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昵 《学周刊C版》2011,(3):114-115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它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音乐教学模式还没完全转变到真正的素质教学,造成这种因素的原因及如何去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对话情景,在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童话剧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童话剧,要找寻能切入学生心灵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活化学生情绪,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编童话剧,引领学生欣赏童话剧,指导学生表演童话剧。通过童话剧学习,让童话剧走入学生心里。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与爱和慈恩共生,与谦卑和忏悔同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讲的都是感恩。它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  相似文献   

5.
进入学校以来,面对一群个性更加丰富,思想更加独立、多样的孩子,我苦苦思量,细心寻找缩短与学生距离,展示教师人格魅力的着眼点和切入点。经过对自己的“潜能”一番系统的扫描和搜索后,我决定发挥自己善于演绎故事的特长,借“心灵故事”这一“东风”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走入学生心灵的空虚地带,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主意一定,我就开始搜寻“用武之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唐琳 《新课程研究》2007,(10):66-66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作为一种魅力,它能强化信息的沟通。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在学校教育中无处不在,教师一束期望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一  相似文献   

7.
杨敬俊 《现代语文》2010,(2):105-106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有位教育家曾说:“中小学教师若不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一节成功的课,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做足功课,花足心思,不仅要讲究“问”的质量,更要讲究“问”的艺术,让师生在课堂提问中碰撞出绚烂的心灵火花。  相似文献   

8.
在05年第5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上,看到了一篇题为《如何指导高中生欣赏流行歌曲》的文章,于是决定做一个有关流行歌曲分类的课件。  相似文献   

9.
心灵碰撞让爱升华——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门说服的艺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服的效果取决于说服人的自身形象,被说服者往往是先接受你这个人,然后才会接受你所讲的道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班主任应当注意以完善的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在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若能对某些细节问题给予适时、适度的关注和妥善的利用,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灵纯真,容易敞开心扉接纳新的事物。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真正用心去体味音乐中的美,感悟音乐的博大,体验音乐中的文化传承。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的内心和音乐产生共鸣,这种心与心的感应需要老师用心去引导、激发。  相似文献   

11.
《秋声赋》里的秦淑瑾,不仅使《秋声赋》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故事情节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更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当今社会女性主体意识重要性的关注,并且完善了从“我扮演”到“我就是”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化.演员之所以称之为“演”员,并不是因为他(她)能将演绎的角色模仿得多么相像,而是他(她)在演出过程中,让自己成为演绎的角色,让观众忘了原本的自己,这才是“演”的最高境界.演员与角色的关系并非“演”,而是“是”.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老师的微笑是世间最美好的,也是最能创造价值的."有人在一项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要求的调查中发现:希望老师讲课要有笑容的学生有90%.因为教师面对学生微笑.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很和蔼、易亲近,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给孩子们带来神奇的力量,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春苗需要雨露的滋润,童心需要音乐的陶冶.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怎样运用音乐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近日,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我有幸听了A和B两位老师的课。(都是上的同一节课)可是两堂课中,学生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一边是沉默无声,另一边则是热情高涨。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用语。在此,先列举几处试作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事初、高中教学多年来,在心里总有许多感想,却总是很难把它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前段时间偶尔翻阅了一篇作者名为黄明福的文章《人格教育是根本》(2001年10月8日《中国教育报》),提笔欲望是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音乐课程辅德的外在价值,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联想、想象、创造、情感等审美体验;忽视了音乐的审美育人目标和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学生满怀希望地盼望音乐课能给他们带来美感、轻松和愉悦,却发现音乐课同样是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的堆砌,严重地丧失了音乐课程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爱上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从《论语》记载的情况了解到,孔子很重视“乐”的教育作用。在讲学时,孔子时常一边弹琴,一边讲授,使学生陶醉于愉悦的情境里,于不知不觉之中接受礼仪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现代的中学生大多喜欢唱歌,我们不妨因势利导,借鉴孔子的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防治和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品质。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吴惠琴 《文教资料》2014,(13):82-83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将音乐与学生的心灵相互融合,就能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利用让音乐与学生心灵相互融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的真谛,感受到音乐课堂的魅力。文章主要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调查分析,论述音乐与心灵相融的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及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事实上,教学是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个学期,一位同事承担市级的作文教学观摩课。作文课怎么上?农村小学的学生在作文公开课上表现会怎样?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同事选择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6》,习作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些卡通人物?请展开想像的翅膀,从中挑选出一两位,重新编个故事。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