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三重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会科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曾经特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者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也好,精神也好,都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要讨论人文、社会科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走向,当然离不开新世纪特别是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例如本世纪的上半个世纪,中国的以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将有哪些重大的发展变化,将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格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20世纪中国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实践,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说,坚定了中国人民对历史前途的信念,引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探索走向胜利的道路。列宁、毛泽东成功运用这一理论,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恢复实事求是的路线,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又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改革;注意改革的复杂性、不平衡性,不断前进。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红  谈顺法 《上海教育》2001,(14):17-19
上海高等学校人社会科学研究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明建设服务。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化的发展规律”的精神,使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做到科研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价值,促进高校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本侧重反映上海高校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和上海市教委在推进上海高校人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改造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社会科学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影响、渗透、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决定于社会科学在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在提高人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道德文化水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须臾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创新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日臻完善,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有作为朱有根张立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依据,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基本出发点而编写的。初中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育人成才。从这个角...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时俱进探索的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就是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不断向以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全方位探索的今天,哲学社会科学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复杂化和综合化的特征,打破单一学科的科学研究模式,实行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回应时代需要的必然。作为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工作会议的全体同志时指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科学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概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过程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分析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的国际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服务。”这一讲话,不仅规定和明确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提出了任务,而且也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指明了工作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要建立经济、政治、文化一体的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性发展的规律。人们对人性理论探索的目的就是运用人性发展规律去认识和管理社会,从而达到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试图从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科学依据等方面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的人性本质、重要意义及其可操作性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相一致的,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2.
《甘肃高师学报》2022,(4):115-117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相一致的,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一、都坚持把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二、都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三、都主张改革开放,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重大的战略方针;四、都重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的研究;五、都探索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问题。通过比较,可以明确二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从而深入理解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性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12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本刊常设栏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变迁要求法律文化变迁,小康社会应是法治社会,没有法治就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要建设法治社会不仅要健全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必须适应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法律观念转变和法律理论的创新,建立法治主义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科学而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政治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本着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关于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辩证关系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以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6年宣传重点1.对在新形势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繁荣和发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2.对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正确处理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而且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因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于贯彻,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将是我国当今乃至今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石,并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6年宣传重点1.对在新形势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繁荣和发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2.对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正确处理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20.
以实践性为基础、本质和核心,整体性为突出标志,民族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根本依据,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的实践创造为基础,通过逻辑的形式,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及其固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一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彼此相互联系、逻辑层次有序的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