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3,(19):34-35
<正>当地时间2023年4月20日,SpaceX公司的星舰(星际飞船)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星际基地发射。发射后,火箭的最高时速一度达到2000千米。不过,在离开发射台3分48秒后,星舰未能成功分离一级助推器,在3.8万米的高空,火箭开始旋转下坠并爆炸。星舰发射失败了,发射场内的工作人员应该特别沮丧,但事实上,目睹星舰爆炸后,发射场内的所有员工却在欢呼。星舰发射失败,旁观者的反应显然与发射现场不同。有人嘲讽,这是用30亿美元放了一个烟花,是Space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向投资者画出的又一张“太空大饼”。但是,也有支持者认为,星舰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安利 《百科知识》2015,(2):24-25
<正>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各国已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火箭、探测器等航天器,同时形成了3000多吨围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科学家指出,目前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密度已经或即将达到相互碰撞的临界点,清理太空垃圾迫在眉睫,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为此设想了多种富有创意的"扫垃圾"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1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了猎鹰9号火箭,并在发射10分钟后成功垂直回收了第一级火箭,创造了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并成功将11颗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回收火箭的难度在哪里呢?火箭必须具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电子系统。火箭的电子系统非常复杂,它就像火箭的大脑,需要通过收集火箭上的各种传感器获取的各种参数,然后进行信息汇总、计算来及时调整飞行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地时间3月6日,一枚头顶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德尔塔II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腾空而起,并于发射62分钟后在721千米高空成功实现镜箭分离,将望远镜送上太空预定轨道。“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终定点成功,开始其寻找太阳系外银河系内的类似地球的行星的希望之旅。  相似文献   

5.
谢懿 《百科知识》2010,(9):46-46
除了政治、军事因素之外,现代航天的最大威胁之一就是太空垃圾。人类已经把卫星、火箭、载人飞船、空间站以及动物等送上了太空,而且这类发射物质的总量还在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许多梦想家一直想要建造太空电梯,这种电梯能通过轨道向月球、火星等星球输送货物,且与发射火箭相比费用低廉。然而,虽已耗费数十亿美元,仍见效甚微。一项众筹资金的太空电梯实验项目或许将向太空迈出一小步。实验设想位于华盛顿州塔科马港市的太空电梯集团专门从事太空电梯技术的研发,该公司提出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向空中发射一个高空气球,气  相似文献   

7.
自1957年前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至今52年的时间里,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5 000多颗各类航天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邀游。你能想象吗,人类活动在地球周围产生的垃圾碎片比陨星还要多!时至今日,太空中漂移着5 000万片人造卫星和火箭的残骸。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22日,巴西第三枚VLS—1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平台上进行最后测试时不幸爆炸。这是继今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太空返回途中解体后发生的又一次航天灾难。更令人痛心的是,又有21位航天科学家为人类科技进步献出了宝贵生命。人类探索太空是一项高风险事业,事故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1960年10月24日,苏联一航天中心火箭发射爆炸,造成100多人死亡;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  相似文献   

9.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发射架上竖着的长长的圆柱体底部明亮的火焰喷薄而出,顿时地面上烟尘滚滚,巨大的火箭扶摇直上,拖着喷火的尾巴努力地摆脱地球的引力,直冲太空。这种景象我们都熟悉,因为自第一颗卫星发射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使用这种方式发射卫星和飞船等,利用装载有大量燃料的运载火箭,靠燃料燃烧产生的后推力将卫星送入太空。目前,尽管火箭技术发展很快,但发射一次也至少需要耗费上千万美元的资金。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经济更简单的办法来实现这一过程,否则,人类若想进行频繁太空旅行,将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发射费用将是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4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在第五次尝试后终于成功在大西洋上回收了"猎鹰9号"一级火箭。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海上成功实现火箭回收,是航天发射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也意味着廉价的太空时代离我们又近了一步。由于技术复杂,无法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火箭的制造与发射一直是一个极其昂贵的过程,动辄数亿元。这种背景  相似文献   

11.
《金秋科苑》2013,(22):47-47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越来越被自己产生的垃圾所苦恼,包括在外太空的卫星碎片清理也成为了一大难题。太空垃圾就是所谓的轨道碎片,简单的说就是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被有意或者无意抛弃在宇宙空间的各种残骸和废物。在2007年,中国的一次火箭测试发射,在大气层也造成了众多太空碎片。  相似文献   

12.
正5月7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首次完成太空3D打印。除了太空3D打印,这枚火箭还带了哪些科研项目上天?在轨3D打印金属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设备和材料的"补给线问题"一直阻碍着人类飞向更远的空间。随着太空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实现航天器零部件的"自给自足"正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举手问吧     
答:利用火箭将核废料运到太空,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目前还无法实现,因为成本太高、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就目前的技术而言,人类要制造火箭要花费相当多的费用,即使是制造出来了,要发射时还需要付发射费,发射一般的火箭成本大概就要好几亿人民币。而如果要扫除核废料对地球的危害,还需要将核废料运送到太阳系之外,或者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正>你认识火箭吗?就是那种必须要立在巨大的发射架上,像一根粗大的管子、头上尖尖的家伙。最近关于这家伙的新闻有不少,其中一条是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20秒试车成功。字面上看起来很复杂,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国研制出了更高效的火箭发动机。人类想遨游太空,发动机是最关键的,关系到航天员与货物的安全。有了安全可靠的火箭,下一个考虑的要素就是降低发射成本,让火箭发射更省钱。只有火箭发射技术的不断革新,普通人才有可能圆太空梦。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10,(3):36-36
美国一名科学家大胆设想,使用一尊长1.1千米的太空大炮将货物送入轨道,将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他表示,使用太空大炮把货物送上太空轨道,每磅成本仅为250美元,而使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太空轨道,每磅的成本高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16.
正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也想遨游太空吗?不过,既不是亿万富翁也不是出色航天员的我们,有可能去太空旅行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成本越来越低的太空飞行器。1.火箭飞船行程:3小时高度:300千米实现梦想的可能时间:2030年日本火箭协会正在建造一艘有50个座位的大型火箭飞船。太空游客们不需要进行任何训练,只要像坐飞机一样坐在火箭飞船中,就可以在3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遨游3个小时。最过瘾的是,透过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革新》2010,(3):36-36
美国一名科学家大胆设想,使用一尊长1.1千米的太空大炮将货物送入轨道,将可以极大节约发射成本。他表示,使用太空大炮把货物送上太空轨道,每磅成本仅为250美元,而使用火箭把东西送上太空轨道,每磅的成本高达5000美元。  相似文献   

18.
王金元 《今日科苑》2007,(17):38-39
乘坐火箭升入太空,接着离开火箭,从10万米的高空跳伞返回地面!无论你信不信,只要穿上耐热的太空服,拥有合适的降落伞,这种看似铤而走险的太空跳伞在物理学角度完全是可行的。近日,一家名为"轨道旅行用品"的公司就提出了"太空跳伞"的创新性方法,它既可作为纯粹的极限运动,也可用作紧急救援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力神“射上爱情之箭   1997年10月13日凌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准备用“大力神“4-B型火箭将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宇宙飞船送入太空.突然间,探测器上的电脑出现了故障!与此同时,气象专家还发现高空有大风!如果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后出现爆炸,金属碎片,包括放射性金属钚,就会被吹到佛罗里达海岸,造成严重的核污染.不得已,美国航空航天局立即下令:停止发射!……  相似文献   

20.
6月21日,美国有鳞合成物公司研发的太空船一号由一架白色骑士号喷气飞机运载升空后,在14公里的高空被释放,飞船在自身携带的火箭推动下冲出大气层,在太空仪了3分钟,随即平安返回地面,整个过程历时1.5小时,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私人企业进行的载人太空飞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