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投入感情 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相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自身缺乏激情,那是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写作,而要搞好写作就得先从阅读入手,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相似文献   

3.
“文章非是无情物”一篇文章,往往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丰富的情感资源,去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激发学生生命激情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古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读来理解,积累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也是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途径可以有多种:一可依托教师,以情激情由于情感具有感染性,能成为潜移默化的心理力量。而学生对教师具有向师性,教师会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自己的情感影响。一位性格开…  相似文献   

6.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世纪的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我们必须保持年轻的心态,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富有激情 心态年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富有激情。这个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需要一批富有激情的“诗人”来书写。在这个时代,落后封闭、老气横秋的“教书先生”是难以勾起现代学生的求知欲望的。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作者饱满的激情,非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共振、共鸣不足以达其妙处。其实,不单语文课如此,即使是理科的教学,也不应该是平平…  相似文献   

7.
列宁曾经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讲读课文时,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是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广泛阅读,具备深厚的知识积累;教师要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和带动学生的个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进行教法革新,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要做到求真、善悟。  相似文献   

9.
优化作文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俗话说:我手写我心.作文与学生的思想品质、认识水平、生活体验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作文.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过程进行优化创新,让学生在“写作思维”中获取灵感,让学生的习作语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实施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原则的探索西和县南关小学魏永平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务必要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要取得教学“水平高”的泛誉并不难,但要真正达到“教得好”的标格则不容易。这里的“高”,难免带有这样那样的人为意味。而“好”,则是很难自欺或欺人的。要想争到“教学水平高”的泛誉,将学生的考分高借光到教师自己头上是最简单的办法。无非是逼学生呆呆听讲,死记硬背,多做习题,或由教师增加补课量而已。教师若扪心自问,这样的“笨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何实际意义?若是学生对语文感到很苦,很乏味,即使考分高了,而同时又在磨损着或消耗着自己原有的语文兴趣、语文素质,这样的语文教学水平之“高”,又有…  相似文献   

12.
小语教学要强化“读”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的语言文字,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一、“读”要到位“读”要到位,教师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给学生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把课讲得精粹,讲到点上。即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掌握了的…  相似文献   

13.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要在集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身的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和激情,在日常工作中的修养和追求,教学改革中的方法与艺术。一、美感·激情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决定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审美素质和激情。“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佳品,可谓“文质兼美”。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歌颂祖国美丽山川的诗…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聚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身,基本上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语文教师则凭着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以情吟咏,以情感人,以德教人,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火一般的热情,丰富的知识、完善的修养,美妙的教学艺术,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一这就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美感、激情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美感素质,以…  相似文献   

15.
热烈奔放的激情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会饱含激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与思想上的共振,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充盈于课堂。高度集中的内容美。语文教学因为受空间、时间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学内容必须相对集中,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节奏要紧凑。一堂课落实多少“双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都要清楚明了。灵动活泼的跳跃美。语文教学虽有很强的时空性,但并不是什么都要讲,都要学。应根据单元及课文教学要求,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文水平集中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因为作文是综合各种语文基础而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知识技能、生活阅历、思想感情的结合体。中专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语文课程的编排中却没有安排作文课,因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学生重视不够,兴趣不高,教师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作文教学仍效果不佳,事倍功半的状况。要改变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指导写作方法、技巧,理解“改”与“作”的关系,解决…  相似文献   

17.
吕立 《贵州教育》2009,(18):36-37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此,每一篇课文必然要体现两方面的价值。其一,课文本身的阅读价值,即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态度价值等等,它赋予学生精神成长的养分;其二,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即语文学科的“语文味”,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走进文本,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还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妙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真正做到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相似文献   

18.
李平 《教学随笔》2007,(11):30-31
作为语文教师,我以快乐作为目标,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树立教师形象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是引起学生快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不断完善自身素质,让学生敬佩,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这样会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一种现象 ,那就是教者吃亏吃力 ,平平淡淡 ,学者枯燥无味 ,恹恹欲睡。究其原因之一 ,是教师缺乏激情。激情 ,即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语文教师怎样用激情之火点燃学生心灵呢 ?首先 ,要做一名充满“激情之火”的教师。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无不是作者激情荡漾的倾泻。鲁迅滚动着“激情之火”写出了《藤野先生》、《孔乙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他自己被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他心中首先点燃了“激情之火” ,这名篇点燃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的“激情之火”。苏轼的《念…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为此,专业素养的提升就显得非常重要。1、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小语教师要准确、生动、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正确掌握汉语拼音基础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听教师范读课文是一种享受,真正达到象茅盾先生说的“: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2、应具备“下水”作文的能力“匠式”的语文教师,很可能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未曾写过一篇“下水”作文,他指导学生作文只能浅尝辄止、泛泛而谈、不得要领。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善于写“下水”作文的,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