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深入贯彻落实《法案法》为主线,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县档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档案执法初见成效,整体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村级建档工作成效显著。全县 117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建档任务,其中:达到省一级标准的 20个,省二级标准的 26个,省三级标准的 71个。各村普遍达到了“五有”标准,即有分管领导、有专 (兼 )职人员、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制度,真正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实现了村村建档,整体达标。   2.农业档案信息 网络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2.
李桂荣 《兰台世界》2005,(8):137-138
西汉文坛,就文人来说是“辞赋竞爽,吟咏靡闻”的时代,在民间盛行的乐府民歌,被认为有“观风俗,知薄厚”的作用,创设乐府机关,广泛采集而唯恐有佚,并没想到给予约束。而文人的兴趣和才力都驰骋在“蔚为大国”的汉赋上,因而诗歌吟咏无多,诗祸也寥寥无几。但发生在杨恽身上的诗祸,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文字档案,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豫剧戏班子很多,仅有文字可考的著名科班在开封附近就有70多个,他们常年在农村庙会流动演出,很少有固定场所。1914年秋,义成班的台柱子(主演)时倩云首先率班进入开封城内的普庆茶社(今北羊市街北头路东)卖票演出;时隔两月,天兴班的台柱子李剑云率班进入草市戏园(今草市街路东)卖票演出。从此,他们两人开创了由农村转向城市进行营业演出的先例,接着便有大批戏班子仿效,纷纷“杀”入城内。戏班子多了,戏园子自然也多起来,豫剧由此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每个戏班子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而每出好戏又都是靠…  相似文献   

4.
我留意过一些地方党报的一版,基本上天天有以“强调”、“要求”为主要词汇的标题。如“某某在座谈会强调”、“某某会议要求”等等。某报的头版上,竟然紧挨着有五条消息分别使用了“强调”、“要求”这两个词汇,而且这五条消息又全是会议新闻报道。每个会议都有分管领导参加,每个会议都“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甚至其中都有“要求”、“一把手亲自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李忠运 《青年记者》2005,(12):68-68
新闻贵“新”,新在能抢先一步,迅速出手捉“活鱼”;新在能有独特发现,善于从老题材中挖好新闻;新在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透过表象看本质。从而言人所未言,喊出自己的声音,形成自己的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6.
假如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再会”与“再见”都不是句子,也不是词组,而仅仅是个无多大差别的同义词。但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在不同人那里,却可用有声语言的不同艺术技巧,表现出细微而丰富的不同思想感情。 若单就这两个词的有声语言的语调和停顿而言,也有其多种表现形式。中央电视台张悦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她的“再会”一词就说的颇有诗意,耐人寻味。“这次节目就到这儿了”,“下次节目再会”。它的读音听来好象都是轻声,甜甜的。特别是“了”字,轻轻一带。因此,作为听众的我们,心中不由的产生一种浓浓的依依不舍的…  相似文献   

7.
件是归档件整理的基本单位,即自然件。事由是指一件具体的事,一个具体的问题,一段有紧密联系的工作过程,是问题之下的小概念。一个问题可能有若干个事由,一个事由也许由多个件组成。  相似文献   

8.
“主旋律”与多样化是我们在新闻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主旋律”?什么是多样化?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又如何去做到“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呢?这是我们新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闻舆论要有自己的核心或基调  相似文献   

9.
孟亮 《新闻记者》2003,(4):55-55
2月20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下发通知,要求省会各新闻媒体认真做好“纪念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40周年的宣传工作,并要求在2月至3月集中刊发一批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报道。然而,2月25日,河南省会一家媒体就此和豫南某市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时却遭遇尴尬,市新闻科推给市武装部,市武装部推给市新闻科,9个电话的结果是:“忙,等几天吧!”正面宣传报道遭遇“踢皮球”的经历,并不鲜见。《河南日报》几位资深记者也有同感,他们说,被宣传报道的对象往往看传媒单位级别,对中央级的媒体还是敬重有加,可对省内的记者往往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0.
陈强 《青年记者》2006,(10):28-29
拼抢到独家新闻,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赢得读、脱颖而出的“利器”。2005年9月,改版后的《羊城晚报》在同城报业大战中更加注重独家新闻的竞争。一个新举措就是每获独家“爆料”,开始在版面上以红色粗体字醒目标出“今日独家”字样。但是,在网络化的媒体环境中,对“独家新闻”应当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和西藏有一种割合不断的缘分,我称之为“西藏情结”。因为这个情结,我在西藏工作了近10年,又因为这个情结,我在离开西藏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的10年间6次回到西藏,创作了一系列纪实和学作品。我有一个愿望:老了就去做一个研究西藏问题的专家。  相似文献   

12.
有卖点的物质产品能够畅销,有卖点的精神产品可以招徕读者和观众。报纸是特殊商品。有卖点的报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读者市场,扩大报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报纸的卖点是什么呢? 2000年12月21H,陕西省一家早报在“社会新闻”专栏转载南方某报一篇题为《干妈引诱身被破 处男索要赔偿费》的新闻。文中这样写的:“12月14日凌晨起,记者几次接到江西21岁男子李国明(化名)的电话,说自己被45岁的干妈引诱破了身。现在,急于想要拿一笔赔偿费。” 文章接着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1998年1月,房东叫陈…  相似文献   

13.
"两张皮"招致"两头空"——新闻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06,(23):11-12
一位没有新闻从业经历(但有一定采访经验)的大学教授,在教学生如何采访的时候,提出采访活动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比如选题、资料准备等等,全部流程大概有十几道。按照这样的流程严格训练一段时间,一个有一定职业素养的新闻记基本上就成型了。当然,也有一些进修的学生提出疑问:有些流程,有时候足不得不放弃的。比如,在采访之前是需要一定的资料准备的,但我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却是——19:25,你正在吃饭,总编忽然打来电话说,一位中科院院士已经来到我市,将逗留1小时左右,你现在马上赶到机场采访。如果这位院士是记所熟悉的,那还好;如果不是,再进行资料准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何谓造“神”?就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把道听途说的事,当新闻事实去采写,并堂而皇之地刊发在报纸上。武汉出现“酒变油”的谎言,开始就是两三家媒体炒出来的。这儿我倒钦佩《北京青年报》,他们敢于做开顶风船的角色,刨根追底。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目前,不少记者忘却了这条真理和铁的纪律。他们带着浮躁的心态去写浮躁的人和事,使不少企业家、大阔佬倒在他们的笔下。不是么?闻名全国红得发紫的企业家,改革先锋栽了,有不少变成了阶下囚。江苏建湖有个“黄金灯饰”集团曾名扬海内外,结果空了壳子,人…  相似文献   

15.
曹璐 《现代传播》2001,(4):62-63
由浙江电台举办的首届“新世纪广播节目创意策划大赛”于2001年2月拉开帷幕,在为期4个月的活动中,有14个省、市、自治区的417件文稿自发投稿参赛。大赛于6月16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并随后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同时又在此基础上成功推出了“获奖文案主持人现场竞赛”活动。此次大赛不仅在浙江,而且在全国广播界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媒介影响与社会反响。大赛的组织运作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创意,它对激发广播媒体的活力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为此,本刊组织了本期的“个案研究”(并附大赛综述),以期大家更多地关注广播,研究广播,以全新的广播理念推进广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警察,工作之余,利用笔来歌颂警察,讴歌正义,宣传精神文明,既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又丰富了自己的思想。记得1986年10徽在闪光》发表在《中原铁道报》;随之,我的小说《红《安康日报》登了出来;接着,一篇揭露不法分子到安康火车站欲向旅客图谋不轨的稿子在《陕西日报》发表出来,紧跟着一篇结合自己如何查堵“三品”的经验文章又在《人民铁道报》刊了出来。一时间,我的写稿劲上来了,都要写上一阵;谁知后来相继投出去的一批稿子,上稿率却很低;这时,有位叫巴石的通讯员似乎看出了我在写稿上存在的问题,他说,你还是要多读…  相似文献   

17.
叶公好龙这句成语比喻的是表面上爱好某事物,而实际上并不真爱好。这种情况在现实中非常普遍,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信息化的工作中。另一组成语与之有天然的联系,如言行不一、官样文章、冠冕堂皇等,在客观效果上与叶公好龙都有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黑镜头》在新闻界有很深广的影响,书中每一幅极具强烈震撼力的新闻照片,都曾引起过巨大的社会震动。拍摄《黑镜头》的记是捕捉人类苦难和人性罪恶的天才,他们获得荣誉的同时,也因为无法摆脱人类的厄运而备受伤害,也因为无法摆脱良心的责难而困惑痛苦。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痛苦同为业界瞩目。  相似文献   

19.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而央视的焦点访谈则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依靠“报料”,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继“王锋恋”、“李铁绯闻”之后,“张王恋”是近来有些媒体爆炒的又一大热点。在报道过程中,那些娱记们可说是挖空了心思,用足了劲头,甚至有的还吃尽了难言的苦头。  然而,这一切最终换来的是什么呢 ?据最新报道,所谓的“张王恋”其实“完全是一个有预谋的新闻炒作”,除了绯闻主角之一王海珍大出风头之外,对于媒体、娱记和读者来说,不管其有没有先见之明,事实上还是着实被人大大地“耍”了一把。有一句不恰当的话说,这是在“集体意淫”。不过,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一绯闻事件的策划者竟是南方某大报的一个记者。这就不啻于说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