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软件”与“硬件”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统一体,我们强调生产力硬件要建设.不能忽视其软件要素.在生产力硬件要素中,无论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者都与软件要素相融合,二者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只有确立“软件”的生产力要素地位,才能真正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地位,加快我国的“软件”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读了童志斌先生的文章《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之后,对文中的一些观点颇有质疑。  相似文献   

3.
吴青云 《教育》2013,(21):41-42
文本深层意蕴的解读,往往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伽达默尔指出:"文本不会像一个‘你’那样对我讲话,我们这些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我们自身使他讲话。"作为教师,要想使文本讲话,就必须找到深入到文本内部,进行深层解读的"钥匙"。王荣生教授说:"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标准,要依据文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5.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行为和普遍表现。若将此理解为尊重学生的全部内容,则会失之偏颇,行为游离于实质之外的浅表层面,行为质量在低水平徘徊,有的趋于表演化、模式化。究其根源是对“尊重学生”的实质与精髓缺乏认识和把握,没有将系统的思想理念内化于心,践行就没有了深度。其实尊重学生的经验、经历,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也是最大的尊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苏军 《上海教育》2011,(20):45-45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每个人只要稍有条件就可能与教育过招,因此教育成为人人可议论的对象,尚在情理之中,毕竟经历之谈就可能成一家之言。然而,真正关心教育的,未必逢教育改革就要马上议,遇教育现象就要立即说,因为议不到位,说露了嘴,反而会寻事。近日,南北两边,一个话题竟撩起了众人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7.
教学背景、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对其分析和相应设计思路如下: 前一个模块的主题是“异性交往”,这是校园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同时青春期性教育也是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相继进行了“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异性交往尺度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从上师范的那天起,笔者就立志当一名优秀教师,以培养出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了。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为师的天职。笔者深感要当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具备无怨无悔的爱岗敬业精神,乐此不疲的无私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探索研究精神,永不休止的积极进取精神。十八年来,笔者~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收获着,把无私的爱撒向学生的心田。回首往事,有过艰辛的探索、无私的奉献、也有过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中重要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生产力观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科学技术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0.
四十多年前,许多国人用“资产阶级”这词儿批判或打击别人。四十多年过去了,人们的口语中不多见了,在一些书籍中还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一般哲学原理教科书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阐述,多失于孤立和片面。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简略基本要素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哲学探讨,认为应该把劳动、相互转化的辩证性。这对于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理解现行分配制度和下岗现象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认定“科学也是生产力”,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它反映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性质、它在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强大推动作用认识的深化和升腾过程。“第一生产力论”的提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和向新科技革命进军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现实的社会价值。中国科技水平落后的历史与现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呼唤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重视。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巨大压力,呼唤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于《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愈发放射出其光彩。因为当今时代是依托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这一精神生产要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在21世纪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性爱观念与当今多元开放的性爱观念共同形成了“一夜情”的文化背景;现代传媒的多样与丰富、信息的高速发展是“一夜情”产生的现实诱因;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的相对匮乏是“一夜情”产生的温室。这种多样的性文化与观念,正面临着挑战与考验。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中国。据第二届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3.38亿,居世界首位,同时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网络已经影响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业已成为国人获取咨讯、网络社交、传递信息甚至是商业运营的主要渠道。随着开心网、人人网(校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于《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愈发放射出其光彩。因为当今时代是依托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这一精神生产要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在21世纪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刘伟红 《文教资料》2009,(13):141-142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泛政治化、泛概念化已基本消除了,而阅读错位中的"失住"现象又出现了,这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新病症,值得每位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意味着生态环境也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征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片面理解,经典作家从未把自然生态环境排除在社会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之外。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性分析,完全以价值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导向,而不顾自然资源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规律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构建生态型政府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四篇文章中,王开东老师抓住“古”“今”做文章,将《师说》放入当代的背景之中,认为韩愈的“古道热肠”在当时正是创新的表现,正体现了韩愈作为知识分子的“时代良心”。魏智渊老师所说的《师说》的尴尬,其实有三层意思:一是文章所载之“道”的尴尬,今天的师者自然不同于古时的师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