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一时语文老师是个严肃的人,她让我当课代表是因为我初中时发表过一些文章,初三时还有一篇获得了一家杂志社的某期读者最喜爱文章奖,杂志社给学校寄来一封贺信,教导主任在开全校师生大会时宣读了那封信,我成了校园名人……后来她发现我语文成绩虽好,但学习态度却有失端正,上课不是看课外书就是望窗外的树,作文本上尽是荒诞不经之言、离经叛道之语——真不明白这种人  相似文献   

2.
高一时语文老师是个严肃的人,她让我当课代表是因为我初中时发表过一些文章,初三时还有一篇获得了一家杂志社的某期读者最喜爱文章奖,杂志社给学校寄来一封贺信,教导主任在开全校师生大会时宣读了那封信,我成了校园名人……后来她发现我语文成绩虽好,但学习态度却有失端正,上课不是看课外书就是望窗外的树,作文本上尽是荒诞不经之言、离经叛道之语--真不明白这种人的文章怎会发表,便开始后悔了.……  相似文献   

3.
第二萌 《音乐世界》2012,(18):42-43
2年,700多个日夜,终于蔡依林打造出了全新专辑。这两年的时间里,她尝试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放下一切包袱后,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她把这张专辑命名为《Muse》,不为当一个女神,只为感谢所有给她灵感的人。  相似文献   

4.
站在北京电视台大门 口,我给林雪打电话。耳边传来林雪焦急的声音:“我儿子发烧,我正给他喂药呢,你等会,我十分钟就到。”做了妈妈的人好像都这样,只要宝宝生病,心就慌了。 十分钟后,林雪如约而至。她的人如她的名字一样,虽然穿着黑色的衣衫,但用阳春白雪、亭亭玉立来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 儿子已经被他安顿好了,我和她在餐厅里找了个寂静的角落,聊起来。  相似文献   

5.
俏丫头     
“俏丫头”是我的学生,在所有的学生中,她给我的印象最深。其名“成俏”,人如其名,还真俏!在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她后,她的那“俏”便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6.
外婆年轻时是一名军医,救死扶伤,乐于助人。退休后,尤其自从有了我,她不仅在外面给人看看小病,还时不时地给我开开“药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八卦小编 《成长》2006,(3):96-96
自言 编辑部里唯一结婚的M编怀孕后,她的医生婆婆给她制订了严格的食谱,规定每天要吃什么,而且为了避免公交车的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畅,她上班都要打的来,我们对M编也格外照顾,  相似文献   

8.
布朗太太要外出一天。她锁好了房门,在门上给送牛奶的人钉了一张便条:“家了没人,请不要留下任何东西!”她当天晚上回家后发现房间门被撞开,房子被洗劫一空。在她留给送奶人的便条上,她发现被补充了一句:“谢谢!我们什么也没留下!”Mrs Brown was going out for the d  相似文献   

9.
    
书是智慧,但她只给辛勤的人留下果实;书是知识,但她只给勤奋的人带来幸福;书是力量,但她只给发奋努力的人带来快乐。指导老师:张永清书$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中心小学小水滴文学社@蔡小凤  相似文献   

10.
祝福秋洋     
我没有见过秋洋,但我们有过通信往来。她给杂志社的第一封信是我看的,信很短,随信寄了一篇小稿,很短,但很精致。不知为什么,我随手把她的稿放在了我备用稿的抽屉里。或许是有缘,她的第二次投搞又是我看的。和上次一样,又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稿,我于是有了给她回信的想法。那时她读五年级,从文字的感觉上看,她应该是个好学生。我给她回了信。我的信很简短,无非是对她两次投稿的肯定和鼓励,并对她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像对我们东方少年的所有热心读者一样,我把给秋洋的信寄出了。半个月后,我收到了秋洋的回信轻松亲切的语言,让我从工作中看到…  相似文献   

11.
动员夏天     
夏天给了我们太多的幻梦。在南京,初夏的感觉是让人另有一番感受的,杂志社不远的地方就是玄武湖,夏姑娘用她娇小的甜唇吹出一缕温柔的细风,湖畔的柳条、嫩草、花苞都摇曳着展示出它们清丽的容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希望,如同改版后的《同学》,相信不久也将会呈现一派花草繁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同  相似文献   

12.
隐患:少女情爱历险●刘朱婴一因为人命案她被判刑了。不是她杀人,而是她的一个“男朋友”把她的另一个“男朋友”给捅了,为她吃醋。怎么会判她?她才刚满15岁,还是个中学生。她没有料到,公安局的叔叔阿姨们给了她一条生路,把她送进了心理科─—她说,那种讲不清道...  相似文献   

13.
763米     
人拥有的第一个妻子,她叫巫婆。她的心底深埋寂寞,她将她拥有的一切给人分享,以此交换她不再寂寞的时光。  相似文献   

14.
受传统家教理念的影响,我教导女儿从小要学会谦和礼让,善待他人,乖巧听话。可当女儿上了小学一年级后,随着校园生活的深入,我发现她身上那种中规中矩的性格反倒给她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适。  相似文献   

15.
我的妈妈     
有一个人,她无私地给了我生命;有一个人,她无条件地向我倾注爱;有一个人,她永远地包容着我。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生了我,养育我,爱着我十二年的伟大的母亲。  相似文献   

16.
汪琼 《教师博览》2023,(11):63-65
<正>距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6年,却觉得那是6分钟之前发生的事。那年,我参加《教师博览》杂志社暑期举办的活动,一名女子进场略晚,应该是座位被人占了,她迟疑着向后找寻。我伸手招呼她,我前面有空位置。她坐下来后回头问我:“我们见过吗?”我摇头。互加微信,我才知道她叫王芳,刚刚用笔名“小米”不久。那时小米已经是出版了好几本畅销书的知名作家,同时也是在教育杂志写专栏的名师,我不过小卒,倒也没妨碍我们相识第一天就秉烛夜谈。  相似文献   

17.
我的同桌     
上初中后换了好几个同桌。我们匆匆相聚,又匆匆分手,其中张婷婷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留着一头短发,是一个相貌与才气都很一般的女孩。也许是性格内向,她平时不愿意主动与人交谈,总是喜欢一个人坐着,闪着一双眼睛看着别人聊天。老师刚安排我和她同桌时,我就暗暗地叫苦———与一个不爱吭声的人同座,好闷啊!不过,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发觉张婷婷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她不作声则已,一出声,音量就大得出奇,足可以把男同学都震住。有时我劝她说话小声点,她却振振有词地说:“怎么,说话也要扮一副害羞的样子?”令我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8.
当年,他们结婚的时候,他35岁,妻子在女儿两岁的时候遭遇车祸,撒手人寰。后来陆陆续续有给他介绍对象的,都因为他还带着个女儿,见一面就没了结果。她则因为丈夫的背叛,不顾肚里还有待产的孩子,坚决地离了婚。媒人把各自的情况介绍给对方,两个人见第一面时,她看他老实憨厚,觉得靠得住;他看她温良少语,是个能过日子的人。于是把两床铺盖搬到一起,领了个证就算结婚了。  相似文献   

19.
有问有答     
女儿今年16岁了,本来应该上高一的,但是三个月以前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她休学了。休学在家这段时间里,她变得越来越让人担心,现在已经严重到有轻生的举动。我带她去医院,心理医生给她开了抗抑郁的药物。服药后情绪有所稳定,但是依然情绪很低落,不肯上学。—说到上学,她就很愤怒,更多的时候表现得很恐惧。  相似文献   

20.
张莹莹  刘金芳 《小学生》2007,(11):19-19
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才知道,光明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像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她原本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可在出生后的第十二个月,一场疾病不仅导致她双目失明,还夺走了她的听力。你知道吗?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她就生活在了黑暗与无声的世界。但后来,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女子哈佛大学,战胜了自己,成为了生活的强者。她在后记中写到:“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去看帮助过自己的人,去看大海,去欣赏那美丽的日出。”这些事都很平常,我们想看多久都行,但在她身上,却显得那么珍贵。[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