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厄纳思特·海明威于一九六一年去世。自那时以来,人们对他的晚期作品又进行了广泛的评价。为海明威辩护的人说,一些外在的因素,诸如海明威晚期作品那近乎流行小说的特点,以及他矛盾的政治观点等,使得评论界的人士疏远了他,而这,实际上也就妨碍了他们去研究海明威在这些作品中所涉及的更为复杂的问题。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海明威晚期风格的那种摹拟、重复、以及故作深奥的特征显然使他后来所写的那些长、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2.
有三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 有三只燕子你在房内捕捉 有三种信念你铭刻树上 有三条河流你的脚只伸出一只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温情的时代,这是一个冷漠的时代。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这是一个无聊的时代。让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镜中的影像吧!倒看望远镜:推远了谁?一头蓬松的乱发,一件开花的黑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作品,并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为其代表作之一。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研读这部作品,挖掘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海明威的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美国的作者与记者,而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上个世纪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人生、社会以及世界表现出了深深的迷茫之情。语言简练是海明威写作的风格与特点,像电报一样的文学作品,个性化的"冰山理论"叙事方法,象征手法灵活有效的运用,让海明威的作品具有中西合璧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的"父子关系"主题较为曲折隐约,小说揭示了父子之间隐藏的分歧与困境,再现了主人公既渴望父亲关怀,又希望自己能够取代父亲、超越父亲的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7.
枪声大作,炮声隆隆。世界热点地区的战神跌跌撞撞地闯进了1994年的大门。在这些地区,有的因民族利益发生冲撞,“领土”问题悬而未决而大打出手,有的将战争作为谈判桌上的棋子,而一些地区在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后迈向和平的进程中再动兵戈……事实表明,实现世界和平乃是当今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安塞尔莫是海明威着力刻画的几乎完美的西班牙人形象。他有两个性格侧面:一个是行动的战斗者,另一个是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对于海明威1940年发表的反映西班牙内战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外评论界沸沸扬扬,为之赞美者数不胜数,为之叹息者也并非绝无仅有。赞美者说海明威在1936年秋到1939年春的西班牙内战中,由于“他分清了战争的性质,认识到人民的力量,迷惘和失望的情绪几乎一扫而尽”,因此,“《丧钟为谁而鸣》,是他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表现了群众的作用,并试图把主人公引上新的人生道  相似文献   

10.
《丧钟为谁而鸣》副标题为"生死边缘的沉思录",是海明威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海明威有意或无意地对人类社会的混乱情形进行了深刻、形象的描绘,从而和其作品中自然界的和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对人类的混乱状态进行了否定。同时,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通过主人公乔丹对自然、爱情、亲情的真情体验来揭示人和自然、人和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一种普遍的和谐状态,作者认为,这种和谐状态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有着海德格尔死亡哲学的内涵,但海明威的死亡更侧重于死亡带给人的恐惧,人与死亡的较量以及对死亡的思索。他书中的死亡更多的是人为所造成的死亡,也是海明威对战争的控诉。死亡到最后似乎就是一场虚空,无论表现的多么崇高,换回的只不过只是一具死尸,别无他物。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作为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文学界一向以硬汉的形象著称,他的创作题材基本上都与战争和死亡息息相关,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海明威蔑视女性。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因此,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研读海明威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域出发,表达了主人公乔丹对自然、亲情和爱情的真切感受,极力主张人和人、男人和女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海明威认为,只有这种和谐状态才是我们人类真正需要的状态。这部作品,揭示了海明威不但不仇视女性,而是支持、同情女性,在某种意义上顺应了当时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对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几大热点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11枚空“化学弹头”和3000余页的核武器技术资料还不足以成为对伊开战的证据,但美国“倒萨”的决心并未改变。事实上,核查已经成了戴在伊拉克头上的一个“紧箍咒”.成败在此,劫数天定。■美国标榜,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为了对付“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且不说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单论用“金盾”去挡“羽箭”的安全构想,是否对路并值得呢? ■作为冷战的产物,北约一直在为“战车”驶向何方而头疼,布拉格峰会是一次变革和调整的会议,拥有了“新成员、新使命、新能力和新关系”的北约能否摆脱扩张的苦恼呢? ■朝美“核”纷争日趋白热化。朝鲜打出“核”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焦点中的焦点,在《五洲政情》栏目中将另做评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研究了海明威写作《丧钟为谁而鸣》的动机。文章指出,小说是对西班牙内战的反思,探讨了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战争中的暴行和为正义事业献身等问题。文章认为,小说总结的教训和体现的精神,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巴勃罗的性格、其性格转变及其性格转变的原因。在整个故事中,巴勃罗的性格经历了一次很大的转变。在进山以前他是一个勇敢、聪明、积极的斗士,而进山之后他变成一个狡猾、自私、消极的人。促成他的性格转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 ,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全面肯定、全面否定和既有肯定也有否定。笔者认为 :《丧钟为谁而鸣》虽然不是一部完美无缺的小说 ,但确实是一部文笔优美、内涵深刻、有价值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人物。通过研究发现借助于展示罗伯特.乔丹隐秘的追逐父亲的欲望以及他为实现这种欲望而采取的行动,作家海明威于文学幻想之中表述出一直压抑在自己无意识深层的父子困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丧钟为谁鸣》里两名女性——比拉尔和玛丽亚的性格特征,说明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矮化了男性。张扬了女性的权威、个性和能力。塑造了饱满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张桂芝  杨旭 《考试周刊》2010,(35):27-28
现如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但是死亡也随处都在,比如局部战争、自然灾害、人正常的生老病死等所带来的死亡。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有对死亡的描述,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战争小说作家,他的一生中面临着很多的死亡,他的作品是其丰富的人生体验的展现,因此对死亡的描写非常多。读者通过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男主人公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处于不同时期的海明威,对待死亡有着不同的看法:由早期惧怕死亡到后来直面死亡。对海明威死亡观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要惧怕生活中的死亡,要勇于直面死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