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阅读课 ,首先要姓“语文”市级优质课展评 ,执教者都是一路过关斩将后脱颖而出的高手。执教课文 :林希先生的散文名作《石缝间的生命》。一执教者手托着由石子和青草拼凑而成的缩微假山 ,笑容可掬地问学生 :“这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征 ?”在得到了满意答复后 ,他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共写了石缝间的几种生命存在 (这是学生一节课里唯一和文字“亲近”的机会 ,计 3分钟 ,因为教者的提示是“搜索”)。在这种低级的搜索完成之后 ,他便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负责研讨一个问题 :你愿做石缝间的这几种生命存在———野草、山花、松柏中的哪一种…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石缝间的生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真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要探求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揣摩与品味"。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字里行间涌动着对拼搏精神与顽强生命的礼赞。学习这篇散文,要求在阅读中带着研究的意识,既要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接受语  相似文献   

3.
《桥》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特别是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迹感人至深,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重点剖析。一、凄美的故事,感人的形象课文记叙了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老支部书记在山洪到来时献上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挽救了村里人的生命。悲壮的故事中挺立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危急时的沉稳、危险时的果敢、危难中  相似文献   

4.
一、解读文本定目标《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抗争、静听心跳三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  相似文献   

5.
沈蕾  李纾 《现代语文》2010,(3):101-102
本文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表达了对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美的内涵的生命的赞颂。阅读这篇文章,应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石缝问的生命那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识、勇敢的拼搏精神的热烈赞扬,从而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善于在困境中成长、在困难中奋斗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执教的内容是<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一名学生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谈了自己的阅读见解,师生对话和谐地进行着,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7.
王丰 《小学语文》2014,(5):61-62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精致短小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肓童安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表达了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强烈追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解渎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李悦新 《考试》2014,(11):46-47
<正>一、设计思路《生命生命》是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的一篇散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呢?接着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成长、倾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最后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李兆兴老师一直坚持“以读为本,加强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能读书的能力”这一原则。他总是想方设法多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已表达的机会,从中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摸到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请看他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事?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事。 生2:主要讲了大年夜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的事。  相似文献   

10.
《斑羚飞渡》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它向我们揭示了动物的生存权利和生命精神以及人类如何与动物的友好相处的问题。这篇课文在同学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并各有不同的解读。下面呈现的就是这篇课文的一个教学片段的实录,相信你阅读后也会引起共鸣,生发联想。主持人:黄 伟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这次语文考试的试卷中,有一篇标题为《石缝间的生命》的散文。作者以勃发的激情对那些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生存的野草、蒲公英、松柏给予了礼赞,赞美了他们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经历狂风暴雨而顽强拼搏的崇高品格。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石缝间生命的礼赞上,也没有驻足于对这些生命意义的领悟上,而是继续寻求哲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1.一片深情寄学子,三尺讲台写春秋。2.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理念办教育。3.我的快乐是水中的鱼儿,语文教学便是那一汪清澈的池水。4.生命是需要激情的,师者应该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生命。5.语文是美丽的,让学生美丽着语文的美丽、快乐着语文的快乐,是我一贯的教学追求。(这是第二课时的实录)一、复习导入,酝酿情感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首先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个的故事。生1: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生2: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生3: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生4:这是一个催…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下阅读教学的引领与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试以《孔子游春》(苏教版)教学为例 ,谈谈新课程下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师生的互动及这种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一、民主对话 ,平等交流教学《孔子游春》课始 ,谈话导入 :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课文 ,老师将和大家共同阅读 ,并交流读书所得。(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 ,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课始 ,笔者用亲切、平和的语言交代本课的学习任务 ,首先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出现 ,奠定全课民主、平等的基调 ,接着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习惯的学习方式自读课文 ,积极创设自主学习情…  相似文献   

14.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简析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教育活动。我校在"课堂合作教育"课题研究中尝试并采用了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教材透视《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合作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  相似文献   

16.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常常绞尽脑汁,最后还是不能如意,那种感觉就像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很多专家早就告诉我们——教学其实很简单!《挑山工》是人教版的一篇经典课文,是一段呵护生命的文字。我在教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简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教过孩子们一篇文章,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说的是有一种生命,生活在石缝之间,虽然那莽莽高原宁可荒芜成丘也不给她立足,那滔滔江水宁可东流入海也不给她品尝,那本是无私的阳光也会因“阴阳割昏晓”而很少来眷顾她,这生命却依旧能在巨石的缝隙中因势就形,蜿蜒曲直,扎根于石间深处的泥土,在风风雨雨中向上、向上、再向上,绽发出郁郁青青的枝叶,妆点了春天的美丽。观照当前尴尬、艰难、困惑、难堪的初中教育,我们真想说:初中教育就像这石缝间的生命。有人说,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这篇课文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将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之中,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是其中的一篇,它真切地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和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  相似文献   

20.
一、明确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而作为教者 ,应时刻铭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 ,对于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知识重点和知识难点 ,不能只是教师心中有数 ,还必须让学生明了 ,让学生自己带着一定的目的去学习课文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避免了学习中的盲从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 ,在每一单元教学之始 ,我都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阅读单元知识短文 ,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出这一单元的教学要点 ,进而将每一篇课文做为一篇范文去掌握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