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每种生物能活多少岁就是由这种规律决定的。人类一直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长一些,因此,对自然界其他长寿生物的研究,可以为科学家揭示长寿之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最新研究证据显示,地球上最早的一些简单生物很可能是搭载陨石从火星来到地球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些动物,它们在人类探索然奥秘、征服自然的活动中,起有力的“助手”作用。监测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然作出相应的反应。人们便可利那些对环境反应敏感的生物去了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这些生物被为“指示生物”。 1909年德国科学家柯克威茨  相似文献   

4.
有些科学家相信,我们将最终变成一种生物机器人,这是一种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也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这些科学家说,在未来,也许我们的子孙会面临一种选择:要不要做一个机器人?因为假若选择了要,他们便可以即刻拥有一些超凡出众的能力,如精准的记忆力、高超的演算能力等,而改变的过程也可能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简单。这种事会不会真的发生,目前我们还不能妄加论断,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它们看上去很有未来“生物机器人”的雏形,让我们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吧。  相似文献   

5.
浩瀚的海洋中充满了神秘,而且越往海底,神秘感越强烈,这是因为人类对于海底的了解还很少。最近一些年来,随着深海探险的开展,科学家发现了海底的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海底热泉附近存在着一些古怪的生物,它们不仅外形与我们熟悉的生物迥然不同,而且能够抵抗热泉的高温,形成了一种简单的生态系统。海底热泉生物仅仅是海底生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0)
生物科学史是科学家们发现、探索和研究生物世界的历史,它包含着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体现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对学生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能够认识到生物概念是由科学事实经过论证形成的。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虽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是生物进化历程的必然趋势,但其中有一些进化的重大突破几乎就像奇迹一般偶然。如果没有这些不可思议的进化奇迹,今天的生物就不会是现在的面貌。最近,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了科学家们心目中最重要的十大进化奇迹。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一些细菌、病毒等单细胞生物可以在没有氧气的特殊环境中生存,却从未发现能够离开氧气生存的多细胞动物。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于7月14—23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家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学——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会议涉及广泛的生命科学领域,目的是吸引海外华人生命科学家、企业家和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促进海内外华人生命科学家和企业家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地位。包括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2000余人参加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  相似文献   

10.
是什么在为我们的生命负责?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细菌到动植物等一切生命,都由生物大分子主宰,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微观运动。生物大分子的主要类型有蛋白质、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类、脂类,其中又以蛋白质特别重要。 “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生物分子革命性的解析法 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生物有机体的基…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7,(3):5-5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用基因技术复活恐龙的点子实在太迷人了,无数科学家都想这样玩一把。复活恐龙虽然不太可能,但那些不那么古老、又具有生态意义的灭绝生物或许可以靠这一技术续上香火。如今,一些科学家正在尝试复活绝种的欧洲野牛(aurochs)。  相似文献   

12.
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3位在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不少读者就产生了误解,以为“看清”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这3位科学家的功劳,其实,当代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继承性,科学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当常见,任何一位科学家取得的突出成就都包含了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拿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生于1938年)来说吧,他今年获奖的理由是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其实,核磁共振技术半个多世纪前就诞生了。50多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96-396
李灿院士荣获国际催化奖国际催化协会于7月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授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国际催化奖,以表彰他为发展催化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由国际催化协会设立的“国际催化奖”主要奖励在国际催化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李灿院士获此殊荣是我国催化领域科学家迄今在国际催化领域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得此项奖励,表明我国催化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就已开始受到国际催化界的认可和重视。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3位中国科学家获生物科学奖“2004全球…  相似文献   

14.
腾讯科技讯(过客/编译)为了解野生动物的社会性群体行为生物学家们必须要守候它们几天、几周甚至是纪念的时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设计机器生物来近距离模仿它们血肉之躯的兄弟姐们,这样它们就能被大自然所接受。从古比鱼到蟑螂的各种机器生物正带领科学家们了解动物世界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附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定向地改造一些生物的性状比如科学家已经利用转基因技术育出产奶量非常高的奶牛。同样,我们能否改造寄生虫的基因结构,让寄生虫帮助胖人减肥呢。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4)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也是影响生物特性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应用基因工程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代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可以实现对生物遗传性状的改造。部分花基因中缺乏蓝色基因,而蓝色花又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将含有控制合成蓝色色素的B基因的花朵中的B基因通过分离、合成,再逆转录之后接入受体花朵细胞,使该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下来,并遗传给子代,就可以得到美丽的蓝色花朵。本文就来分析蓝色花形成的基因工程进展和有效的育种策略。旨在为蓝色花培育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10,(7):F0002-F0002
<正>地球上的物种远不止我们目前认知的这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些奇怪而不明身份的奇特生物。而有些物种,在我们刚刚发现时,却已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8.
正在生命数十亿年的发展历程中,进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化是一种伟大的自然力量,科学家则希望在实验室里模仿生命的进化方法,实现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的快速进化。这种掌控生物分子进化的方法,被称为定向进化。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因为在定向进化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4,(9):i025-i026
在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中国生物科学家怎样树立国际信誉”论坛中,“论文发表”成为中外学者引用最频繁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王宇春 《金秋科苑》2009,(11):38-40
科学家通过时间测算分析,揭穿了一些古老寓言中的谎言:蚂蚁、蜜蜂、海狸等类似动物拥有所谓的毫不松懈的勤奋精神,其实都是错误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生物在大部分时间内什么也不干,它们想吃就吃,能睡就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