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21,(4):62-72
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域,并且成为了传播学和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不过,传统以微观观察以及社区研究见长的田野调查是否适用于当前的互联网研究?虚拟民族志是否能够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研究?这些问题亟待回答。本文通过梳理田野调查的历史演进,对比互联网发展现状,指出了传统田野调查以及虚拟民族志研究方法在互联网研究中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线索民族志",这种研究方法突破了静态的定点观察方式,转向围绕人或者物的行动轨迹及其生发的各类现象进行探究,从而超越了对点的理解,实现对线和面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研究过程中必须将人或物放置在更为宏大的背景中考察,形成一种动态开放的研究新视角。本文结合互联网研究特点,指出了线索民族志在以问题为导向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以事件为中心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以过程为核心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中的可能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2.
3.
王京山 《晋图学刊》2010,(4):10-12,26
历时文献传播与共时文献传播是文献传播的两大基本类型,它们二者可以叠加共存,并且可以互相包容和转化.历时文献传播与共时文献传播正在互相融合、互相转化中互相提升,使文献传播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媒体人类学到底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入手,首先对“媒体人类学”与“媒介人类学”在表述上的差异进行了说明,然后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理论视野三个方面对媒体人类学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回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作者之一的研究经验(主要是相关的理论表达),对“民族志传播研究”所做的理论进行简要说明,该说明也可以理解为“民族志传播研究”对媒体人类学乃至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可能的“回馈”。这样的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交融与区隔,彰显中国传播研究的自主性,或许均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献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文献的载体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文献的产生及传播利用日益广泛。面对这一现状。纸质文献的命运何去何从,目前大家意见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对文献在传播利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两者在今后历史舞台上的发展趋势以及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献数字化转换与传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信息时代文献将以数字形态存在,各种类型传统文献的数字化及其传播将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主要业务.本文简要阐述如何实现这种转换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选择:文献传播的普遍属性和重要法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卿家康 《图书馆》1993,(3):16-18
选择,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似乎可以说,选择不仅为人类和各种生命活动所具有,而且在一切物理一化学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选择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普遍具有的一种属性,也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法则。选择,同样是文献传播的普遍属性和重要法则。在一切现实的文献传播活动中,为了实现“传播”的目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战略:文献传播的国际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山 《图书馆》1995,(4):5-7,28
国际间的文献交流活动日益活跃,本文对国际间的文献信,包传播的发展、国际文献传播新秩序政策以及相关研究的各种观点加以论述,最后概括了国际文献传播研究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实现文献传播的国际共享是跨文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网络传播对文献传播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网络传播新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网络传播对文献传播各环节和各要素的深刻影响,并对这些影响所导致的二者未来格局的变化做了一些思考,同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杨航 《现代传播》2023,(2):31-39
“人类世”概念引发了学术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变化的思考,多物种民族志的浮现正是一种面向人类世理论视角与方法论的应然回应。通过梳理多物种民族志的概念与内涵,研究从多物种民族志中的人—动物间性、人—植物间性、人—微生物间性分析了多物种民族志研究应用的演进历程。多物种民族志可以拓展传播学这一重视关系研究的学科视野,一方面其跟传播学中常采取的民族志研究有众多可沿袭的学术生产传统,另一方面其在研究过程中又因主体异质性需生产大量不同于过往的视觉媒介材料,从而拓展了传播学研究范畴的反身性以及学术表征范畴的开阔性。  相似文献   

13.
汉代文献传播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文献传播在文献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献传播方式多样化。教育是汉代最普通的文献传播方式,书肆是汉代文献的最重要流通渠道,赐书可以把国家藏书的副本分散到全国各地,而辑校注释则以新的版本形式促进了书籍的流通。  相似文献   

14.
任佳佳  郝会肖  刀妹 《今传媒》2022,30(2):104-107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活态性特征,民族志诗学的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译介,以及基于双语语料库和数字展馆开发等数字档案式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激活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价值,向世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5.
体育院校图书馆在奥运会图书馆的体育信息文化传播中具有专业优势,其与奥运会图书馆的奥运会服务工作相结合,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理论价值.2008年北京主新闻中心奥运会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及体育文献信息服务功能得以完美结合.奥运会图书馆的体育文献传播具有社会导向和社会整合功能及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试析文献传播的涵义,要素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文献传播理论其与社会的关系,是文献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文献传播的涵义及要素,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献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图书文献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之一,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最基本元素,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图书文献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定位,分析了作为传承社会文化的图书文献的构成要素,概述了图书文献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建构,分别从记录、积累和传播三方面来归纳分析了图书文献对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播无处不在并逐渐进入当代人的潜意识中,随着传播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线性、互动、循环传播模式都受到了挑战,普适性的传播模式建构越来越困难。新的传播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带来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在学术界饱存对新媒介的焦虑中,与其哀叹书写媒体的衰弱,我们不凡厘清"传播"与"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把握新传播体系的关键要素和新型媒介发展态势,融入新的媒介环境,着眼于传播科技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12-116
明代出现的杜诗文献,在整个杜诗文献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从杜集刻印的数量到有关文献的形态上,明本都有一定的特色。以数据统计及比较的方式,主要就选本传播、注评传播及衍生形态等三个方面对明代杜诗文献的传播概貌进行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志传播学是从人类学等学科中演化出来的传播学的一个新分支 ,它被导入传播研究中后 ,对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做出了极大贡献。本文在详述该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该学派关于文化与传播的相关理论 ,揭示了该学派把文化视为共享的意义体系为传播研究所提供的新视野 ,同时也展示了民族志的调查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此外 ,本文还对民族志传播学与文化研究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