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裘锡圭先生的广义异体字的概念范畴内,运用李运富教授的汉字学的本体论,对<阜阳汉简诗经>的异体字作新的归类,并对异体字形成原因作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一《墨子》书,西汉成帝年间,刘向曾予整理;而任宏领校兵书,亦曾涉乎《墨子》。故刘歆作成《七略》,将前者著录在《诸子略》,后者著录在《兵书略》。班固承《七略》而为《艺文志》,在《兵书略》"兵技巧"类谓"省《墨子》重",而在《诸子略》"墨家"著录"((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①。东汉时,《墨子》篇数有变化。高诱注《吕氏春秋·当染》云"墨子名翟,鲁人,作书七十二篇",却又于《吕氏春秋·慎大览》注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毕生劬学,著述兼辆,成为一代学界巨匠。其学识淹博,通经达史,广涉众域,对明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尤力。在理学方面,其撰有六十二卷《明儒学案》,有称"千古之炯鉴";在史学方面,其编有二百四十四卷《明史案》,当是研究明史极珍贵之原资料,惜佚;在文学方面,其纂有二百十七卷《明文案》,后又增扩为  相似文献   

4.
郭造卿《燕史》是一部著名的北京地方志。这部书从编纂起,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 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由于《燕史》未能刊刻,后世逐渐湮没无闻,以致于对它的卷数和流传情况都语焉不详。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今存《燕史》只有抄本十记三十四卷,①巳非完帙。笔者从郭造卿诗文集《海岳山房存稿》中辑佚出《燕史》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议论,有利于了解该书的体裁结构和编纂宗旨, 进而了解恢复它的原貌。  相似文献   

5.
《春秋繁露》一书在《隋书·经籍志》中始见著录,且《汉书·董仲舒传》中《蕃露》与《玉杯》、《竹林》都是传《春秋》的书名,而在今本《春秋繁露》一书中,《玉杯》、《竹林》却为其中的两篇,基于此,《春秋繁露》的真实性引起了争论,《崇文总目》、程大昌等怀疑其真实性;《四库全书总目》、楼鑰肯定其可靠性,笔者在楼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发现了诸多相同的地方,从而论证了《春秋繁露》传本可以作为考查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文献,但同时指出了经过多次整理的《春秋繁露》的体例是驳杂不纯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著有《论语正义》、《释谷》、《汉石例》、《宝应图经》、《胜朝殉扬录》、《文安堤工录》、《愈愚录》与诗文集《念楼集》等。刘宝楠的前几种著作在学术界影响较大,而他的诗文集,虽然在一些刘氏的传记中作了简单介绍,但大多语焉不详,往往连诗文集的卷数也不知道。《清史稿·刘宝楠传》和《艺文志》只字未提《念楼集》,今人的《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还将《念楼集》的作者写成了刘启瑞。刘宝楠的诗文集在其生前和身后都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其书名有时称  相似文献   

7.
短信息的写发与收看都是由拇指按出来的,并且与《诗经》有诸多相似之处,运用许多常见的修辞方法,呈现出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之特色。  相似文献   

8.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兹录二人《跋》语如下: 张元济《跋》:  相似文献   

9.
《悉昙章》是古代印度人学习拼写梵语的一种初级教程,中古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僧俗间受到普遍重视,并对中国的语言、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汉语音韵学中的等韵学、文学中的诗文声律理论、敦煌发现的《悉昙章》歌辞等都是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但翻检中古时期的各种内、外典目录,《悉昙章》几乎未曾被著录过,目前保存下来的《悉昙章》,也只有唐代智广的《悉昙字记》一种。那么,当时《悉昙章》传播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白福春  袁丁  耿晓宁 《图书馆学刊》2011,(2):122-123,138
引用大量史料,论述王澍有关《兰亭序》传本的研究成果,并就传本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史、文化史的资料。本文试图通过《诗经》来考查一下周代社会占卜的情况。 上古的人们受认识水平所限,对于自然界风云雨雪,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许多现象难于理解,于是就产生了一个至上神的观念,认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受他支配的。而占卜便是天人之间的通路,龟蓍也就成了这条通路上来往着的传宣使者,所有人的祈愿由它衔告上天,所有天的预兆由它昭示下民,一切的吉凶祸福都可预知。“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于蓍龟。”(《周易·系辞上传》)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愚昧,同时有意无意地还要愚人。  相似文献   

12.
《大戴礼记》传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考述《大戴礼记》传本源流,兼论各本优劣异同,主要发现:卢辩注可能作干北魏之末,其原 本只有三十九篇、注二十四篇,实为《大戴礼记》原书之节选本;《隋书·经籍志》所著录即卢辩注原本,"十三 卷"亦卢氏自厘;世谓《大戴札记》之"佚",当自卢辩始;隋唐传本与今不异,惟尚未分出《明堂》篇;今本即卢 本之旧,惟误分《明堂》为篇;今《明堂》篇为北宋仁宗嘉祐以后人从《盛德》篇分出;今传本可考之最早者为宋 韩元吉本,元明以下传本基本上全是韩本的覆刻或重刻本,无大异同,惟武英殿聚珍本及《四库全书》本因戴 震校正而多异字,然于文则最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荆决》,仿《周易》三画卦分上中下三分,然筮法自上而下筮得三数而成一卦,与《周易》大衍筮法自下而上揲蓍求爻次第相反;至于爻数自四四除之而得,则与大衍揲四之法或相通也。《荆决》卦名用干支,卦名与卦符安排疑遵循某种规律,今不可详考。《荆决》用三分之位及筮数取象解卦,其中用象疑以一二为阳、三四为阴,与易学阳奇阴偶之成例有别。《荆决》源于楚地,结合清华大学所藏楚简《筮法》可知,战国楚地当存有一种重视三画卦及筮数取象之易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今本《论语》的由来,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如杨伯峻先生认为,今本“基本上就是《张侯论》”;古棣等也认为古注和“近现代各种《论语》注解本依据的都是《张侯论》”。黄立振先生则认为,郑玄本“即是现行《论语》的来源”。而《张侯论》及郑玄本的由来与异同,文献又有不同的记载,前人亦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有必要对今本《论语》的由来进行再考证。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部书原名称“诗”,或称“诗三百”,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定为经典,称为《诗经》。《诗经》共计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简称三百篇。这些诗歌,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大部分是各地民歌,少部分是贵族的创作。这部书是周王朝各时期的乐官们长期收集、整理编辑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赴海外求学的青年人有学成归国者,面对凋敝的社会现实,遂萌生学术救国的志向.于是,以启发民智、革新风俗为宗旨的报刊相继创办,有关西方启蒙的译著也大量涌现.由于国外见闻及个人性情的差异,学术救国的路径不一,留日派多主张以激进的方式改变社会,留美派多认同改良.大体而言,这些学者有共同的理想,即社会启蒙,而在引介西方文化时,他们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何对待缺乏现实功用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18.
孙毓《毛诗异同评》是魏晋《诗经》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因其著述散佚,学界研究付之阙如。本文通过钩稽文献,系统探讨了《毛诗异同评》与毛传郑笺、王肃之关系及其学术价值。认为《毛诗异同评》既没有"争毛郑之得失"而偏废一方,亦无"朋于王"的学术倾向,其理论形态反而与郑玄接近;且体式新颖,评断有据,涉及学术领域广泛,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后世《诗经》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诗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历朝历代研究者不乏后人,也出现过不少研究《诗经》的名家。汉代的毛亨、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朱熹,人皆尽晓。仅清代就出现了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陈启源、庄述祖、阮元、马瑞辰、胡承珙、陈奂、陈乔枞、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兰台世界》2007,(8X):63-64
《诗经》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从西周到春秋这一社会转型阶段的社会特征,然而它又与饮食生活有着巧妙的结合。本文试对《诗经》中饮食生活与其反映的伦理内容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