全乐队突然爆发性地一击,奏出一个全奏和弦,令人大吃一惊,于是使这部交响曲得到“惊愕”之名。本曲1~8小节结构方正,节奏平稳,旋律清晰。第9~16小节旋律较前部分显得生动、活泼、流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第一交响曲》发表于他30岁那年,普遍认为这部交响曲与海顿、莫扎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宏观与中观的层面来论述贝多芬分的《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浅探这部交响曲中的戏剧性体现。  相似文献   

5.
海顿和莫扎特奠定了交响曲的曲式结构 ,在他们的交响曲作品中第三乐章几乎无一例外全是小步舞曲体裁 ,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中引进了谐谑曲 ,并以此取代了小步舞曲 ,大大拓展了交响曲的表现功能。凡此 ,都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 ,我们力图以客观的分析来论证交响曲第三乐章由小步舞曲到谐谑曲的演变 ,论证谐谑曲巨大的情绪包容量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一共写了十部交响曲(最后一部没有完成)。《第一交响曲》可以看作是他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序幕,《第二》、《第三》和《第四》是一个三部曲,《第五》、《第六》和《第七》组成了另一个三部曲,最后是他的交响曲创作的辉煌高潮,即《千人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第九交响曲》,在《第八交响曲》,即所谓“千人交响曲”中,以特别宏大的规模,引用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下卷终场的诗句,意欲宣扬全人类的友爱,但当时他的这一乌托邦式的说教,在当时遭到破灭后,他的创作在内容和结构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集中地反映在他最后几部大型交响曲——《大地之歌》、《第九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之中。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惨剧,怀着对生活的热爱而又深刻地意识到生活本身地空幻和无望,在不可避免的死亡即将来临前的内心深省——这些充满着悲观隐退的思想,在《大地之歌》中体现得极为充分。  相似文献   

7.
海顿和莫扎特奠定了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在他们的交响曲作品中第三乐章几乎无一例外全是小步舞曲体裁,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中引进了谐谑曲,并以此取代了小步舞曲,大大拓展了交响曲的表现功能。凡此,都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力图以客观的分析来论证交响曲第三乐章由小步舞曲到谐谑曲的变,论证谐谑曲巨大的情绪包容量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其整体风格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通过对呈示部的分析就能感受作者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冯翊 《甘肃教育》2011,(7):88-8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中《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对海顿作了如下注释: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告别》《惊愕》《时钟》等一百余部交响乐及大量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  相似文献   

10.
杨赢 《河北教育》2023,(Z1):118-119
<正>马勒和陀氏还有一点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就是他们对“永恒”的追求与思索。我们通常会认为马勒和陀氏的作品都具有宗教精神,希望通过对尘世生活的超越来实现“永恒”,但实际上他们都将“永恒”植根于对尘世生活的热爱之上。马勒几乎所有交响曲都有着对永恒的追求。他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的歌词中都反复出现“永恒”(Ewig)一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地之歌》。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六册选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有这么一句:“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文后对“倡优畜之”的注释是“被当作乐师优伶来畜养。倡,乐师。优,伶人”。这样解释太笼统了,极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琵琶行·序》“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句,高中语文第六册注:“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恩。”此注与《辞源》释义相同:“春才,唐代乐师之称。与能手同义。”并引此句为证。这样注释是不准确的。“善才”不是唐代对乐师的通称,而是对琵琶师的专称。乐师捐演奏器乐的人,如司鼓的神鼓师,操琴的叫琴师,弹琵琶的是琵琶师,各有专长,以其所操乐器而名。乐师是总名,某”师一是分指,它们之间是种属关系。可以确指而称总名,未免笼统。琵琶女自己讲得十分清楚,她“十三学得琵琶成”,是师从队曹二人的。毫无疑…  相似文献   

13.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也是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被俄罗斯人民骄傲地称为“俄罗斯音乐的明灯”。他的作品不计其数,《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首交响曲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恐怖、绝望与失败等情绪,也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具体体现。柴科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用一个“悲”字来形容,而《第六交响曲》则是其最高境界,文章具体阐释了该曲中“悲”的寓意。  相似文献   

14.
优美的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增进人的健康。您如有兴趣,不妨试一试。当您疲乏时,可欣赏维伐尔地的大协奏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管弦乐组曲《大海》;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听《假日的海滩》,《锦上花》《矫健的步伐》会使您顿消疲惫之感,顿感轻松。当您忧郁时,可听一听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 b 小调;西贝柳斯的《悲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聆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就要想起雄伟的富士山的黎明。那强烈的感受似乎令你浑身都为之震撼。正如那座富士雄峰,《第九交响曲》傲然耸立在古今众多的交响乐之林。罗曼·罗兰评述《第九交响曲》时写道:“《第九交响曲》是汇流点。从非常遥远的地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地方汇集来的许多奔流——一切时代的、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梦想和希望,都混杂在里边。而且,它和另外八部交响乐也不一样,也可以说它是从山顶俯瞰(kàn)过去的一切。由于《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之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它的视野变得格外宽阔,所以才能俯瞰着他…  相似文献   

16.
古典主义盛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海顿,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艺术上承袭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积极成果,汲取先辈作曲家的创作经验.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创作出生机勃勃、乐观向上、具有独特风格特征的百余部交响曲.为古典交响曲体裁和形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7日晚,《美国偶像》第十五季总决赛落下了帷幕,这挡风靡全美十五年、被誉为“美国真人秀之王”的歌唱选秀节目正式告别荧幕.《纽约时报》评论道:这是美国“一个平民选秀时代的终结”. 总决赛当晚,几乎所有曾经担任《美国偶像》评委的大牌歌手,以及各个赛季的明星选手们都一一登上了告别舞台.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听着一首首依旧震撼心灵的歌曲,不少观众都不禁热泪盈眶.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告别的不止是一个节目,还是一份美好的“集体回忆”.  相似文献   

18.
水知道答案     
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而很有意义的实验:让水“听”音乐。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在装水的瓶壁上贴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发现:“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看”到  相似文献   

19.
选自《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第9自然段写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句中“Ade”一词,课本注释为:“德语,意思是‘别了’或者‘再见’.”基于初一的学情,普遍的解释是,作者无意之中运用了德语“Ade”一词,表现了童年的“我”告别百草园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人类正义之声”的交响乐——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近日在京首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