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其弱势原因归根结底来自于对其自身权力了解的欠缺,因此,问题的解决也要从权力本身入手.本文从社会工作中的"充权"理论出发,详细讨论了农民工困境的具体因由,并从充权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研究中,充权理念的引入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以追溯充权理念的发展历程开篇,探讨引入充权理念来研究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的可能和意义的凸显,在介绍了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条件和途径之后,尝试划分出个人充权、社会网络充权和社会决策充权等三个层面,最后阐述了对"个人主动模式"和"外部推动模式"的理解,并对中国弱势群体充权模式的推广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3.
穿梭于乡村和城市不同文化境域之间、处于农民向市民艰难转接状态的农民工危机起伏、充满挑战。他们遭遇的问题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更多是物质、心理和精神层面交织而成的。在一定范域之中,他们或被社会情境塑造为"问题人",或被"吸纳社会"排斥为"边缘人",随之易于堕入一种"缄默文化"而失去其主体性。对此,我们尝试诉诸于社会工作"充权"和"叙事",使其主体性得以回归,使其生命韧性得以找寻。  相似文献   

4.
刑释人员的就业与他们能否顺利回归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关系到公共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研究发现,刑释人员在回归社会过程中,就业方面容易陷入权利缺失的状态。究其原因,既有宏观的制度性因素,也有社会文化及刑释人员自身因素。为刑释人员就业充权,是建立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稳定的支持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从家政哲学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当前女性群体的现实角色扮演困境问题进行积极地学理反思,明确提出女性群体应当通过积极把握、自觉运用家政哲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保障的实际能力,为女性积极参加自我充权实践提供一种学理思考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7.
在现代商品经济冲击下,中国近代以来造成的城乡二元对立、旧有的乡村自然经济和生活方式日益遭到瓦解,迫使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告别乡村而进城打工,农民工题材成为当代作家关注的主题。范小青有着自己独特的关注视角,以温情化的叙事来塑造农民工形象,对于农民工形象的书写异于其他作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解析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现状,究其原因: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不当,城乡权利意识发展不均,城乡人际心理的隔膜,城乡文行观念差异是造成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城乡文化良性互动机制思路,通过改革二元制度体系,拓展宣传教育广度与深度,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将能够有效加强农民工体育权益.不仅可以使农民工享受体育文化成果,提升其素质;也是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放弃了外出务工的选择,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返乡创业的大军中去,在这中间涌现了一批成功的榜样,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给我们带来了教训.那么是什么原因才刮起了这股返乡创业之风呢?返乡创业到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呢?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一书在现代化语境下解读农民工问题,把握农民工问题的脉络,预期解决问题的路径。该书结构严谨,资料详实,立论高远,既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显示了作者对文献驾轻就熟的素养,又着眼于实践,提出对政策制度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农民工返乡务农这一现象出发,首先核算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纯收入和农民工在家乡务农兼职的纯收入,通过对隐性视角下的一些被忽略的成本的详细分析,最后得出了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于近年来新闻媒体大肆盲目宣传的农民工返乡问题给予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同学少年》2008,(11):44-44
2004年7月,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农民张桂硕在深圳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江苏省镇江市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他还因长期无偿献血荣获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2001—200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一份子,转变为农民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随之而来许许多多农民工问题。针对新出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出台重大方针,调整执政理念,促成了各级政府有关农民工政策的积极演进。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到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再到为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农民工政策不仅是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虽然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投入严重不足、培训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发达国家,通常都是由国家统筹安排,相关部门做好指导与协调工作。其完善的法律制度、广泛的教育培训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形式及丰富的培训内容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性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差、心理素质普遍偏弱、就业能力普遍偏低。为此,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从唤起自我潜能意识、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加强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来促进女性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城市适应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是与中国独特城市化、工业化相联系的问题;还是与“三农”问题紧密联系的问题。从长远的角度看,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坚持发展、深化改革、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中国的弱势群体,这一观点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然而中国目前的政策对农民工又是不公平的。农民工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存在一定的不足。政府应转变观念,平等、友好地对待农民工,废除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加强农民工自身培训和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伴随着民工潮,农民工犯罪上涨趋势非常明显,社会对之非常关注。介绍农民工犯罪的若干问题,对当前农民工的犯罪进行分析,为农民工犯罪的预防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结合农民工文化技能实际情况,通过对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开发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