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恩来论科学技术与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宝立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他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适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持和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途径和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引和信念方向,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鲜明的特质,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引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效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多个领域创造丰富多样的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我国社会发展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特别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四十年来的历史必然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是我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的必然,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想走好这条道路,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许青云 《中国教师》2013,(Z1):83-84
<正>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为大学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如何担负起这一使命,推动高校文化建设,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条写的是: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于此,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的道路,教育为四个现代化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又红又专又健康、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和参加四化建设的工农业生产大军。他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祖国四化大业的重担将历史地落在他们肩上。因此,必须孜孜不倦地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长期探索,艰难选择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在这条道路上是高度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是源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是基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就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课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和应对,"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就是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既要遵循现代化过程的一般逻辑,又要考虑特殊国情的"后发外生"性质,"中国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对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没有照搬别国模式,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在开辟这条道路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中国经验"。"中国经验"具有"渐进改革"、"自主开放"、"文明发展"和"民生政治"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性开端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本质规定,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本质的关联,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然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本质关联的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本质的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仅展现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重大意义,而且展现出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一种"世界历史意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在于: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在占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正在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发展过程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这一过程。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是兵工洋务时期 ,二是政经西化时期 ,三是权威危机时期 ,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和探索时期 ,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我国在这 15 0多年的现代化过程中 ,几经探索 ,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并最终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革命和建设要“走自己的路”,这是贯穿于邓小平“特色理论”的一条主线,是邓小平同志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总结出的成熟的结论。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纠正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问题上脱离实际的倾向,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历史节点。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特殊教育治理现代化,对于探索中国式特殊教育发展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特殊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以法治为突出方法论特征的核心价值。新时代特殊教育治理现代化要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依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法治手段为主的制度建设,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4.
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这条主线。现代化不仅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是制度与观念的现代化。从世界和我国的历史现现状出发,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入思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建设者们的要求举世周知,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般来说,现代化事业需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真正掌握、善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如果没有这一条,现代化便成为一种空想或一句空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上述情况不仅不可能是例外,而且还要求广大的建设者们在掌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比较深刻地领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懂得这一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原理、原则、方针、政策,包括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新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等等。否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本  相似文献   

17.
吕洪刚 《考试周刊》2007,(19):125-126
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四代领导核心的共同心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及长远规划、建设的主要依靠对象和力量、国民经济的发展道路等方面,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国内环境不同,历史赋予的责任和时代要求不同,他们的经济思想又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比较研究他们的经济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中国共产党70年奋斗历程概括为三件大事,其中,第三件大事就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情还正在做。那么,这条道路是如何开创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认识它的意义?这些问题是深入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回答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走出的创新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为实践方式,从理论创新、历史超越和现实发展三个方面走出了后发现代化国家既保持独立又实现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科学性、历史进步性和道路先进性,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在近两百年艰苦卓绝的辛勤探索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条蕴含中国特色、兼具时间之维和空间之维双重规定性的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本质要求、重要原则等做出新的重要阐释,这不仅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谋划了蓝图,也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破除现实困境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应当继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为基本遵循,科学贯彻、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五位一体、协调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